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盤點古人納涼解暑妙招 領略令人驚歎的智慧

時至七月,氣象越來越熱,冷氣機、冰箱、冰飲等都是必備品,以解炎炎夏日的焦灼難耐。在中國古代,沒有現代化製冷設備的古人如何解暑呢?小編整理出一套古人納涼解暑的妙招,領略他們令人驚歎的智慧。

巧製冰箱

青銅冰鑒(戰國)長76cm、寬76cm、高63.2cm

如果只看圖片,大家一定困惑於這件青銅器與解暑之間有何關係。

這件青銅冰鑒堪稱“世界上最早的冰箱”,也是當時祭祀中一種重要的禮器。如此奢華的器物,在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只能是貴族才享用得起。

青銅冰鑒是由一個方鑒和一件方尊缶組成的青銅套器,方尊缶置於方鑒內,其底部一側有兩個長方形榫眼,另一側有一個長方形榫眼,安裝時,把這三個榫眼與方鑒內底的三個彎鉤扣合,其中一個彎鉤的活動倒鉤自動倒下後,可把方壺固定在方鑒裡而不晃動,製作十分巧妙。與青銅冰鑒配套的還有一把長柄青銅杓,杓的長度足以探到尊缶內底。

據《周禮·凌人》記載:“春始治鑒,凡外內饔之膳羞鑒焉,凡酒漿之酒醴亦如之,祭祀共冰鑒。”原來,青銅冰鑒是古人用來冰酒的,尊缶內裝酒,鑒、缶壁之間的太空放置冰塊,在春夏之季就可以喝到冰爽的酒。“挫糟凍飲,酎清涼些。”《楚辭·招魂》中的這兩句話就是說,夏天飲酒,撈淨糟沫後進行冰鎮,喝起來清涼味甘,煞是舒服。

夏季怎麽會有冰塊?不用擔心,古人自有妙計。每年大寒季節,古人就開始鑿冰儲藏,因為這時的冰塊最堅硬,不易融化,然後將冰塊藏到預先準備好的冰窖裡。冰窖都建在陰涼的地方,深入地下,用新鮮稻草跟蘆席鋪墊,把冰放到上面之後就覆蓋稻糠、樹葉等隔溫材料,然後密封窖口,待來年享用。

柏木冰箱(清)高82cm 長91cm 寬90cm

清代宮廷就普遍使用以天然冰製冷的木質冰箱了,這種器具當時被稱作“冰桶”“洋桶”,是由“冰鑒”演變而來的,它們一般為木胎,多用紅木、花梨木、柏木等材料製成。

圖中的柏木冰箱上有一對箱蓋,蓋上有4個銅錢紋開光,用於將箱蓋提起。箱內設一層格屜。盛夏時節,氣象炎熱,在格屜下放置冰塊,將食品置於屜板之上,而箱內四壁用鉛皮包鑲,可以隔絕外面的熱氣進入箱內,利於冰塊保持低溫,對箱內儲藏的食品起到冷凍保鮮的作用。冰箱外部的兩個側面各安兩個銅提環,以便提拉冰箱之用。冰箱下承柏木座,座面、束腰及鼓腿拱肩處均包鑲銅片,足下連托泥。冰箱造型簡潔實用,設計巧妙,但由於木冰箱的成本較高,使用場合主要限於宮廷和上層權貴之家,因此流傳至今的實物並不多見。

楊凝式(唐)《夏熱帖》 草書 紙本 23.8×33cm

唐代書法家楊凝式曾書一封信劄《夏熱帖》:“凝式啓:夏熱體履佳宜,長□酥密水,即欲致法席,苦非□□□乳之供,酥似不如也。(以下數字殘損難識)病?(下二行殘損)。”內容大致是,因氣象炎熱,送給僧人消夏飲料“酥密水”表示問候。酥密水是夏日解暑“神飲”,古時冬日鑿取冰塊,藏於地窖之中,待炎炎夏日取出,“積素冰於幽館,氣飛結而為霜”,既可降暑,又可製造冷飲。這在當時雖是個稀罕玩意兒,但楊凝式當過太子太保,所有他還是享受得起的。

那麽,沒有冰箱的人們怎麽辦呢?

