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國VC往事:節點到節點 百億美元回報的循環

文 | 靖宇

來源 | 投中網

2012年,天生發跡線比較“靠後”的Brian Armstrong處於焦慮之中,他的新創業項目融資過程不太順利,每次和投資人說起比特幣,後者都以看傳銷分子的態度來對待這位連續創業者。就在1年之前,當Brain還在Airbnb做碼農,用現在的觀點來看,他是在這家未來的超級獨角獸公司做“休養生息”,在此之前,Brian一直在料理自己的創業項目UniversityTutor,一個專門連接學生和家教的平台,後者是Brian首次創業的“八年抗戰”。

2011年,Brian從媒體報導中知道了比特幣,並馬上成為“幣圈中人”。作為碼農,他看到了比特幣的價值,同時也意識到這個新興事物依然是非常底層的技術,需要有更顯性的應用層,來讓這個誕生剛剛兩年的新生事物被普羅大眾所接受。Brian一開始的設想是做一個比特幣錢包,對於比特幣新手來說,要記住私人秘鑰實在是太難了。沒有多久,Brian就意識到,相比於存儲,比特幣玩家們更需要的是交換。就這樣,Brian創辦的Coinbase,將比特幣交易作為公司產品的主要功能。

在當時,比特幣只是小眾極客圈子的遊戲,Brian的每次融資會談都變成了布道,而作為投資人的閱聽人往往接受不了加密貨幣所代表的超前概念。當然,往往有投資人不走尋常路——IDG一早就打給Brian團隊10萬美元作為天使資金,並在其後持續跟投。目前,Coinbase已經是全球最知名的數字貨幣交易平台和服務商,也是八家紐約金融服務部門頒發的比特幣牌照的持有者之一,榜上有名的另外兩家Circle和Ripple,背後同樣有IDG資本的身影。

當區塊鏈的Brian們喊出“價值互聯網”Web 3.0的新口號時,IDG一定會因為這些創業者的激進姿態,而想起20年前國內那批同樣激進的年輕人,以及他們和VC共同創造的“激蕩二十年”。

乒乓球、電動理發器和卡帶

據說熊曉鴿辦公室裡有個架子,上面掛著三樣東西,理發的“推子”、乒乓球和磁帶,三樣東西改變了熊曉鴿的命運。

1977年,國家剛恢復高考,當時正在湘潭鋼鐵廠做電工的熊曉鴿每天找時間陪廠裡書記打乒乓球,就在你一拍我一拍的“乒乓外交”中,熊曉鴿獲得了參加高考的機會。第二年,熊曉鴿就成了湖南大學第一屆外語系的學生。

在嶽麓山下找當時還很少見的外國人練了幾年的英語口語,又在機械工業部研究生院當了幾年英語教師後,熊曉鴿再次發揮學霸本色,成為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新聞采編英語碩士。“采編”二字,也奠定了熊曉鴿之後的職業夢想——記者。即便之後成了投資大佬,曾經在新華社實習過的熊曉鴿也不止一次表示,“記者才是自己的夢想”,而錄音專用的卡帶,則是記者的武器。

熊曉鴿的“記者夢”在矽谷實現了,當時正在波士頓留學的他在卡納斯出版社的《電子導報》(Electronic Business)做記者,專門報導矽谷的創業公司,也正是在這時熊曉鴿了解了創投VC這個行業,但並沒意識到未來自己將投身其中,並收獲巨大名望。

1991年,在申請回內地做中文刊物失敗後,熊曉鴿找到了IDG集團董事長麥戈文,在深談三個小時後,前者加入了後者的公司,成為IDG集團的一員。兩人的交情始於三年前的一次活動,時任中信集團董事局主席的榮毅仁到訪美參加活動,會上麥戈文想要找榮交談,居中擔任翻譯的正是熊曉鴿,後者也給麥戈文留下了深刻印象。三年後熊曉鴿找到麥戈文時,後者毫不猶豫的將其納入麾下。

帶著對改革開放中國的共同信心,熊曉鴿在1991年回國,本來打算將IDG集團的媒體出版生意在中國做大的他發現,在這片醞釀即將迸發高速發展的土地上,投資才是真正的大買賣。

要想富先修路

1995年,中關村南大街豎起了一塊廣告牌,上書“中國人離資訊高速路還有多遠,向北1500米”。這塊現在看起來都有些行為藝術的廣告牌,在當時還是十分震撼的,因為根本沒人知道資訊高速路是什麽,知道是什麽的,後來都創立了中國第一批互聯網公司。

