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顏真卿特展”觀展記:相當於上了一堂中國書法史課程

2月21日從美國回到北京,第二天就飛往東京,為的是在最後兩天一睹東京國立博物館的特別展《顏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筆》。

據說,博物館門口每日排成長龍,提前預約時間的票都銷售一空。起飛前,接到東京朋友的喜訊,幫我搞到一張內部參觀券。22日晚到達東京的上野酒店,朋友將門票留在了前台。

第二天9點20分趕到上野公園的國立博物館,距開館還有10分鐘,門口的售票處排成長龍,慶幸躲過了一個小時的購票。國立博物館的鐵門口到博物館建築有一個大廣場,廣場上又排成一條長龍。過了10分鐘,可以入場,但分批放人,結果在廣場上蠕動了40分鐘才算入館。

展期是從1月16日至2月24日,據日本媒體2月8日報導,參觀人數已達10萬人。至2月23日結束前一天,依然是人山人海。看展至少要排三個隊,購票一個小時,內廣場等待入館約一個小時,館內看《祭侄文稿》又得排一個小時。之前聽說,每個觀眾在工作人員催促下,只能看《祭侄文稿》一二分鐘,但我在23日看十秒都不到。

開展前,國內的一些媒體和社交網絡在爭議,台北故宮該不該將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借展日本。隨著特展開幕,爭議很快被大批來自中國觀眾的狂熱所淹沒。飛到東京觀展的中國觀眾,不僅有美術界的專業人士,還包括大批非藝術職業的書法愛好者。

一進展廳,就被展覽結構的陣勢著實震撼了一下。《顏真卿特展》不僅是顏真卿作品展,而是以從王羲之到顏真卿為主線的中國書法史的上下文展示。展廳一開始,陳列的並非是顏真卿作品,而是從甲骨文、金文到小篆,最終形成草書、行書、楷書三大書體的中國書法史早期的書體變遷,展廳玻璃櫃展示了大量日本收藏的甲骨、青銅器和碑拓上品。

這意味著策展結構是將從王羲之至顏真卿的晉唐書法史演變主線,置於中國書法史兩千年的語境,從甲骨文一直延續到清末趙之謙的演變脈絡。所謂王顏晉唐書法史之變,即王羲之從隸書特徵的鍾繇體演變為“八法”俱備的“新體”,以《黃庭經》《樂毅論》等創立了小楷;而後顏真卿在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中楷的基礎上創立了大字肥體正楷,成為宋以後書法史的正典。

策展團隊的主策劃人富田淳,曾於1985年在浙江美院留學,師從沙孟海弟子朱關田,後又請益於啟功。朱關田專攻隋唐書法史和顏真卿研究,主編過《顏真卿全集》。富田淳此前於2013年策劃的“書聖王羲之”大展,就顯示出對中國書法史的專業功力。此次顏真卿特展覽分為“書體之變遷”“唐時代之書——安史之亂前”“唐時代之書——顏真卿之活躍”“日本對唐代書法的受容”“宋代對顏真卿的評價”“後世影響”等六個部分。

這是一個圍繞晉唐書法史主線,全面呈現中國書法史上下文關係的原帖、碑拓和法書藏品展。重要的代表作即使流失了,以歷史上最好的拓本代替。有些重要的碑拓,像《孔子廟堂碑》《九成宮醴泉銘》,同一碑拓多達五六種上品版本同時展出。為了配合書法史的時代文化,像《九成宮醴泉銘》,同時展出了仇英的《九成宮圖卷》。

此展亦相當於一個中國書法史碑拓和法書版本展,幾乎大部分上品的存世版本均到場。其次像新近發現王羲之的《妹至帖》《大報帖》以及懷素的《自敘帖》《小草千字文》和趙孟頫的《玄妙觀重修三門記卷》等重磅藏品悉數登場,尤其是意外展出了難得面世的李公麟的《五馬圖》。最後的清代部分同樣令人驚喜,王鐸、傅山、伊秉綬、何紹基、趙之謙等均是國內稀見的上品。

看畢展覽,相當於上了一堂中國書法史課程。日本人忠實講述了一個原汁原味的中國書法史的故事,他們也把日本的平成年代(相當於唐代)受王羲之影響的一批最初的日本宗師如空海、小野道風、藤原佐理等,作為一個展覽章節,實事求是將自己歸宗於中國書法傳統,表現出專業而誠實的學術精神。在與唐代同時的平成年代,日本書法家極為熱衷於臨摹王羲之的書法。

顏真卿的27件作品全部到齊,大部分是碑拓和法書,重量級的展品無疑是兩件手書的原帖《祭侄文稿》和《自書告身帖》。前者來自台北故宮博物院,後者來自東京台東區書道博物館。此次特展共177件展品,7件展品來自台北和香港,其余全部出自日本,藏品主要來自日本國立博物館、大阪美術館、東京都台東區書道博物館和三井紀念美術館等五大館,將中國書法史的藏品以及少量相關繪畫傾巢而出,顯示日本對中國文物收藏的雄厚家底。

顏真卿的兩大原帖,《祭侄文稿》只是著名而已,書風實是王羲之風格的行書草稿。其實《自書告身帖》同等重要,為顏氏在書史上獨樹一幟的肥體正楷。令人驚奇的是,為數不少的書法史碑拓、法書的上佳版本和代表性原帖,均來自東京一個規模很小的區級書道博物館,即東京都台東區書道博物館。

去年11月份我曾專門去拜訪過,這個書道博物館在上野公園附近的老城區的一個小巷裡,創建人即日本20世紀初的漢學家、書法家、文物收藏家、藝術史學者中村不折。中村不折曾於1918年與另一漢學家小鹿青雲合著《中國繪畫史》,與大村西崖、內藤湖南並列為日本早期中國繪畫史研究的三傑。此後,陳師曾出版的中國首部《中國繪畫史》,實是根據中村不折的《中國繪畫史》的編譯本。書道博物館原址是中村不折故居,二戰末美國登陸日本時毀於戰火,後重建,並以中村不折的收藏為基礎建立書道博物館。該館的建築空間雖小,藏品卻可匹敵國立博物館,從中國的甲骨文、青銅器、碑刻、漢畫像石、漢磚、歷代印章、瓦當等上品均有,這次特展從王羲之、顏真卿到智永等精品不少借自該館。

這是為中國書法史做了一次里程碑的展示。人類的一切藝術成就都是屬於世界的,有助於中國傳統的推廣和學術研究的,都應該對之報以敬意!

2019年2月27日寫於宏源公寓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