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騰訊金融科技守正出奇

文|朱曉培

據報導,香港將在未來幾周內向六家運營商發放虛擬銀行牌照,這裡包括騰訊旗下負責支付業務的財付通。

業內人士分析,對於境內機構而言,虛擬銀行牌照是其國際化布局的重要起點和嘗試。

一直以來,與螞蟻金服、京東數科和度小滿巨頭的金融科技業務相比,騰訊的金融業務相對低調。但是,從2018年開始,騰訊金融科技開始向人們展示自己健碩的身軀。

2018年9月,騰訊支付基礎平台和金融應用線(FiT),正式更名為“騰訊金融科技”。

所謂騰訊金融科技,前身是2005年成立的財付通,也是國內最早的大型支付平台之一,並於2011年成為第一批獲得央行支付牌照的企業。2015年9月,騰訊將原支付、理財、征信等業務整合成騰訊支付基礎平台和金融應用線(FiT),隸屬企業發展事業群(CDG)。經過數年布局,騰訊金融科技已成為騰訊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

騰訊2018年Q3財報顯示,前三季度營業收入806億元,同比增長24%;主要受惠於支付相關服務、網絡廣告、數字內容銷售及雲服務的增長。其中,主要由支付、雲服務組成的“其他收入”為203億元。

而根據益普索2018年10月發布的《第三方移動支付用戶研究報告》顯示,財付通在線下支付場景的交易金額佔市場總份額的46%,首次反超支付寶。雖然在易觀的報告中,支付寶仍以53.76%的市場佔有率位列第一,但兩者的差距,已經在伯仲之間。

某種意義上,騰訊金融科技契合了《孫子兵法·勢篇》中的理論:“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

守 正

騰訊金融科技顯得很“保守”。

一位熟悉騰訊的朋友曾提到,騰訊公司總裁劉熾平對騰訊金融科技的影響比較大。投行出身的劉熾平,見過1998金融危機和2000年互聯網泡沫,對金融存有敬畏之心,連上線理財通的公募基金都會親自審核。這個說法,我們並沒有找騰訊金融科技求證過。

但騰訊金融科技的謹慎,確實是一個事實。

自2014年1月微信錢包上線以來,5年裡,騰訊理財通完成了從0到5000億的跨越。這5年裡,中國的互聯網和金融界經歷了P2P跑路、現金貸亂象、數字貨幣泡沫,大部分巨頭和機構都受到了牽連。騰訊科技卻能夠獨善其身,離不開其守正、謹慎的行事風格。

理財通5周年的時候,騰訊金融科技副總裁、騰訊理財平台負責人閆敏在公開信中總結了5個關鍵詞:合規、風控、精選、創新、穩健,其中四個詞都是“謹慎”的“同義詞”。

“理財通隨金融科技的大勢而起,但我們深知金融科技的本質還是金融。”閆敏說,而金融無小事,核心在於風險控制。

閆敏於2005年加入騰訊,一開始做QQ、通訊, 2015年,他接手理財通業務後,就發現,金融業務與自己熟悉的互聯網業務差別很大——金融是要持續學習心存敬畏的行業。

2014年1月,“理財通”上線到微信錢包。剛剛開始,這個團隊只有兩個產品經理帶著十幾個開發。他們先上了一筆基金,當年年收益7%,首日申購,就賣出了8億元,開局相當不錯。

剛上線的理財通,采取的是“跟隨”的策略,“監管說行(的事情)就做,不行(的事情)就看著。”騰訊金融科技副總裁閆敏說。

從2015年開始,理財通一直遵循精選的理念,將用戶風險教育放在重要位置。閆敏說:“ 騰訊隻選頭部3%-5%的金融機構進行合作,並且分析師會穿透底層來評估資產質量。所以,騰訊理財通上線4年多來,僅接入了600個左右的資產。

合規、穩健的風格一直保持到現在。

一些人已經注意到了,騰訊金融科技旗下一個叫騰訊微證券的產品,可以直接在微信上炒股票。在微信上搜索騰訊微證券公眾號就可以足不出戶刷臉開證券账戶,是行業中首款支持人臉識別在線開戶的產品。騰訊微證券一直堅持將合規和信息安全放在首位,不僅僅是微證券這個產品,這是騰訊所有金融科技產品一貫堅持的風格,以穩健的姿態,保持對金融的敬畏。

這也是騰訊內部對金融科技的共識。早在2017兩會媒體見面會上,騰訊公司CEO馬化騰就說,金融其實最核心的問題是穩定和穩健,“就是拚誰的命長,而不是誰在短期內跑得多快。”

出 奇

提到守正出奇,就不能不提到微信紅包。

2014年春節,馬雲拉上自己的明星和企業家好友為“來往”月台的時候,微信理財通卻憑借著春節紅包從除夕到初八,圈走了800萬支付用戶。

有人誇張地說,微信利用“紅包”一夜乾完了支付寶花了10年乾的事情。而馬雲在“來往”上感慨道:此次(微信)春節“珍珠港偷襲”確實計劃和執行得完美。

看起來,微信紅包的誕生,像是一個偶然事件。

吳曉波在《騰訊傳》裡提到,2014 年的春節前,騰訊高級副總裁兼科技總裁張志東把負責微信業務的同事拉進一個群,提出如何滿足春節期間騰訊傳統的給員工發紅包的需求。微信紅包由此誕生。

