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在避暑這件事上古人費盡心思,有N種方法秒殺空調

哪天現代城市停電了,古人的避暑納涼方式,今人也可一試。

“是時三伏天,氣象熱如湯”,“日輪當午凝不去,萬國如在洪爐中”。三伏作為一年中氣溫最高的一段時期,無論是古人還是今人,碰到三伏天都是苦不堪言。南朝梁簡文帝蕭綱在《苦熱行》中寫道:“六龍騖不息,三伏起炎陽。寢興煩幾案,俯仰倦幃床。”氣象一熱,汗流浹背,書也不想看,覺也睡不著,就是九五之尊也得說一句“朕要空調!

在古代,高溫熱死人的事情時有發生。《北齊書》記載:“(北齊)天保八年三月,大熱,人或暍死。”《舊唐書》記載:“(開元二十三年)是夏大熱,道路有暍死者。”到了宋太宗至道元年,又有“大熱,民有暍死者”。據說,趙明誠、鄭成功等歷史名人的去世也和高溫有關。

熱到化的氣象,除了“心靜自然涼”,就真的毫無辦法了嗎?年輕人,你小瞧了我們的祖先。在科技發達的現代,有空調和冰闊落救你一命;在古代,先祖們也有祛暑神器。

要論防暑第一利器,當然非扇子莫屬了。扇子的歷史很悠久,據說在堯舜時期就出現了。古代的扇子種類繁多,無論是早期的竹扇、蒲扇、團扇,還是後期的折扇,因其兼具藝術性與實用性,所以閱聽人廣泛,自古以來就是夏季必備利器。漢代的時候,有能工巧匠製作了一件“七輪扇”,“連七輪大皆徑丈相連續”,一個人操作,整個屋子裡的人都覺得涼爽,《西京雜記》記載“一人運之,滿堂寒顫”,堪比現在的大功率風扇了。唐代詩人李嶠就曾寫過一首讚美扇子的詩:“禦熱含風細,臨秋帶月明。同心如可贈,持表合歡情。”將自己的感情寄托在扇子上,實用而浪漫,實屬撩妹必備技能。

扇子雖好,但碰到特別炎熱的氣象的時候,也會有“搖扇風甚微,褰裳汗霢霂”的尷尬局面,這時候也只有空調房能救命了。現代靠電,古代靠什麽呢?古人雖然沒有空調,但也很聰明的布置出了“空調房”。大家都知道曹操建造了銅雀台,但實際上他是建立了銅雀、金虎和冰井三台,其中的冰井台就是用來儲藏冰塊的。據《水經注》記載,“(冰井台)亦高八丈,有屋百四十五間,上有冰室,室有數井,井深十五丈,藏冰及石墨焉。”可以說是集冰箱與空調於一體了。只不過這麽好的東西便宜了後來人,史書記載,後趙石虎用這些冰井貯藏冰塊,在三伏天的時候,把冰井台裡面的藏冰賜給大臣消暑,頗有幾分高溫補貼的意思。唐宋時期冰井台依舊敬業地工作著,可惜的是在明末被漳水衝毀,不複陳跡。“所謂南城、北城、金鳳、冰井皆不可複識,惟見孤台荒廟,漳水湯湯而已。”

到了唐代,面對氣象炎熱,皇帝們也動起了心思——得造一間“空調房”。於是在大明宮依水建了一座宮殿,這是專供皇帝避暑的地方,取名含涼殿,單是聽著名字就感覺到了涼爽。據《唐語林》記載,這間“空調房”在皇帝座位後面安裝了“水激扇車”,同時房子四個角落“積水成簾飛灑”,而且“座內含凍”,正是“水殿風來暗香滿”。要說這“空調房”有多清涼呢?有一天唐玄宗在含涼殿召見拾遺陳知節,並且賜給他一碗“冰屑麻節飲”,陳知節頓時“體生寒栗,腹中雷鳴”,陳知節可能是不太適應“空調房”的待遇,進去就肚子著涼鬧肚子,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含涼殿確實是比較涼爽的。

