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剛剛,深圳宣布小產權房可以轉正

27日下午,一則重磅消息刷爆了大家的朋友圈,具體來說就是深圳小產權房可以轉正了。

由於歷史遺留問題,深圳的小產權房數量和所佔比例在全國是最高的。目前深圳全市的小產權房數量多達40多萬幢,建築面積高達4.2億平方米,佔據了深圳全市總建築面積的一半左右。

要知道深圳的小產權房價格只有建案的一半左右,如果這幾百萬套小產權房可以轉正的話,那麽將會對深圳樓市帶來多大的衝擊。

官方正式說法

27日,深圳規土委與深圳市法制辦聯合發布《深圳市人民政府關於農村城市化歷史遺留產業類和公共配套類違法建築的處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稿),對深圳產業類和公共配套類違建的處理有了明確方向。

比較重磅的資訊包括:

產業類歷史違建既可先確認為非商品性質再轉為商品性質,也可一步到位確認為商品性質,公共配套類歷史違建僅能確認為非商品性質。

其中,生產經營性歷史違建需補繳50%的市場評估地價,商業辦公類歷史違建需補繳全額市場評估地價後方可辦理商品性質。

如果檔案正式施行,意味著深圳產辦類“小產權”補繳地價50%即可轉正。

需要注意的是,根據檔案解釋,產業類歷史違建,包括生產經營性和商業、辦公類歷史違建。而生產經營性歷史違建,是指廠房、倉庫等實際用於工業生產或者貨物儲藏等用途的建築物及生活配套設施。

商業、辦公類歷史違建,是指實際用於商業批發與零售、商業性辦公、服務(含餐飲、娛樂)、旅館、商業性文教體衛等營利性用途的建築物及生活配套設施。

辦法所稱公配類歷史違建,是指實際用於非商業性文教體衛、行政辦公及社區服務等非營利性用途的建築物及生活配套設施。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將處理重心聚焦於產業類和公共配套類兩類歷史違建,暫不處理住宅類歷史違建,但政府仍將嚴厲打擊違法建設和非法銷售行為。

深圳小產權房現狀透析

深圳,當年的一個小漁村,在總設計師劃了一個圈之後,迅速崛起為深圳奇跡。而在土地國有化的過程中,為了照顧原住民的利益,深圳市將原住民戶口轉為城市戶口的同時,為每戶劃出了佔地不超過120平方米,層高不超過5層,建築面積不超過480平米的建房配額,超出的部分視為違法建築。

在這個基礎上,隨著深圳外來人口如潮水般湧入,深圳原住民的自建小樓開始一棟棟拔地而起,這就是深圳農民房的由來,而穩定可觀的租金收入,使本地土著都更新為了本地土豪,在巨大利益的驅動下,農民房開始在關內關外的每一片土地上遍地開花,加高,加寬,在農用耕地上大蓋農民房,各種違規違建層出不窮。

目前深圳的小產權房主要有三種類型:

一是原住民自己籌資興建的農民樓;

二是村集體組織在集體用地上建設的統建樓;

三是外來開發商購買村裡的集體用地,未經合法手續報批而建設並出售的房屋。

因此,目前小產權房的建設方有個人、村委會和公司三個不同的主體,不同的建設方所簽訂的買賣合約也不同。

一般說來,個人的小產權房以出租為主,村委和開發商建設的小產權房則以出售為主,因為沒有產證缺乏法律保障,再加上小產權房往往以獨棟為主,建築品質低劣,偷面積情況嚴重,格局不合理,通風采光差,周邊環境髒亂差等原因,價格一般只有同位置建案的三分之一。

不過近幾年也有開發商修建的小產權房向高層化、社區化發展,主要以沙井片區為主,外觀與建案幾無二致,價格大概為同位置建案的一半左右。

因為價位的巨大優勢,吸引了大量收入不高,但又希望在深圳有一個穩定居所的人群,因此,小產權房的地下交易一直很旺盛。

如果補繳50%的市場評估地價之後就能轉正的話,之前買了小產權房賭它能轉正的人無疑就將大賺一筆了。

來源: 大思考、財經風向 、羅斯財富 、首席財經觀察、證券時報、米宅米宅

財經風向聯繫方式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