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口臭四個錯誤認識

口臭現象非常普遍,幾乎每個人都遇到過「有口難言」的尷尬局面。研究表明,自認為有口臭的人僅佔 27%,而口臭人群所佔比例約為22%~50%。許多人為了消除口臭想盡辦法,殊不知被很多錯誤認識所引導。

錯誤一:向手心呼氣可判斷是否有口臭。口臭可能來源於口腔深部和牙間隙等多處隱匿部位,向手心呼氣不是科學的檢測方法。正確方法是:距離患者面部5厘米左右,嗅聞其口腔氣味。還可以用小杓刮擦舌尖,帶出部分舌苔物質;或者用未上蠟的牙線穿過後牙,提取口腔菌斑;或者將患者的唾液樣本進行微生物培養後取樣分析。

錯誤二:口臭預示著某種大病。「口臭預示著你得了某種大病」,這種說法流傳甚廣。某些全身疾病和狀態,如代謝性酸中毒、糖尿病、肝病等可能會產生異常體味和口腔異味,但大多數口臭來自口腔內食物殘渣和菌斑微生物產生的揮發性硫化物,具有臭雞蛋氣味,還有一種叫乙硫醇的物質會引起腐爛捲心菜的味道。吃過大蒜、洋蔥,喝咖啡或吸煙後,如果沒有及時刷牙漱口,任由食物殘渣和細菌在口腔聚積,這些化合物就會被產生並釋放出來。大約3/4的口臭患者伴隨一些牙科問題,比如牙齦腫脹、潰瘍、感染或厚舌苔,需要及時到口腔科就診。

錯誤三:漱口水能有效除口臭。很多口臭患者第一時間會去嚼口香糖或使用漱口水。薄荷、丁香等香料的味道確實能掩蓋難聞的氣味。部分漱口水含有抗菌物質,能消除產生惡臭氣味的細菌。但這種做法存在爭議。英國一家健康研究機構分析了關於口臭的科學文獻,發現有5項試驗表明,如果漱口水中含有抗菌物質,如洗必泰、二氧化氯、鋅,可以一定程度上減少難聞氣味。但作者呼籲進行更多試驗,希望提供漱口水的更多選擇。英國倫敦大學瑪麗女王學院研究發現,健康的口腔生物菌群可以抑製產生口腔異味的細菌增生,而頻繁使用漱口水會殺滅一些「有益菌」,導致口腔菌群失調。正確的做法是,通過刷牙和牙線等方式清除食物殘渣;定期洗牙,減少產生異味的微生物如厭氧菌的生存空間。使用處方漱口水要遵醫囑,以免造成口腔菌群失調、口乾症等問題。另外,有人採取舌部清潔器刮除舌苔的方法來減輕口臭。研究表明,這一方法維持的效果非常短暫。用力壓舌頭還會帶來諸多危害。如果想去除舌苔,可以用軟毛牙刷清潔。

錯誤四:殺死口腔細菌能根治。口腔微生物菌群是由數百種細菌及其他微生物組成的複合群落。正常的微生物群落對身體健康起著積極的作用,可以抑製諸如真菌等其他非口腔微生物的定植和增生,利於口內微生物菌群平衡。使用抗生素會大量殺死口腔細菌,使得真菌大量增殖,引起口腔黏膜疾病。因此,建議大家仔細刷牙,多用牙線,多喝水,不吸煙,保持均衡飲食,維護健康的微生物群落。(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口腔醫院牙周學博士 胡景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