心靜自然涼

先秦時,人們總結出了一套辦法,《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是這樣說的:“夏三月,此為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勿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顯然,這裡的“使志勿怒”是其核心:夏天要保持愉快的心情,不要動輒生氣發怒。“內經”這句話,也是後人過夏天的一大行為準則,通俗說來,就是“心靜自然涼”。

“心靜自然涼”說著容易做起來難,唐代文學家柳宗元便直言做不到。他在被貶到湖南永州時,夏夜酷熱難忍,無法入眠,半夜索性起來登樓納涼,曾寫下《夏夜苦熱登西樓》詩:“諒非姑射子,靜勝安能希。”意思是,想要我以心靜戰勝炎熱,實在毫無希望。 不過,如此挑戰,北宋書法家蔡襄竟然做到了。蔡襄在手劄《暑熱帖》中寫道:“襄啟:暑熱,不及通謁,所苦想已平複。日夕風日酷煩,無處可避,人生韁鎖如此,可歎可歎!精茶數片,不一一。襄上,公謹左右。牯犀作子一副,可直幾何?欲托一觀,賣者要百五十千。”

蔡襄(北宋)《暑熱帖》 行書 紙本 23×29.2cm

從手劄的內容可以看出,蔡襄頗通情理,“暑熱,不及通謁”,不去人家拜望,省得招人煩。炎炎夏日,通情達理的他也不免抱怨,感喟“日夕風日酷煩,無處可避”,但最終上升到人生哲學的高度,“人生韁鎖如此,可歎可歎”。唯有喝點清茶,稍帶送友人精茶數片,可解暑熱,感受些人生情趣。亦可謂心靜自然涼,由此可見,心態改變狀態。

馬愈(明)《暑氣帖》 行書 紙本 23.7cm×38cm

明代書畫家馬愈不僅心態好,還很會擇時選地,他曾書《暑氣帖》邀請朋友醫相先生來訪敘舊:“暑氣初平,頗有涼思。十一日敬潔一觴,敢請移玉過寒舍話舊片時,惟不外是荷。署款:馬愈奉醫相杜先生閣下。”其大意不難理解。由此大家也可獲避暑之法:若想暑氣消退,隻待傍晚時分稍見涼意,便邀朋友來相聚話舊。暑氣初平,心情舒爽,屆時備上酒菜,三兩知己對坐小酌,共話文章,暢敘友情,那是何等快活。

依靠調整心態解暑的效果實在因人而異,為了適應炎熱,古代民間首先提出了“納涼”概念。

馬麟(南宋)《靜聽松風圖》 絹本設色 226.6×110.3cm

“納涼”,又叫“乘涼”。如何納涼?不同時代有不同選擇,但蔽日遮陽,避免陽光直接照射,以降低體表溫度是最普遍的方法。如唐代,人們喜歡搭涼棚以避暑。儘管涼棚並不是唐代的發明,早已有之,但長安人在用涼棚避暑上更有創意。明高濂《四時幽賞錄》記載了不少古人的“夏時逸事”,“避暑涼棚”說的就是當時京城人的納涼現象:“長安人每至暑月,以錦結為涼棚,設坐具為避暑會。”

燕文貴(北宋)《納涼觀瀑圖》 絹本設色 23.7×24.8cm

“避暑會”,有點像現代的戶外“納涼晚會”,到宋代依然很流行。據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八“是月巷陌雜賣”條,北宋“都人最重三伏,蓋六月中別無時節,往往風亭水榭,峻宇高樓,雪檻冰盤,浮瓜沉李,流杯曲沼,苞鮓新荷,遠邇笙歌,通夕而罷。”但“避暑會”應該是古代“有錢人”的納涼方式,民間則大多是在樹下搭個簡單的涼棚,或到洞穴等陰涼、低溫處避暑。俗話所說的“大樹底下好乘涼”,正是古人避暑的經驗總結。

親水賞荷

“親水”,是現代人納涼避暑的選擇之一,古人也不例外。古代南方人最親水,如明清時的蘇州人,便喜歡水上納涼。清顧祿《清嘉錄》“乘風涼”條稱:“納涼,謂之乘風涼。或泊之胥門萬年橋洞,或艤棹虎阜十字洋邊,或分集琳宮梵字水窗冰榭,隨意流連……”