同樣在1995年,人口不足600萬的海南島,房價被超過一萬家地產公司在幾年內炒到近萬元,對比下,直到1998年,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的房價也都在5000元以下。海南房產泡沫崩盤,直到現在還能讓某些地產大佬回想起來驚出一身冷汗。

如果不是中關村街頭的廣告,以IDG為代表的首批進入內地淘金的外資投資公司,可能大半會在當時火熱的房地產市場上載個跟頭。剛剛從政府主導時期中脫離出的首批投資公司,在投不投房地產上是進行過“天人交戰”的。沒去房地產撈熱錢的,在幾年之後趕上了國內首波互聯網創業浪潮,投資人和創業者互相成就了對方。

1994年,中關村地區教育與科研實施示範網絡(NCFC,The National Computing and Networking Facility of China)通過美國Sprint公司的64k專線,實現了與國際互聯網的連接。同一年,剛從華中科技大畢業的張小龍,看了一眼被分配到的國營電信公司的建築後扭身就走,去研發自己的Foxmail去了。

在當時,“海歸”還是令人羨慕的稱謂,從國外留學而歸的創始人如李彥巨集、張朝陽拿錢都比較輕鬆,而接地氣的本地創業團隊路走的稍顯心酸,例如馬化騰和馬雲。如果不是曾李青通過劉曉松,北上找到IDG,估計現在數千億市值的企鵝帝國可能要改姓。熊曉鴿後來總是感歎當年看錯阿里巴巴,沒能集齊“BAT”。有好事者總結,IDG當年高校精英雲集,高材惜高材,碰上馬雲這樣本地師范大學畢業的,看不上眼還是比較正常的。

在2000年美國互聯網泡沫破裂之前,國內先知先覺的創始人們都已經拿到了數量不等的融資,業務也都有了初步的發展。“撒胡椒面兒”一樣在中關村掃樓的的IDG,也憑借“廣結良緣”的技巧為日後自己的VC神話奠定基礎。

隔代成功學

在知乎上有一個經典問題,“為什麽美國無法出現微信”,更確切的說,是美國為什麽無法出現打通了移動支付的全能版本的微信。一個令大部分人信服的原因是,經過數十年的發展,美國的信用卡刷卡消費已經非常成熟,人們對用移動支付興趣不大。這個問題和“微軟為什麽在移動時代掉隊了”或者“英特爾為什麽輸給了高通”是一樣的——在上一個時代發展的過於成熟,往往容易錯過下一個時代。

在國內互聯網剛剛興起時,以先發優勢投資了攜程、搜狐、騰訊、網易等先行者的IDG,在PC時代開啟了躺著賺錢模式。正如高通憑借移動設備的爆發逆襲英特爾,成為新時代的處理器大廠,IDG在互聯網時代的成功,從某種程度上“耽誤”了團隊抓住移動互聯網的崛起。以經緯為代表的投資後起之秀,在移動互聯網上壓下重注,也帶來了更好回報。

正如迷失了整個互聯網時代的微軟,開始砸重金殺入混合現實、雲計算和量子計算等下一代技術和平台,當區塊鏈剛剛興起後,IDG在20年前下注互聯網的嗅覺又恢復了。在大部分投資人尚且不知區塊鏈是什麽時,IDG已經接連投資了Coinbase、Ripple、Circle、imToken等創業公司,掌握了區塊鏈最火熱同時也是用戶最多的平台——交易所和錢包。

不論是網易郵箱、騰訊OICQ還是新浪和搜狐的門戶網站模式,在互聯網剛剛興起的時候,往往是那些在互聯網大路上建起溝通數字比特之流的節點,很容易獲得成功。在區塊鏈時代,IDG同樣選擇了最吸引用戶的交易所和錢包,不過這次不同的是,用戶通過這些節點傳播的不僅是資訊,還有真正的價值。換句話是,人們現在不僅知道電腦前面的你是不是條狗,還能知道你是否付了錢。

資訊互聯網造就了兆美元市值的科技公司,而如果區塊鏈真的能夠成為將線下財產變挪到線上的價值流通工具,那顯然撬動的已經不僅是互聯網的存量市場,而是一個改變世界的超級網絡。IDG和熊曉鴿,一定有那麽一瞬間,找到了20年前一般的悸動。

作者:靖宇

關注技術創新大於模式創新

責任編輯:王滿華

媒體/商務/轉載請聯繫:投中資訊小助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