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常見腫瘤有哪些轉移途徑及轉移癥狀表現——肺癌!


預防腫瘤的複發與轉移對改善癌症患者的預後具有重要意義,也是康復醫療的目的之一。患者可以通過康復醫療方法預防腫瘤的複發與轉移,即便一旦確定存在上述病情反覆或加重的情況也不要緊張,應當配合醫生爭取儘早治療。

我國男性常見的惡性腫瘤包括肺癌、胃癌、肝癌、胰腺癌、食管癌、攝護腺癌等,在女性則以肺癌、直結腸癌、胃癌、乳腺癌多見。在消化系統腫瘤發病率居高不下的同時,乳腺癌等的發病率業已呈顯著上升態勢,尤其在經濟發達、生活節奏快的大中城市表現更為突出。

肺部癌細胞的轉移

晚期肺癌可出現多系統、多途徑、不同臟器的轉移,有些可以出現較明顯的臨床癥狀。最常見的肺癌轉移部位包括:

肝轉移

30%的肺癌患者可以出現單發或多發的肝臟轉移癌灶。肺癌之所以出現肝臟轉移,主要是由於原發性肺癌的癌細胞脫落後通過血液循環侵入肝臟,在肝臟內播種並繼續生長,並可引起相應癥狀。最常見的報警徵象為肝區疼痛,以脹痛為主,這是由於肝轉移癌癌灶的存在造成肝包膜壓力增大所致,同時還可以出現食慾缺乏,脅痛以及其他消化不良癥狀等非特異性的表現。相關實驗室化驗檢查可以出現肝功能受損。

腎及腎上腺轉移

大約20%的肺癌患者最終可以出現位於腎及腎上腺的轉移癌。腎及腎上腺轉移癌均可以是原發性肺癌的癌細胞脫落後通過血液循環侵入腎臟及腎上腺,並在其內繼續生長,部分患者可以出現腰部腎區脹痛不適感,有些患者則可以沒有任何癥狀。

腦轉移

腦轉移癌在肺癌患者中亦十分常見。患者頭顱內佔位可以引起一系列不同癥狀,包括不明原因的頭痛、頭痛激烈時的嘔吐(尤其是噴射性嘔吐)、復視、陣發性黑矇、血壓增高、脈搏減慢等,嚴重者可出現意識喪失,並可因腫瘤壓迫導致腦疝的出現,表現為呼吸停止,直接迅速危及病人的生命。突然出現的視力障礙則可能是腫瘤侵犯壓迫視神經的重要表現,由於肺癌腦轉移的高發性,以及大量無癥狀患者的存在,對於診斷為肺癌的患者,應當必須進行頭顱影像學檢查,爭取儘早發現或排除顱內轉移灶,為治療贏得時機。

骨轉移

骨轉移是原發性肺癌最常見的轉移部位,大約有近二分之一的肺癌患者最終會出現單發或多個部位的骨轉移。隨著全身骨掃描檢查的普及,早期發現骨轉移癌已成為可能。一般而言,肺癌骨轉移的癥狀與其轉移癌灶的數量和部位密切相關。早期骨轉移癌患者同樣可以沒有任何自覺癥狀,而有些如肺癌的肋骨轉移可以引起胸壁部位肋骨的局限性而有明確壓痛點的疼痛。脊椎轉移癌可以引起後背部正中局限疼痛,嚴重者可以因為頸椎、胸椎、腰椎等機體承重骨的顯著破壞而出現相應椎體的壓縮性骨折,基至因為脊髓的受侵受壓而造成癱瘓等嚴重後果。一般而言,骨轉移並非是造成肺癌患者死亡的最直接原因,但骨轉移癌對患者生存質量的巨大影響絕對不容忽視,對肺癌骨轉移的患者應做到儘早發現,及時治療。

其他部位的侵犯轉移

晚期肺癌常見的局部侵犯及遠端轉移還包括:肺癌壓迫或侵犯膈神經,引起同側膈肌麻痹,報警征為嚴重的呼吸困難。某些肺癌,其腫瘤可以直接侵入並壓迫食管,表現為不明原因的吞咽困難。當肺癌,尤其是肺尖部位的腫瘤,侵入並壓迫位於胸廓上口的組織器官,如頸交感神經等時,可以出現同側上眼瞼下垂,瞳孔縮小,眼球內陷,面部無汗等,稱為霍納綜合征。如果肺癌壓迫或侵犯喉返神經,其報警征是不明原因的聲音嘶啞。肺癌壓迫上腔靜脈,會引起上肢、上胸部靜脈怒張以及面部、頸部的水腫。當肺癌侵犯胸膜時,可以出現頻繁發生的刺激性嗆咳,伴有咳嗽和用力呼吸時的胸膜牽涉痛,檢查可發現血性胸腔積液。因此,對於肺癌確診患者及高危人群,家屬及患者本人都應當仔細觀察病人的癥狀體征變化情況,一旦出現上述表現,一定及時就診醫院。

除了以上提及的部位外,皮膚、皮下組織、肌肉、腹腔內等部位的肺癌轉移亦有發生,其癥狀常因轉移部位的不同而表現各異,應當予以充分重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