雍正帝(清)《夏日泛舟詩》 行書 絹本 140.3×62.2cm

清代雍正皇帝身在皇宮之中,雖然已有冰箱可用,但依然享受親水帶來的愜意,他在夏日泛舟納涼時,情不自禁作詩一首《夏日泛舟》:“殿閣風生波面涼,微洄徐泛芰荷香。柳陰深處停橈看,可愛纖鯈戲碧塘。”大意為:涼涼的清風從亭閣吹向水面,泛起的層層波紋回蕩起陣陣蓮荷的香氣,把船停在陰涼的柳樹下,看那可愛的魚兒在碧綠的池塘中嬉戲。

據南宋吳自牧《夢粱錄》卷四“六月”條,時臨安(今杭州)人,有六月初六到西湖邊集體納涼的風俗:“是日湖中畫舫,俱艤堤邊,納涼避暑。”

仇英(明)《四季仕女圖》 絹本設色 29.6×300.9cm

《四季仕女圖》局部(夏季部分)

古人水邊納涼還往往與賞荷結合起來,而“大暑賞荷”更是古人過三伏天的習慣,正如宋代詩人蘇東坡《夜泛西湖》中所描述:“菰蒲無邊水茫茫,荷花夜開風露香。”到明代,大暑賞荷之風則以蘇州為盛,蓋過了杭州。蘇州人把農歷六月二十四日當成荷花的生日,這一天坐船賞荷最為壯觀。據《清嘉錄》“荷花蕩”條記載,荷花生日那天,“畫船蕭鼓,竟於葑門外荷花蕩,觀荷納涼。”

古人親水的方式還有很多,如“浸伏”也是一種納涼風俗:三伏天要到江河裡洗冷水浴,祛除暑氣熱毒,以少生瘡癤和熱病。東晉煉丹家葛洪的“浸伏”最出名,《四時幽賞錄》“入水避暑”條就記載了他的故事:“葛仙翁每大醉,夏炎熱,入深水底,八日乃出,以能伏氣故耳。”

外出避暑

米芾(北宋)《逃暑帖》行書 紙本 30.9×40.cm

常言道:“三十六計走為上。”北宋書畫家米芾在炎炎夏日果斷外出,並書《逃暑帖》:“芾頓首再啟。芾逃暑山,幸茲安適。人生幻法,中□為虐而熱而惱。諺以貴□所同者熱耳。訝摯在清□之中,南山之陰。經暑衾□一熱惱中而獲逃,此非幸□。秋可去此,遂吐車茵。芾頓首再啟。”此帖疑為致章惇書劄,共有8個字剝去不能辨識,但尚能辨其文意,大概指米芾因暑熱而逃暑於山,幸茲安適。

還是米芾過得悠遊自在,他前半生在地方做官,此時剛轉任“監中嶽祠”閑職,除了幫皇家看護一下廟產,時間全可自由支配。所以,米芾才能帶著一家老小,躲進深山。為躲避酷暑,他盡情享用“南山之陰”,著一“逃”字則境界全出矣。如楊絳女士所言“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人生的欲望大都如此”,只是人生負累,像米芾這樣瀟灑自若者,能有幾人!大多數人是無處可逃,只能當“沉默的大多數”。

提及外出避暑, 相信大家腦海裡已浮現出歷代皇家避暑行宮圖——雄偉壯闊的青山綠水與華麗精致的亭台樓閣相得益彰,不僅清涼,而且風雅。

李思訓(傳)唐 《九成避暑圖》 絹本設色 28.5×31.6cm

郭忠恕(五代宋初)《明皇避暑宮圖》 絹本墨筆 161.5×105.6cm

《明皇避暑宮圖》局部

《明皇避暑宮圖》局部

文徵明(明)《東林避暑圖卷》 31.8×107.3cm

《東林避暑圖卷》局部

袁江(清)《驪山避暑圖》 絹本設色 224×134cm

《驪山避暑圖》局部

冷枚(清)《避暑山莊圖》 絹本設色 254.8×172.5cm

《避暑山莊圖》局部

《避暑山莊圖》局部

袁耀(清)《驪山避暑圖》屏 絹本設色 237×31.7cm 237×57.4cm

《驪山避暑圖》屏局部

《驪山避暑圖》屏局部

乾隆帝(清)《避暑山莊煙雨樓圖》 紙本墨筆 38.7×99.2cm

《避暑山莊煙雨樓圖》局部

(來源:光明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