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較真丨帶殼的筍,真的更新鮮更好吃嗎?

較真要點:

查證者:雲無心 | 食品工程博士

在春天的各種時令蔬菜中,竹筍無疑是最吸引人的食材之一。

發達的物流,使得越來越多人有機會獲得新鮮的、“原生態”的食材。比如,現在就特別流行購買那種帶著泥土和殼的“生筍”,在電商平台以及一些超市裡,這樣品相的竹筍頗受歡迎。

但事實上,這種“帶殼保鮮”的方式反而會影響竹筍的脆嫩鮮甜。

為什麽?

就從我自己的經歷慢慢說起吧。

一、“原生態”的竹筍應該如何處理?

前幾天,我的朋友給我寄了一袋子竹筍。

我收到的竹筍都是剛出芽不久的。朋友從產地用保溫箱裝著,快遞到了北京,打開之後泥土都還是濕漉漉的。清洗乾淨,剝去筍殼,顏值相當不錯。

竹筍中含有相當多的草酸和氰苷。它們不僅讓竹筍具有澀味,本身也是有害健康的成分。所以,生的竹筍需要徹底煮透,去掉氰苷和草酸,這個過程也被稱為“殺青”。

朋友寄來的竹筍,煮過之後的狀態相當誘人。我還用它們燉了豬肉。

竹筍燒肉這菜,燉了很長時間,肉都已經快爛了,竹筍倒也入味了,可就是吃起來依然比較硬。能“嚼得動”,卻離想象中的美味差得遠。

一個從來沒有吃過竹筍的人,大概也就從此對“竹筍”這種東西無感了。跟別人提到竹筍,可能還會說“竹筍,我吃過呀,真沒啥好吃的”。

二、優質的春筍為什麽變得如此難吃?

其實,作為一個從小在山上挖過春筍的人,我知道真正的春筍是怎樣的脆嫩鮮甜。

但是,這樣的口感和風味,會在儲存運輸中完全喪失。

筍是竹子的幼芽,是竹子生命中生長最旺盛的階段。當人們把竹筍拔下,只是破壞了它正常的生長方式,並不能停止它的新陳代謝。拔下之後,竹筍的呼吸作用依然進行,所含的碳水化合物會向纖維轉化,從而使得竹筍變硬,鮮甜的風味下降。采下的竹筍如果當天沒有“殺青”,第二天就會明顯變硬。

所以,那些帶著殼甚至泥土的“原生態的竹筍”,其實只是保留著“原生態”的外形,而內心早已變得蒼老,並不是人們想象的那樣“新鮮”了。

三、竹筍采後必須盡快“殺青”

要保留竹筍的新鮮,需要采摘之後盡快“殺青”。

通過高溫煮透,讓幼芽中的酶失去活性,從而讓它們的成分“停留”在采摘時的幼嫩狀態。這樣,糖和澱粉等碳水化合物不會轉化成纖維,也就能保持脆嫩的口感。

經過“殺青”,竹筍內的細菌被殺滅殆盡,如果在衛生良好的條件下進行封裝,也就能保持更長的時間。如果采取真空包裝、冷藏、速凍等等保存技術,保存的時間就更長了。

相比之下,那種帶殼儲存的方式,只是看起來“新鮮”“原生態”,但幾乎沒有任何“保鮮”的功能。一方面,竹筍迅速老化而只剩下“顏值”;另一方面,消費者買回家中也還是要用高溫水煮一遍,以去掉草酸和氰苷。

也就是說,那些帶著泥土和殼走進市場的竹筍,其實是把早該進行的“殺青”推遲到了竹筍老化之後才做。

四、炒作“原生態竹筍”,是產業自己往溝裡走

但是,架不住“原生態”的吸引力是在太高了,“帶殼保鮮”的竹筍對非產區的消費者極具誘惑。

所以,電商、微商甚至一些超市,也都紛紛“順應市場需求”,賣起這種“原生態竹筍”來。

然而,當消費者吃到的這種老化無味的竹筍,留下的印象可能是“竹筍這種食物不好吃”——消費者一旦形成了負面的認知,也就很難再吸引他們去嘗試了。

實際上,農業科技工作者花了許多精力去研究如何“帶殼保鮮”。迄今為止一位有了一些進展,比如:

l 抽氣速凍冷藏:通過抽真空和降溫來抑製竹筍的呼吸作用,從而延緩老化。

l 化學保鮮:用一些化學試劑來抑製竹筍的呼吸作何用,延緩老化。

l 保鮮倉庫:綜合利用低溫、空氣和濕度控制來抑製竹筍的呼吸作用。

在實驗條件下,這些方法的確可以讓竹筍保持更長時間的“鮮活”。但是,這些措施也只是“延緩老化”,而並是“完全保鮮”。而且,在實際的運輸分銷中也很難堅持這些措施,所以它們的實際運用意義相當有限。

總而言之,不管是從營養還是風味口感來說,新鮮的竹筍都是很優質的食材。但是,“帶殼帶土”不僅不能保持新鮮,反而完全廢掉了竹筍的脆嫩鮮甜。想要吃到“新鮮”的竹筍,如果不能去到產地,那麽可靠的方式還是——買經過“殺青”處理的“熟筍”。

想了解更多內容?微信搜索“騰訊較真辟謠”小程序,點擊“問答”進行提問,較真妹等你哦~參考文獻詳見本文的微信版本

版權聲明:本文系騰訊較真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