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每天認識一味中藥:白朮——健脾消食

術。味苦溫。主風寒濕痹死肌,痙疸,止汗,除熱,消食,作煎餌。久服輕身延年,不飢。一名山薊,生山谷。

——《神農本草經》白朮篇

今天

給大家介紹一味中藥藥材

白朮

白朮(zhú),別名桴薊,於術,冬白朮,淅術,楊桴,吳術,片術、蒼朮等,屬於菊科、蒼朮屬多年生草本植物。

喜涼爽氣候,以根莖入葯,具有多項藥用功能。主要分布於四川、雲南、貴州等山區濕地。

白朮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用於脾虛食少,腹脹泄瀉,痰飲眩悸,水腫,自汗,胎動不安。

《醫學啟源》記載:「除濕益燥,和中益氣,溫中,去脾胃中濕,除胃熱,強脾胃,進飲食,安胎。」

性味歸經

味苦,甘,性溫。

歸脾、胃經。

免費諮詢微信

功效

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

主治病症

用於脾虛食少,腹脹泄瀉,痰飲眩悸,水腫,自汗,胎動不安。土白朮健脾,和胃,安胎。用於脾虛食少,泄瀉便溏,胎動不安。

文獻記載

《神農本草經》:術。味苦溫。主風寒濕痹死肌,痙疸,止汗,除熱,消食,作煎餌。久服輕身延年,不飢。一名山薊,生山谷。

《長沙葯解》:味甘、微苦,入足陽明胃、足太陰脾經。補中燥濕,止渴生津,最益脾精,大養胃氣,降濁陰而進飲食,善止嘔吐,升清陽而消水谷,能醫泄利。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5g;或熬膏;或入丸、散。

免費諮詢微信

漢武帝巡符東方,遇見一位老漢在農田裡做農活,只見老漢頭上散發白色光環,竟高達數尺。這光環只有高深道行者才有,漢武帝很好奇,便詢問老漢,老漢回答說:我85歲時,就已經發白齒落。

後來有一個道者教我〔不吃糧食〕絕谷方法,隻飲白朮水。沒過多久,老漢便返老還童,長出烏黑頭髮,生出了新牙齒,能日行三百裡路,如今我已經一百八十歲了。

——白朮

點擊了解健脾方子

-END-

長按關注了解更多中藥知識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