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它們花3億年爬上灘塗,卻上了廣東人的餐桌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第一集裡,漁夫在灘塗上用1/8秒飛速釣起一條魚。

你沒看錯,這魚前一秒還在泥灘上魔性跳躍。

這種彈塗魚不僅能爬上樹枝曬太陽,它們也不失為一道美味佳肴。

但以這位漁夫的技術,每秒鐘就能讓8個彈塗魚“家庭”支離破碎。

在濕潤的灘塗上,成群結隊的彈塗魚活躍彈跳、爬行,一改魚類水生常態。

它們用左右兩個強壯的腹鰭肌肉前後運動,於是得以在淤泥上匍匐前行。

腹鰭閉合張開的過程使其變成一個強力吸盤,它們因此可以牢牢吸住樹根。

所以爬上樹乾棲息,瞪大頭頂的雙眼四處張望也成了彈塗魚的一項絕技。

彈塗魚同時還是魚界頭號沙灘跳遠和跳高運動員。

畢竟除了它,也沒幾種魚類可以上岸,更別提悠閑地進行沙灘運動了*。

胸鰭收縮發力,尾鰭敲擊地面反彈,全身相互配合完成一系列起跳動作。

縱身一躍,彈塗魚運動員一般能達到1米遠或者5厘米高的優異成績。

能在灘塗上彈跳,這也是彈塗魚得此中文名的原因。

同時,它們也被通俗地稱為“跳跳魚”。

*注:離開水仍能存活的魚還有攀鱸、鰻鱺、烏鱧、花溪鱂魚和肺魚等,但能魔性起跳的也只有彈塗魚了。

這是熱帶、亞熱帶海邊可能出現的一派奇特景象。

通常在我國廣東南部、台灣島北部、日本和東南亞海域都廣泛分布這種逃離海水的彈塗魚。

作為海洋魚類,它們卻頻繁上岸散步、棲息、曬太陽。

愜意的海灘生活對於魚類來說其實也並不容易,這還是一場關於演化的生死戰。

原來為了適應在陸地上生活,他們早已進化出了獨特的身體結構。

大多數魚離開了水就會被旱死。

這是因為它們只能通過鰓從水中獲取氧氣,進行呼吸。

而彈塗魚的頭部有一個可以儲水的鰓腔。

在離開水之前,它們會把鰓腔存滿水,以供陸上呼吸。

它們的魚鰓表面也進化出一層薄膜,減緩水分的散失。

除此之外,彈塗魚還有一個絕技。

它們和青蛙類似,都能通過皮膚進行呼吸。

所以只要彈塗魚身處潮濕的環境中,就無需懼怕缺氧。

於是濕潤的灘塗就成了它一大休閑好去處。

但其實千辛萬苦爬上樹,主要還是為了避免漲潮時被衝離巢穴。

當突出的碩大眼睛開始變乾時,它還會把眼睛縮進皮膚中充滿水的杯狀窩。

維持生存的不經意小舉動,在人類看來也是萌性十足。

同時,為了適應陸地爬行和跳躍,彈塗魚的全身肌肉也得到了進化。

它們的胸鰭和尾鰭的肌肉普遍比其他魚類更加美味。

這就讓彈塗魚輕鬆掌握了沙灘運動技能。

但在陸地的生活也未必比海洋生活安全。

不定時到訪的飛禽,同一片灘塗上漫步的螃蟹,還有釣魚技藝無比高超的人類。

彈塗魚依舊危機四伏。

於是彈塗魚兩隻渾圓的大眼睛長在了頭頂,四處轉動,擴大視野觀察天上的敵人何時來襲。

不僅如此,它們還演化出更敏銳的視力,用來察覺陸上天敵。

身體呈現灰棕色,與灘塗融為一體,這也是它進化出的保護色。

但彈塗魚為何不好好地待在廣闊的海洋裡,非要上岸曬太陽?

