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IDG資本熊曉鴿:“半路出家”成“賭徒”

熊曉鴿在業內總是被人稱作“投資教父”,不僅是因為他的資歷,更因為他投出了BAT中的BT,還因為IDG資本在2017年收購了IDG集團……

在投資界的二十多年,這位“半路出家”的投資人用青春作賭注,成為了投資行業裡著名的“賭徒”。

熊曉鴿與記者夢

2008年,熊曉鴿在參加湖南大學“熊曉鴿獎學金”頒獎典禮時,用一句英文來描繪夢想的力量:Follow your dream,wherever life takes you.——追隨你的夢想,無論命運把你帶向何方。

在他的世界裡,他認為理想能感召著他努力向前。

熊曉鴿是一個瀟灑而又有滿腔情懷的理想主義者。

踏入他在IDG資本北京總部的辦公室,你會看見,右面的牆折射出的是熊曉鴿的江湖浮沉,是創投界的二十年的歷程。那面牆,掛滿的是一幅幅熊曉鴿與他人生中所遇到的重要人物的合照,是他在創投圈一點一滴的回憶。

“現在再談BAT,我就覺得很無聊了,15年前的事了。”熊曉鴿從來沒有在投出這些“超級明星”項目而帶來的吹捧中眷戀過,他也不覺得沒投阿里是一個遺憾,他爽快地說:“我們總在糾結過去是沒有任何價值的,現在要做的是不要錯失下一個阿里。”

面對往事,熊曉鴿也不是沒有感觸。

他面對著那一面牆回憶道,自己最初的職業是一個記者,夢想著做一位戰地風雲記者;而不是成為一位投資人,做著大眾眼中的“投資教父”。

1956年,熊曉鴿出生在湖南湘潭,這個因盛產湘蓮而別稱“蓮城”的地方。當他到了弱冠之年,便從父親的手裡接棒,成為了湘潭鋼鐵廠軋鋼分廠當電工。看似循規蹈矩,但他內心卻從未放棄過走出湘潭的念頭。

電工的身份,並沒有給熊曉鴿的命運定型。他在辦公室除了照片以外,還有一個電腦螢幕大小的機械裝置,裝置上掛滿了各種混搭零組件。你從那堆帶有些許凌亂的零組件可以看到一個兵乓球,這個球為熊曉鴿上大學贏得一紙推薦信。

當年,熊曉鴿還是電工之時,他每天都準時到車間陪著書記打兵乓球,還經常“放水”給書記,目的就是為了書記推薦他上大學的一個口頭承諾,實現自己從小的“記者夢”,更想要成為一位戰地風雲記者。

1997年冬天,國家恢復了高考。而熊曉鴿從湖南大學、中國社科院、新華社再到波士頓大學,這家美國新聞界傳播教育的翹楚,熊曉鴿的求學之路從未停止過,似乎離“戰地風雲記者”的身份更近一步。

離開中國之時,懷抱著38美元的熊曉鴿,本打算追逐夢想時,卻沒料想到在美國開啟了他的“賭徒”生涯。

理想主義者並不代表理想化,熊曉鴿說:“當夢想遇到了現實的困境,生存是第一重要的事情,既要在現實中求得生存,同時自己還不要放棄夢想。”

在美讀博期間,熊曉鴿已是雜誌主編,他感受到要實現自己的“戰地風雲記者”夢,並不容易。之後,他透過記者的身份,敏感地嗅到電子科技的時代將要到來。

IDG資本全球董事長 熊曉鴿

當時,熊曉鴿負責一個《亞太商業》的欄目,主要是介紹在矽谷創業的華人。在跟這些創業者的互動與接觸之中,熊曉鴿第一次發現VC(風險投資)對矽谷創業和經歷能帶來多大的推動力。而當他發現自己更有可能在創投圈大展身手時,沒有多少猶豫,就毅然放棄了自己多年的記者夢。

後來他用一封長信,闡述自己回國做雜誌、VC的想法,敲響了他創投生涯中的“伯樂”麥戈文的大門。

1991年11月6日,他正式加入IDG。而他戰爭記者的夢想終究只是一個夢想。

蠻荒之地的拓荒者

“在中國,IDG資本過去的20多年,就是燈塔,就是標杆。”宜信公司創始人、CEO唐寧對於IDG資本是行業內的老大這一說法表示肯定。在後來人看來,IDG資本無疑是耀眼而又優秀。

