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安徽桐城農商行資產品質“爆表” 成今年首家被降級的銀行

2019年首家被降級的銀行“現身”。

日前,中誠信國際發布對安徽桐城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桐城農商行”)二級資本債券的跟蹤評級報告,將桐城農商行的主體信用等級由A+下調為A,評級展望為穩定,將該行在2015年發行的2.7億元的二級資本債券的信用等級由A下調為A-。

評級報告顯示,中誠信是基於桐城農商行不良大幅攀升、撥備覆蓋率嚴重低於監管要求、盈利及資本相關指標大幅下滑、公司治理機制和風險管理體系有待完善、品牌和核心競爭力有待增強、異地經營以及設立村鎮銀行帶來管理和人才方面的挑戰等,對桐城農商行做出下調評級。

桐城農商行資產品質下滑到什麽程度?未來該行將如何扭轉“危局”?為此,《華夏時報》記者致電桐城農商行,該行相關人士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2019年桐城農商行將全力推進業務經營和轉型發展,高度重視風險防範,確保各項工作取得良好成績。”

其實,從評級報告披露的資訊可以看出,桐城農商行被降級的“罪魁禍首”是不良貸款大幅上升。

從信貸資產方面看,近年來,受巨集觀經濟下行影響,安徽桐城當地製造業、批發零售業受到較大衝擊,桐城農商行部分貸款客戶無法按時償還銀行本息,形成不良貸款;同事,受到安慶及桐城等地非法集資、擔保圈和擔保鏈風險持續暴露影響,當地信用環境受到嚴重破壞;此外,桐城農商行及其發起設立的部分村鎮銀行在貸後管理及風險控制方面存在松懈。上述因素使得該行資產品質明顯下滑。

截至2017年末,該行不良貸款餘額為5.2億元,同比增長2.92億元,不良貸款率為3.03%,同比上升1.33個百分點。母公司口徑不良貸款餘額4.23億元,其中9家村鎮銀行不良貸款餘額為0.97億元,同比增長0.65億元,佔全行不良貸款的18.65%。由於不良反彈,截至2017年末,該行撥備覆蓋率同比下降130.45個百分點至145.26%。

進入2018年以來,當地經濟下行壓力繼續加大,非法集資、擔保圈和擔保鏈余波繼續發酵,且受前期信用環境惡化影響,貸款客戶和擔保主體還款意願下降,逃廢債趨勢有所上升,該行信貸風險管控面臨較大壓力。為響應監管對不良貸款全面真實反映的要求,2018年5月及6月,該行先後將21.78億元逾期90天以上貸款調入不良貸款(含表外不良清收處置後剩餘的2.61億元),受此影響該行不良貸款大幅反彈。全年累計處置不良貸款12.08億元,其中現金清收(含擔保公司代償)0.81億元,核銷2.77億元,以資抵債0.7億元,清息轉貸及結息化解7.8億元,但由於不良增長較快,截至2018年末,母公司口徑不良貸款餘額為16.88億元,交年初增長12.66億元,不良率為12.25%,較年初大幅上升8.76個百分點。中誠信認為,該行清息轉貸金額較高,部分客戶風險未得到實質化解,未來不良反彈壓力依然較大。

撥備覆蓋方面,由於不良大幅攀升,截至2018年末,母公司口徑撥備覆蓋率大幅下降至25.2%,已嚴重低於監管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資產品質出現惡化,對桐城農商行盈利能力亦造成負面影響。

評級報告披露,桐城農商行以經營傳統存貸款業務為主,利息淨收入是主要收入來源。數據顯示,2018年該行淨利息收入6.06億元,同比下降27.98%,雖然投資淨收益和非利息淨收入出現大幅增長,但由於基數較小,對整體收入貢獻不大。受上述因素共同影響,該行2018年實現淨營業收入合計6.45億元,同比下降24.71%。

再看貸款損失準備情況,因為資產品質出現惡化,該行2018年貸款損失準備支出3.05億元,同比猛增74.54%。受此影響,該行2018年實現淨利潤0.7億元,同比驟降71.56%。

中誠信在評級報告中指出,桐城農商行資產品質惡化加大了撥備計提壓力,淨利潤下滑明顯。

本報記者注意到,資產品質惡化除了影響盈利外,還導致該行資本淨額下滑嚴重,資本亟待補充。數據顯示,2017年以來,隨著業務規模擴大和超額貸款損失準備減少影響,桐城農商行資本消耗有所增加,截至20117年末,該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和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2.19%和14.06%,較上年分別下降0.12和0.94個百分點。2018年以來,由於不良貸款攀升,該行母公司口徑2018年末貸款損失準備缺口達12.63億元,截至2018年末,母公司口徑核心一級資本淨額和資本淨額分別大幅下降至0.3億元和3億元,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和資本充足率分別下降至0.23%和2.28%,遠低於監管要求。

根據監管部門要求,到2018年底,非系統重要性銀行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資本充足率需分別達到7.5%、8.5%、10.5%。

責任編輯:孟俊蓮 主編:冉學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