這個問題也引發了不少研究者的興趣。

實際上,通常所說的彈塗魚是包含四個屬的統稱:青彈塗魚屬、大彈塗魚屬、齒彈塗魚屬和彈塗魚屬。

依照上述順序,它們的水生性越來越弱,而陸生性則越來越強。

這意味著,它們正處在水生向陸生演化的不同進程中。

深圳華大基因的研究團隊對這四種彈塗魚進行了基因比對。

他們發現,彈塗魚形成的分支與其他硬骨魚有明顯差異。

而幾百個關於免疫、嗅覺等能力的相關基因也出現了明顯的變化。

顯然,這些基因的改變讓彈塗魚更容易在陸地上生活。

研究清楚彈塗魚陸生演化過程的價值可不小。

如今地球上豐富的物種中,兩棲類、爬行類、鳥類,甚至哺乳類都是由約3億年前的魚類上岸演化而來的。

彈塗魚也許就成了這一演化過程的縮影,能為生物演化提供更明確的思路。

脊椎動物的陸生演變過程

彈塗魚在廣東沿海大量分布。

嘿嘿嘿,它自然也逃不過人類的覬覦。

離開海洋也許躲過了海洋生物的侵害,卻離人類的盤中餐也更近了一步。

廣東人口味清淡,而彈塗魚體型嬌小、少肉,用來燉湯或煲湯可謂鮮甜可口。

日本人則更喜歡煎炸彈塗魚,做成天婦羅、炸魚乾等特色美食。

在離海較遠的一些內陸地區,也流傳著一種稻草熏製彈塗魚的烹製方法。

熏製後加上鹽、醋等調料醃製,做成的魚乾在夏天也能保存近一個月。

但就在人們享用彈塗魚美味的時候,卻傳出了彈塗魚醜聞。

2007年,一則在廣東湛江發現有16人疑似因為食用了彈塗魚而中毒的新聞引起人們的恐慌。

中毒者口舌麻痹、刺痛,隨後出現惡心、嘔吐、四肢無力等症狀。

這可嚇壞了對彈塗魚等海產喜愛有加的民眾。

經過專家檢驗,中毒者是中了河豚毒素的毒。

難道彈塗魚其實暗含河豚毒素?

其實不然,這是替一種和它長得非常相似的雲斑裸頰蝦虎魚,彈塗魚給它背了黑鍋。

雲斑裸頰蝦虎魚和彈塗魚同屬於蝦虎魚目。

近親關係讓它們長著讓人類難以區分的外觀。

於是它們憑借以假亂真的外形完成這起狸貓換太子的傷人事件。

這起中毒案中的河豚毒素就來自於雲斑裸頰蝦虎魚。

眾人皆知河豚中含有河豚毒素,因此在製作河豚料理時需要特別的清毒技巧。

但河豚毒素並不只存在於河豚體內。

它最常見的來源是弧菌,弧菌中產生河豚毒素後,進入不同的生物體內。

像河豚等某些特定的生物由於缺乏對應的免疫機制,從而攜帶有河豚毒素。

毒素再隨著食物鏈進入人體內。

河豚毒素是一種強效神經毒素,阻止神經中的動作電位傳遞。

所以食用者中毒後,神經反應受阻,也就出現局部麻痹等症狀。

目前尚沒有有效的解毒藥物。

雲斑裸頰蝦虎魚就帶著這種毒素進入人們體內。

但要避免中毒也不難,兩種魚雖然相似,卻也能有明顯的線索分辨。

彈塗魚一般體表沒有明顯的大斑紋,只有一些橫紋。

另外,不同於彈塗魚渾身帶有鱗片,雲斑裸額蝦虎魚的頭部是光滑無鱗的。

而最顯著的區別,在於雲斑裸額蝦虎魚的眼睛不像彈塗魚一樣凸起來。

但這些差異還是容易一不小心就讓人走漏眼,最終賠上中毒的後果。

所以要是實在區分不了,那還是放彈塗魚一條活路吧。

畢竟觀看跳跳魚爬樹的觀賞性效果也還不賴。

*參考資料

哈鹿,胡威爾, 肖詩白. 彈塗魚 一條魚的生存哲學[J]. 中國周刊, 2018(1):53-55.

Mudskippergenomes provide insights into the terrestrial adaptation of amphibiousfishes[J].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4, 5:5594.

田北徹, 石松惇. 水から出た魚たち-ムツゴロウとトビハゼの挑戦[M]. 海遊舎,2015: 72-93.

He L ,Mukai T , Hou Chu K , et al. Biogeographical role of the Kuroshio Current inthe amphibious mudskipper Periophthalmus modestus indicated by mitochondrialDNA data[J]. Scientific Reports, 2015, 5:15645.

代小佩. 3億年前,魚兒為什麽要上岸[J]. 科技報, 2018.12.07.

內容為【SME】公眾號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