眼下,IDG資本已經在跨境金融、醫療、汽車、能源等多個領域布局,管理的基金總規模為25億美元。並且通過收購並入IDG Ventures,對方在美國、越南、印度、韓國等地都有多年的專業團隊,其加入大大完善了IDG資本的全球投資網。

劇情的套路大家都猜到,IDG光鮮的背後,其實更多的是歷練帶給它更加堅固的裝甲。

1993年,熊曉鴿帶著1000萬美元資金回國,隨後又與上海科委達成合作,雙方共同出資2000萬美元成立中國第一家合資風險投資公司,也就是如今的IDG資本,從事資訊服務與風險投資。

熊曉鴿用這兩千萬美元的學費,開始在國內一片陌生而荒蕪的領域裡開拓。而“整整7年,顆粒無收”這是他對IDG資本在中國成立七年後的總結。

什麽是荒蕪之地,就是什麽都沒有。90年代的中國,沒有人知道什麽是風險投資,沒有人相信“投資開公司”是靠譜的……熊曉鴿回到深圳,請同學吃飯順便討論自己的創投大計之時,當時每個月拿著120塊錢工資的同學都認為他是騙子:“不然他哪裡來一千萬美金。”

不僅國內環境惡劣,外資對此也不太看好,在一次全公司的大會中,有人把熊曉鴿所做的努力比喻成“就像拿著一把大糞往牆上扔,就只是看哪個能黏住”。

對於熊曉鴿來說,這是孤獨也是無助,“當時老麥每年到中國巡視五六次,每一次都讓我們提心吊膽,隻怕他突然一灰心,就此罷手,收回所有投資和預算。”

彼時的中國,民營的公司並沒有上市管道,也就是說,風險投資並沒有退路,沒有可以退出的方式。但熊曉鴿卻堅定地認為這是可以小規模地去做,現在沒有退出機制不代表明天沒有,他要賭VC在國內的明天會更好。

這一個賭局,他賭贏了。

2000年,IDG資本通過股權轉讓實現了第一筆退出。並且,因為在國內布局早,趕上了中國經濟快速成長的時期和互聯網創業大潮,IDG資本的勢頭不可謂不厲害。

儘管IDG資本在熊曉鴿眼裡還是一個正在冒痘的青春少女,但它的投資方式已經不斷改變,從以前的“掃樓式投放”到現在定點投放。只是唯一不變的是,IDG資本始終追求長期價值投資。

現在手握著十幾支基金的IDG資本,投資風格已經是變得儒雅而保守。“那時候掃樓式去做,是因為有本事去掃。一是這個行業別人還沒看明白,二是市場上沒有幾個風投,沒有競爭對手。但如果現在再用以前的套路,得到的結果只有低效。”

儘管投放的項目減少了,但是IDG資本的投資人卻從未停歇過,平均每個投資人看超過365個項目。合夥人李驍軍2017年累計飛行 95 次,穿梭於 25 個城市之間,裡程數達 56 萬公里,他最拚的時候是與公司的投資人開會到半夜四點,走出辦公室時就看到,已經有些許的晨曦出現在空中。

至今,IDG資本在中國耕耘已經25年,投資的公司數量超過750家,曾投出百度、搜狐、騰訊等知名企業。其中,IDG資本多年來一直關注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在主機廠、供應鏈、出行平台、智能駕駛等多個層面進行綜合布局,在汽車出行的投資中已經涵蓋了蔚來汽車、小鵬汽車、小馬智行、時空電動等獨角獸公司。

IDG資本與智能駕駛

8月,蔚來跟小鵬的產量“對賭”事件,可謂在汽車圈著實地紅了一把,每個媒體都要拿來刷一次。小鵬背靠阿里,蔚來備考騰訊,看似針鋒相對,但其實他們背後也許是“一家親”的現象,畢竟他們都有著一些相同的投資公司,都希望他們能共贏。IDG資本便是其中一家。

從2015年前後開始,各界開始了瘋狂進入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風暴,蔚來汽車也是在那段時間開始進入大眾的視線。

