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古人在夏天怎麼消暑?中醫一次性為你揭秘!

千里清蒸,萬裡紅燒。出門五分鐘,流汗兩小時。夏天最幸福的事莫過於:枯藤老樹昏鴉,冷氣機WiFi西瓜,葛優同款沙發,夕陽西下,我就往上一趴……

近日,全國氣溫走高也讓票圈眾多小夥伴「詩興大發」,不過,古人們就沒有那麼幸福了,沒有冷氣機,沒有冰箱,沒有冰淇淋!!!那麼,他們是怎麼度過炎熱的夏天的?本期的胡說中醫我們就來聊聊古人度夏的小秘訣,以及一富含中醫養生之道的小技巧。

納涼篇:古代也有冷氣機房

都說「我們的命是冷氣機給的。」其實古人的命裡也不缺「冷氣機房」。關於冷氣機房的最早記載出自《左傳·襄公三十年》:「鄭伯有耆酒,為窟室,而夜飲酒擊鐘焉,朝至未已。」在窖裡日日歌舞昇平,一點也不比我們現在差。

到了漢代,冷氣機房就更加極盡奢華了。「清涼殿」竟然還能結霜,據《漢書》記載,清涼殿「清室則中夏含霜」。

清涼殿又稱「延清室」,除了必不可少的皇家特供冰塊,還有一套高貴「冷」艷的降溫設備。古籍《三輔黃圖》「清涼殿」載:「以畫石為床,文如錦,紫琉璃帳,以紫玉為盤,如屈龍,皆用雜寶飾之」、「又以玉晶為盤,貯冰於膝前,玉晶與冰相潔」。

不過這些都是皇族貴胄、有錢人家才能享受的待遇,那麼平民百姓又是怎麼消暑的?這個時候,扇子和玉枕就十分重要了。

「竹夫人」

另外,「竹夫人」也是一件納涼好物,其一般為一般為圓柱形,用竹篾編成,中間鏤空。在陸遊的《初夏幽居》中就提到:「虛堂一幅接籬巾,竹樹森疏夏令新。瓶竭重招麴道士,床空新聘竹夫人。」

飲食篇:消暑吃冰也吃湯麵

說起夏日最佳消暑食物,除了沁人心脾的西瓜之外,非冰淇淋和各種冰鎮飲料莫屬了。說到這裡,你可別擔心古人沒有我們那麼幸福,畢竟關於使用冰塊這件事,早在周朝就出現了。

《周禮·天官·凌人》中記載:「凌人,掌冰;正歲十有二月,令斬冰,三其凌。」而這個「凌人」說的就是掌管冰塊的官員。有了冰塊,自然就有各種冰鎮美食。

春秋末期,人們就已經喜歡在宴席上喝冰鎮米酒助興。到了唐代,冰棒也就出現了,不過那時候的冰棒是純蔗糖水。而宋代肯定是「吃貨」們最想穿越回去的朝代,《東京夢華錄》記載的解暑冷食品:「冰雪冷元子」、「水晶皂兒」、「沙糖綠豆」、「黃冷糰子」、「冰雪涼水荔枝膏」等等,聽著就讓人口水直流。至於冰淇淋,元代蒙古王公貴族就非常會玩了,他們享用的「奶冰」就是咱們冰淇淋的雛形。

會玩的宋朝人

明清以來,伏天裡選擇中草藥消暑是一大特點,在《京都風俗志》中記載,在伏天,有人煎熬蘇葉、藿葉、甘草等湯,稱之為「暑湯」「飲水」,並在街上出售。這裡的「蘇葉」,即紫蘇葉,中醫學認為紫蘇性溫、味辛、發表散寒、理氣寬中、化痰止咳。中老年和兒童,夏日飲蘇葉湯有健脾補中的功效。

不過,別以為消暑非要吃冰,來碗熱湯麵也能將暑氣逼出來。據《荊楚歲時記》記載:「伏日進湯餅,名為消惡」。古人習慣稱暑氣為惡氣,「消惡」就是指消暑。「湯餅」是一種在水裡煮熟的麵食。雖然湯餅本身不是清涼食品,但夏天吃熱氣騰騰的湯餅卻能出一身大汗,從而帶走體內熱能。

保鮮篇:古人夏季怎麼防腐?

夏季最怕什麼?東漢張仲景在《金匱要略》「獸魚蟲禁忌並治第二十四」條中,有一條是這麼說的:「凡蜂蠅蟲蟻等,多集食上,食之致瘺。」唐孫思邈《千金要方·養性》也認為:「飲食上蜂行住,食之必有毒,害人。」那麼沒有冰箱的老祖宗又是如何做好食物的保鮮工作呢?其實主要有三招。

一是從源頭做好隔離工作,古代常用乾淨的紗布或網罩即「巾幕」將食物覆蓋或罩起來,以防灰塵或蒼蠅落上,弄髒食物。秦漢時期,「巾幕」已成為民間常規的食物保潔手段。

另外,則是將盛裝食物的餐具洗凈,則是古人對付食物不潔的最普遍手法。劉安在《淮南子》中說:「滌杯而食,洗爵而飲,浣而後潰,可以養家老。」清朝美食家袁枚就更講究了,他提出了「四多」觀點:「多磨刀,多換布,多刮板,多洗手,然後治菜。」在做菜時,「口吸之煙灰」「頭上之汗汁」「灶上之蠅蟻」「鍋上之煙煤」等都不能落入菜裡面,否則菜就不衛生了。

最後,還有一個秘密武器,就是冰鑒,即我們現在的冰箱。冰鑒,是古代暑天用來盛冰,並置食物於其中的容器。冰鑒箱體兩側設提環,頂上有蓋板,上開雙錢孔,既是摳手,又是冷氣散發口。具體方法是將冰塊放在一個木製或青銅製作的箱子裡,不僅能保存食物,也是上文我們提到「清涼殿」中製冷的工具。

冰鑒

最厲害的要屬明清兩朝的使用。在功能設計上十分精巧科學。箱內掛錫,箱底有小孔。兩塊蓋板其中一塊固定在箱口上,另一塊是活板。每當暑熱來臨,可將活板取下,箱內放冰塊並將時新瓜果或飲料鎮於冰上,隨時取用。

介紹了這麼多消暑的方法,實際上這只是古人們智慧的「冰山一角」,想要真正地消暑,除了享「冷氣機西瓜」之福,還有富含中醫理論的「心靜自然涼」。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說了,「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瀉,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為痎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可見,「心靜自然涼」境界不僅能防暑,還可以養生。各位小夥伴快收好了。

版權說明

本文系原創稿,版權歸胡世雲主任醫學科普團隊所有,如需轉載,請與本團隊聯繫。

上喜馬拉雅FM收聽「胡說中醫」特輯,了解更多有趣、有料、有用的中醫知識!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