但實際上,微信紅包的背後,是騰訊金融科技的創新精神。而在閆敏5周年公開信的5個關鍵詞中,只有一個詞與謹慎不是同類,就是創新。

創新,正是讓騰訊金融科技可以“出奇”的地方。

在2018可信區塊鏈標準評測的產品中,騰訊區塊鏈獲評第一名,平台能力包括功能、性能以及穩定性評測三方面均實現突破。

2018年,全球經歷了一輪區塊鏈風潮。參與其中的大部分公司,打著區塊鏈的名義,私底下卻乾著發行數字貨幣的事情。而騰訊區塊鏈,一直致力於做深做透應用場景,推動區塊鏈技術落地。

騰訊區塊鏈已經相繼落地區塊鏈電子發票、供應鏈金融、智慧醫療醫療、物流信息、法務存證、遊戲等場景。

其中,2018年8月10日,在國家稅務總局的指導下,由深圳市稅務局牽頭,騰訊提供區塊鏈底層技術,全國首張區塊鏈電子發票在深圳開出。此後區塊鏈發票應用擴展到沃爾瑪超市等場景。

此外,騰訊區塊鏈也加大在供應鏈金融場景的探索,攜手聯易融推出區塊鏈供應鏈金融平台“微企鏈”,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等問題。

截止2018年12月底,騰訊金融科技已助力其投資保理公司聯易融累計服務核心企業71家,服務小微企業8600余家,供應鏈資產交易規模近240億元,獲批儲架逾2200億元,成為兩市(深交所、上交所)獲批儲架最多的資產服務機構,佔據供應鏈金融ABS資產服務領域頭部市場。

乘車碼,則是另一個可以代表騰訊金融科技創新能力的產品。

自2017年7月率先在廣州上線以來,乘車碼已覆蓋北京、深圳、上海、等100多座城市,支持BRT、公交、地鐵、纜車、輪渡等智慧交通移動支付場景,用戶超過 6000 萬人。

騰訊公司副總裁鄭浩劍曾在中國“互聯網+”數字經濟峰會中提到,騰訊乘車碼開創性地通過手機、閘機雙離線技術及私鑰簽名、證書加密等安全保障機制,實現了0.2秒極速驗證、“先乘車,後付費”的支付模式。

2017年12月,馬化騰在重慶體驗了騰訊乘車碼搭乘長江纜車。他說,未來還想把騰訊乘車碼做成“電子車票”的樣子,增加像郵票一樣的社交性玩法。同時乘車人的身份是可以得到實名認證,對城市的管理、安檢的壓力減緩也是非常有好處的。

乘車碼,看似是一個很小的應用,但卻實現了多方共贏。既解決了用戶乘車找零、忘帶卡等困擾,又可以幫助交通企業增強客流大數據分析、站點流量分析等運營管理能力,還可以助力政府層優化城市公共交通體系建設,建設智慧城市。

而作為高頻小額支付入口,騰訊乘車碼在方便用戶出行的同時,也在幫助騰訊搶佔著出行支付場景。Ipsos(益普索)發布的《2018年上半年第三方移動支付用戶研究報告》顯示,第三方移動支付的年交易規模將達到106.78兆元,每人每年手機支付約14.83萬元,人均每天支付約3筆。而借助乘車碼,騰訊支付頻次會進一步提升,簡單計算,用戶出一次門,如果是公交、地鐵直達來回就是2次支付。如果是公交換乘地鐵,來回至少就是4次支付了。

在騰訊金融科技員工大會上,劉熾平表示:“微信支付和乘車碼團隊在線下打下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新階段

2018年10月前後,騰訊完成第三次組織變革。馬化騰提出,伴隨數字化進程,移動互聯網的主戰場,正在從上半場的消費互聯網,向下半場的產業互聯網方向發展。同時,他對騰訊金融科技也提出了自己的期許,“要把toB的業務做扎實”。

“未來,我們會大力投入金融中後台能力建設,將數據後台、業務前台、業務中台三件事情做的更加清晰,盡可能把toB的能力是放出來給合作夥伴。”閆敏說。以 理財通為例,對自己的最終定位是,希望能夠連接中國數以十億計的移動互聯網用戶,把最好的金融機構和金融資產服務聯繫在一起。

據閆敏介紹,2018年起,騰訊理財通合規與創新並進,強化To B能力,擁抱行業、打造生態。目前騰訊理財通已經和超過40家基金公司、32家信託公司、30多家保險公司等眾多行業領先的金融機構建立了長期友好合作。

騰訊公司副總裁、騰訊金融科技業務負責人賴智明也於近日表示,將拉動更多外部公司加入騰訊金融生態中,讓騰訊金融科技業務成為金融與用戶的連接器。“金融是騰訊核心業務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會繼續集合騰訊科技力量賦能金融機構。”

互聯網金融有著很大的市場潛力,騰訊內部還在積極探索不同的形式。

騰訊的金融業務是其戰略業務之一,但是騰訊一直強調隻做“半個”。馬化騰曾說,騰訊在內部稱為”兩個半"的核心業務上:一個是社交平台,一個是數字內容,還有半個是正在發展中的金融業務。“另外半條命交給合作夥伴”“,“做金融連接器”。

目前,和合作夥伴的合作已經初見成效。由騰訊佔股 30% 的微眾銀行目前的市場估值已經達到 1200 億元,市場人士預測,未來幾年微眾銀行或以 5000 億元估值登陸 A 股。保險平台微保2018 小程序月活達到 2000 萬。

正如劉熾平曾指出的那樣,騰訊將通過連接戰略,把好的金融機構、金融團隊、金融產品和海量用戶連接起來。在此願景下,無論個人還是企業需求,都將獲得有效滿足。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