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濕乎乎的氣象怎麼辦?趕走濕氣靠日常的小改變

雨下了一天又一天又一天又一天……一覺睡醒,感覺被褥都透著水汽,每天起床後,感覺自己在露水草叢中躺了一夜。每到這個時候,就會思考一個問題,問世間「晴」為何物? 直教人曬不乾衣服……

糟糕的氣象讓人心情不悅,潮濕的氣象最讓身體受罪。

脾喜溫而怕寒,喜燥而惡濕。隨著濕氣逐漸加重,脾胃最難受,人們容易出現胃口不佳、腹脹腹瀉、渾身無力、嗜睡疲憊等不適癥狀。體內若有濕氣,我們要儘早的排出濕氣。那麼濕氣該怎麼祛除呢?

飲 食

濕邪易困脾胃,陰雨天夾雜回南天的季節裡,濕氣重勢必導致脾胃負擔加重,脾胃又是運化水濕的根本,加強脾胃的培護和調理,才是根本的防濕祛病的根本。

多吃點赤小豆、茯苓、冬瓜皮、薏苡仁、山藥等健脾祛濕的食物,其中,把薏仁和赤小豆搭配一起煮粥吃,祛濕的效果更強勁。

赤小豆有利濕、利尿的作用,在薏米化濕的同時,搭配紅小豆可以把濕氣更好地排出去。這兩者搭配在一起,同時還有健脾祛濕的效果。

起 居

長期潮濕的氣象,家裡厚重的被子不僅感覺濕濕的,還會有一股異味,但又沒有辦法及時進行清洗和晾曬,怎麼辦?

這時可以將乾燥劑和香皂放到疊好的被子裡,能夠有效幫助除味。也可以用酒精混合水、檸檬混合水或清潔劑混合水對寢具表面進行清潔,再利用空調的除濕功能或暖風機進行吹乾。

當然,最好、最簡單的防潮方式,就是緊閉家中的窗戶,特別是關閉朝南和東南的窗戶。而每天的早晨6點到9點和晚上20點,至翌日凌晨2點,這個時間段的空氣濕度較高,是水汽最容易入侵屋裡的時候,因此,一早一晚關好門窗是防潮最直接和重要的手段。

當然,為了避免空氣不流通,可以打開抽風機,或者將空調開到除濕的檔位,又或者選擇在中午開窗通風。

運 動

體內濕氣重的人,經常拍拍手,能將滯留在體內的濕氣給拍出去。

另外,對搓兩手大魚際,直到搓熱為止,有助將滯留在體內的濕氣按揉出去。大魚際的位置在人的手掌正面拇指根部,下至掌跟,伸開手掌時明顯突起的部位。

此外,風濕骨痛人群受氣象變化的影響比較大,空氣中的濕度上升,可使關節腫脹、疼痛加重。這是風寒濕邪侵襲經絡,氣血閉阻不暢,引起關節、肢體等處出現酸、痛、麻、重及屈伸不利等癥狀。

不愛運動且日常工作生活要久坐、伏案的人群,頸椎、腰椎和四肢的關節更容易覺得沉重乏力,甚至周身不舒暢,這是濕邪侵犯人體的明顯癥狀。

這個時候,除了日常生活需注意防濕防潮工作以外,應盡量保持運動,每天最好抽30分鐘至一個小時左右做運動,促進血液循環,保持周身氣血的流暢,通則不痛。

習 慣

在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州,季節性抑鬱症特別多。醫生會建議這些人買「太陽燈」,光照能使激素改變。北歐的一些醫院也採用這種方法。瑞典的深冬季節,只有上午9點半到下午2點半有陽光。一些人回家,會抽出1小時「曬燈光」,讓精神好起來。因此,在太陽離家出走的陰雨天裡,大家不妨把家裡的照明燈多開一些,像日光燈這樣的冷光燈,可以換成暖色系的白熾燈,可以幫助你驅趕抑鬱的情緒。

監製:湯怡虹

編輯:丁牛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