雖然這含涼殿避暑效果好,但是要真說起來,還比不上手下人造的“空調別墅”。唐德宗時候,有個叫霍仙鳴的宦官建造了一座別墅,《雲林異景志》記載,這座別墅一間房子裡開七個小井,“皆以雕鏤木盤覆之”,利用深井的涼氣來降低室溫,到了夏天,待在房子裡,“七井生涼,不知暑氣”。論製冷效果,完爆皇帝的含涼殿。

唐德宗

空調房固然不錯,但不是每個人都有條件享受的,所以這時候還得想其他的方法來防暑降溫。和今人一樣,古人也早就知道冰塊有清涼祛暑的效果,於是夏天用冰塊來降溫也是常用的防暑方法之一,史書上“氣候暑熱,家自藏冰”的記載也多如牛毛。早在周代我國就有了儲冰藏冰的記載,據宋代高承《事物紀原》:“《周禮》有冰人,掌斬冰,淇凌。注雲:凌,冰室也。其事始於此。”這些采集的冰一般也是用來賜給臣民,《禮記》記載:“頒冰也者,分冰以授大夫也。”《燕京歲時記》記載:“京師自暑伏日起至立秋日止,各衙門例有賜冰。屆時由工部頒給冰票,自行領取,多寡不同,各有等差。”《宋史·禮志》也記載過皇帝在三伏日,每五天就給臣下賜冰,以供消暑的事情。文學家曹子建在其《大暑賦》中寫道“積素冰於幽館,氣飛結而為霜。奏白雪於琴瑟,朔風感而增涼。”對冰塊製冷的效果讚不絕口。

用簡單的冰塊降溫不太能體現自己尊貴的身份和地位,於是略有權勢、家底豐厚的貴族開始在冰塊的形式上花心思。比如唐楊貴妃宗族子弟,每年入伏時候,讓匠人將大塊的冰雕琢成山的形狀,在冰山周圍擺上宴席,在冰塊的寒氣中,即便喝高了,也不會感到身體發熱,也叫“琢冰圍席”。後又在此基礎上創新,“取堅冰令工人鏤為鳳獸之形,或飾以金環彩帶,置之雕盤中,送與王公大臣”以示籠絡,同時為了防止冰塊融化,在裡面加入特殊的藥物,使其“數日不消潰”。只能說古人真會玩。

說到吃冷飲,古人也是各種鑽研,古代的避暑食品相比現在也是毫不遜色。《楚辭·招魂》裡面就有“挫糟凍飲,酎清涼些”這樣記載冰、凍食品的句子。到了唐宋時期,市井文化繁榮,各式各樣的冷飲開始盛行。比如唐宋時期的冷淘食品,杜甫曾寫過一首《槐葉冷淘》來詳細介紹這種以槐葉為原材料製作的冷飲;吃貨蘇軾也不禁感歎,“醉飽高眠真事業,此生有味在三余”。此外,與槐葉冷淘相似的還有甘菊冷淘,製作原理差不多,只不過將槐葉換成甘菊。除了這種冷淘飲品外,最有名的要數“唐代冰淇淋”酥山了,根據文獻記載,酥山最底層為冰,上面覆蓋著奶油、酥油,然後點綴一些花朵等裝飾品,可以算是冰淇淋鼻祖了。除了這些,還有冰水、雪藕絲等冷飲,如“雪藕新將削冰水,蔗霜只好點青梅”“藕絲冰水敵時暑”等。

