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洪偌馨:商業銀行的平台化突圍

  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洪偌馨

  銀行向何處去。

  最近看到一個數據:全球最大的100家企業裡,有60家企業的主要收入來自平台化經營模式,而在新經濟領域中,平台經濟更是最重要的商業形態,也是撐起‘超級獨角獸’們百億、千億估值的最大推手。

  所以,從商業發展歷程來看,平台化經營模式最有可能成就產業巨頭,尤其在互聯網時代。所以也有一種說法是,互聯網的本質就是以免費和雙邊市場為主要特徵的平台經濟。

  當然,互聯網不是‘平台化’的唯一應用場景。

  複盤商業銀行2018年的財報可以發現,平台理念也在商業銀行轉型過程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典型如,工行的融e購等三平台、招行的兩大APP,浙商銀行的應收款鏈、池化融資和、易企銀、應收款鏈‘三大平台’等,其價值日益凸顯。

  尤其,2013年以來,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同時互聯網金融興起,分別加劇了銀行在資產端和負債端的壓力,傳統的規模驅動式發展難以為繼。在此背景下,平台理念無疑成為了銀行持續成長的新引擎之一。

  1

  銀行的‘平台化’演進

  在互聯網時代,大家對於‘平台化’的概念並不陌生。

  簡單來說,‘平台’是指基於互聯網信息技術,能夠集聚資源、連接眾多參與主體、實現互動或交易的一種載體。其最主要的特徵之一便是網絡效應,即平台連接的用戶越多,就越能進一步吸引更多的用戶加入平台,平台的價值就越大。

  但與傳統商業模式有極大的不同在於,平台化經營模式下企業扮演的角色不僅僅是產品或服務提供方,而是一個連接者和整合者, 是整個價值創造流程的組織者與協調者。 

  企業要從客戶思維到用戶思維,從關注產品到關注流量,從注重單向的客戶到注重整個生態系統,從獨佔資源到開放共享。所以,這對於銀行而言,不只是業務或產品層面的變革,而是從運營思維到商業形態的顛覆。

  例如,浙商銀行就在其年報中提到,面對經濟金融新常態,重新定義銀行業務模式和經營管理,構建“科技+金融+行業”綜合服務平台。將銀行業務嵌入實體企業生產經營和資金管理活動之中,打造平台化服務銀行。

  從2018年的財報來看,不少銀行的平台化經營模式已初見成效,從前期的小範圍的試水進入到規模化發展階段,並逐漸成長為銀行轉型過程中的重要推動力。 

  具體從銀行財報裡拎出一個對公、一個零售的例子。

  定位‘平台化服務銀行’的浙商銀行,從其2018年財報數據來看,這兩年在對公業務上著力推進的池化融資、易企銀、應收款鏈‘三大平台’已初見成效。截至2018年末,浙商銀行‘三大平台’服務客戶2.6萬戶,與近20%的A股上市公司、30%的財務公司、超40%的中國500強客戶建立了業務合作關係。

  僅應收款鏈平台(運用互聯網、區塊鏈等技術記錄應收款狀態的交易處理系統和技術平台),截止到2018年末,該平台就落地了1400多個,為6000多家企業融通了1200多億元資金。

  而以零售業務見長的招行早在幾年前開始便把獲客與流量的重心轉到了線上平台,尤其是兩個APP(‘招商銀行’和‘掌上生活’ )上。截止2018年末,這兩個APP累計用戶數已超 1.3 億,月活數超 7000 萬。 

  如果再看看微眾、網商、新網為代表的互聯網銀行,平台理念的價值就更為突出。這幾家銀行均在沒有線下網點的情況下,憑借數字化運營和平台化發展的方式實現了高速增長。

  在銀行業增長整體放緩、盈利能力下行的大環境下,‘平台化’對於商業銀行的推動力可見一斑。

  2

  ‘平台化’的迭代邏輯

  如果扒開商業銀行平台理念的外衣不難發現,之所以近年來商業銀行的平台化發展提速,一方面是外部市場環境的影響:大量的用戶和場景從線下遷移到線上,商業形態和用戶習慣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另一方面則源於銀行內生的變革。在銀行轉型過程中,金融科技的應用愈發成熟,科技與其業務場景和業務鏈條的融合日益深入。從產品到流程,從思維方式到商業模式都在轉變。

  例如,前面提到浙商銀行的應收款鏈平台,就是一個通過引入區塊鏈技術提升業務效率、優化體驗的典型案例。

  具體而言,應收款鏈平台為企業提供區塊鏈應收款的簽發、承兌、保兌、簽收、支付、轉讓、貼現等功能。而付款方則在平台上向供應商簽發應收款,銀行進行保兌,供應商收到區塊鏈應收款後,可以對外支付和轉讓變現,或申請質押融資。

  通過應用新技術,核心企業簽發的區塊鏈應收款在上下遊商圈內流轉,可隨時對 外支付和融資,實現圈內的“無資金”交易,減少了產業鏈條上企業總體的外部資金需求。 

  浙商銀行的‘三大平台’也並不是一個固定形態,而會根據不同的場景將其嵌入到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中,具體延伸出了‘A+B’、‘H+M’、湧金司庫、訂單通、倉單通、分期通、物業通等系列應用。

  其實,嵌入場景的創新可以說是銀行平台理念的共性,例如,浦發銀行的API Bank(無界開放銀行),就是將銀行服務嵌入到各個合作夥伴的平台和業務流程中,實現銀行服務和客戶應用場景的無縫對接。 

  根據浦發銀行2018年財報,截至去年底, API bank接口數量達 184 個, 已與銀聯、京東等 46 家合作夥伴開展了 API 創新應用,包括金融+教育、金融+醫療、金融+製造業、金融+社交等平台化服務模式。 

  還有建行也在其2018年財報中談及平台戰略的成效,利用金融科技,打造了公有雲、開放銀行、區塊鏈等技術應用平台;還根據不同的金融場景和生態,上線了住房租賃、教育、社區、養老等綜合服務平台。 

  所以,今天我們再談平台理念,不再是提供一套標準化功能和產品給所有客戶,而是以更聚焦和精準的服務以適配不同的用戶。從這個意義上看,平台化服務也將是銀行功能的一種重大變革。

  ‘banking everywhere,never at a bank.’這就是銀行業進入4.0時代之後正在發生的變化趨勢——場景無處不在,銀行就無處不在。

  著眼於當下的趨勢,無論是大型商業銀行、股份行還是中小銀行,無論是零售業務還是對公業務,都在加速落地平台理念,這或許就是國內銀行業擁抱4.0時代的最佳注解。

  (本文作者介紹:洪偌馨,資深財經記者、主持人,自媒體“馨金融”創始人。)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