2016年6月,IDG資本參與了蔚來汽車的B+輪融資,並在後續的C輪作為最主要投資方之一連續支持。“蔚來汽車”是IDG資本在電動化新交通工具領域投資的頭部企業之一,也是IDG資本在新造車領域中的重要一棋。

2018年9月12日,蔚來汽車登陸紐交所,同時,其首次公開募股發行價將定為每股6.25美元,最多募集11.5億美元資金,以此計算,公司市值約65.6億美元。

在筆者看來,蔚來汽車的投資對於IDG資本來說更像是一次實驗性的投資,小鵬汽車才是IDG資本的“親兒子”。

2017年12月15日,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透露小鵬汽車結束3輪A+輪融資,融資金額並未透露。但其中,在A1輪融資中就出現IDG資本的身影,在之後的輪次中,IDG都繼續追加了投資。

2014年,何小鵬、夏珩、何濤等人創立了小鵬汽車。在去年年中辭去阿里所有職務後,何小鵬出任小鵬汽車董事長,這家帶有阿里血統的公司也開始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IDG資本可以說是小鵬汽車成長的陪伴者。

小鵬汽車在新造車勢力其中是尤為低調而穩重。在投資人眼裡看來,何小鵬是一位靠譜的創業者,人前沒有話題性十足的人設,人後也不會吹噓。

在IDG資本的投資信條,其中一條是做投資就是投人。在投資當中十分看重“人”的IDG資本,對於何小鵬已經是十分了解,同時也延續IDG資本的投資風格,在較早的輪次中進入小鵬汽車。

IDG資本合夥人楊飛表示,小鵬既有把0做到1的經驗,也有把1做到N的經驗。今天投資小鵬汽車看中的是他在這麽成功的平台上還有激情、熱情,還能夠承受苦和累,相信他會把他的經驗和時代背景、機遇相結合。

他對於小鵬汽車的這筆投資顯得信心十足:“小鵬汽車的投資,是IDG資本在2018年最重要的一項投資。我跟何小鵬是十幾年的朋友。在我們內部,小鵬不光和我是朋友,和我們老大周全也是很好的朋友。

當然,小鵬汽車能得到眾多投資人的青睞並不是全靠何小鵬的個人魅力。

在楊飛眼裡,小鵬汽車在新造車勢力當中能突出重圍是因為它與生俱來擁有互聯網造車的新基因,在智能互聯、自動駕駛、數據運營上展現了務實、高效的快速迭代和創新能力。“我們認為小鵬汽車正在全力打造的互聯網汽車有望成為年輕一代的新主流選擇。”

小鵬汽車董事長 何小鵬

在IDG資本的計劃中,他們把新能源汽車看做是這個時代把技術革命和製造革命融合的最好的產品。他們認為,未來的世界一定是AI的世界,而AI之前是無人駕駛,無人駕駛之前是新能源和5G。

顯然,蔚來汽車和小鵬汽車是IDG資本在智能駕駛領域上的兩隻重要棋子。

【未來】IDG資本

這個老牌的投資機構已經走入第25個年頭,很多元老已經離開IDG資本。近幾年從IDG離職的員工多達30人,其中不乏知名的合夥人。如張震、嶽斌、高翔一起出走成立高榕資本;李豐離職後創辦峰瑞資本;余征坤創辦了專業型醫療基金濟峰資本……

在經歷過多年的風雨洗滌,IDG資本的眼裡,對於人員流動的事都看得比較雲淡風輕了。熊曉鴿認為,“一個公司要基業長青,就需要不斷要有優秀的年輕人成長起來。”

目前,IDG資本內部仍保持著老中青三代不同年齡層架構的連續性:包括熊曉鴿、周全在內的資深一代合夥人,包括李驍軍、俞信華、牛奎光、閆怡勝等在內的中生代合夥人,以及正在培養的85後年青一代。

面對未來,有著成熟的接班人制度的IDG資本是無所畏懼。但作為投資機構,他們永遠是渴望能挖掘優秀而又可長期發展的項目。

當被問及對於未來的期望,熊曉鴿說道,最大的期望就是,“投出下一個BAT、甚至比BAT更牛的公司。”

者|梁承賢

圖片來源於網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