杜甫

到了宋代,城市商業繁榮,人們有更多的時間和心思鑽研美食,湧現出了更多的消暑冷飲。《東京夢華錄》對宋代夏日夜市的美食進行了詳細描寫,“夏月麻腐雞皮、麻飲細粉、素簽沙糖、冰雪冷元子、水晶角兒、生淹水木瓜、藥木瓜、雞頭穰沙糖、綠豆、甘草冰雪涼水、荔枝膏”。《武林舊事》中有“涼水”一篇,專門記載當時的冷飲,“甘豆湯、椰子酒、豆兒水、鹿梨漿、鹵梅水、薑蜜水、木瓜汁、茶水、沈香水、荔枝膏水、苦水、金橘團、雪泡縮皮飲、梅花酒、香薷飲、五苓大順散、紫蘇飲”。冷飲品種繁多,簡直是吃貨的福利。“浮甘瓜於清泉,沉朱李於寒水”,夏季必備品西瓜也上市了,成為了人們的解暑上方,方回有詩證曰“西瓜足解渴”。通過這些涼品清單可以看出,在研究“吃”這個上面,中國人自古以來就天賦異稟。

種類雖多,但大宋網紅冷飲——“冰酪”不能不搶佔C位,由著名詩人楊萬裡傾情代言,“似賦還鹹爽,才凝又欲飄。玉來盤底碎,雪到口邊消”。這種冰酪,根據記載就是一種酥油或乳酪加上果汁、冰塊等製成的飲品。陳基有“色映金盤分處近,恩兼冰酪賜來初”之句來描寫皇帝禦賜冰酪的情形。

到了明清時期,可享受的冰飲就更多了。既有“以酸梅合冰糖煮之,調以攻瑰木樨冰水”煮成的酸梅湯,也有以“鮮蓮、藕、榛、菱、杏仁、核桃”再加上冰塊製成的冰碗。有人會疑問,那年頭又沒有冰箱,怎麽製作的的呢?其實古代也是有冰箱的,叫做“冰鑒”,《周禮》曰:“祭祀供冰鑒,賓客供冰。”據考證,這個“冰鑒”就是最早的冰箱,具有冰箱的製冷儲藏功能。1978年,曾侯乙墓中就出土過一件青銅冰鑒,後來隨著技術的進步,到了明代就發展成為木質冰鑒,其製冷效果、製作手藝都比青銅製的更加先進,製作、存儲冷飲當然不在話下。

青銅冰鑒

“夏日葛衣,冬日鹿裘”,今人有透氣吸汗的短衣,古人也穿起用葛布製作的衣服,名曰“葛衣”。唐代韓翃《田倉曹東亭夏夜飲得春字》有詩:“葛衣香有露,羅幕靜無塵。”細葛布透氣排汗、吸濕性好,穿著舒適、涼爽,還可防汙、抗靜電,灰塵不易吸附,可以說是居家必備好物了。

如果說這些方法都不管用,那就只能用終極降溫防暑大招了——心靜自然涼。陶淵明隱居的時候,“夏日臨北窗高臥,涼風徐至,閑逸自得,儼如羲皇上人”,不僅不熱,還覺得飄飄欲仙;後世杜甫效仿此法,自覺不錯,留下“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之句供後人學習。而唐代另一位大詩人白居易對於此法就更有心得了。他詳細描述了如何從身到心的避暑:“何以消煩暑,端坐一院中。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散熱由心靜,涼生為室空。”後來跟隨修煉者不在少數,有的人讀讀詩就能消暑,如“忽吟佳句詩消暑,遠勝前人檄愈風”,有的人登登樓就覺得涼爽了,如“何必涼風來,孤高自消暑”。更多的人夏季熱的時候就寫寫書,於是寫出了許多的消暑筆記,如趙紹祖的《讀書偶記消暑錄》,潘世恩的《消暑隨筆》,程文智的《三伏消暑圖詩》等,總之是將樂天居士的靜心法發揚光大了。

諸如入水避暑、河朔夏飲,乃至坐涼棚、臥冰席、燃香、臨水,不一而足,不再贅述,古人在納涼一事上,也是費盡心思。哪天現代城市停電了,古人的避暑納涼方式,今人也可一試哦。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