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六個月寶寶添加輔食的正確順序與常犯的錯誤,喂輔食前先看一看

寶寶在五個月就可以添加輔食了,不過很多官方資料都顯示最理想的狀態是純母乳餵養到六個月,再開始添加輔食,而不是純母乳餵養的寶寶,具體添加輔食的時間則可參考文章:以下是以寶寶六個月作為第一個月添加輔食為例的輔食添加建議。

寶寶在適應了第一種輔食(通常是單一成分的配方米粉)一個星期後,就可以根據寶寶情況添加其它輔食了。六個月寶寶的輔食基本上是粥糊狀和稀泥狀,每新添加一種需要觀察3-5天,確定寶寶沒有過敏(如腹瀉、濕疹、皮膚長小疹子等)或是不舒適的反應(腹脹、嘔吐)之後,才可以添加下一種新輔食。

至於添加輔食種類的順序,其實並沒有很嚴格的規定,建議先從低過敏、淡口味的開始嘗試,所以通常先素後葷,先少量到多量。這個月的寶寶輔食還不能代替一頓奶,可以先輔食後奶,逐步增加。

以下是每周輔食的種類建議順序以及注意事項:

第一周:米粉。根據寶寶適應情況逐漸增加濃稠程度,一開始是比較稀,類似粥水。然後稀糊狀,很順滑但攪拌有紋路。

第二周-第三周:水果泥和蔬菜泥。注意是泥不是汁,菜汁果汁營養少,且幾乎不含膳食纖維,不給寶寶吃攪打的「渣」,其實浪費了很多維生素和植物纖維,一歲以內都不建議喝果汁。建議的水果:香蕉、蘋果、香梨等,這三種是比較安全的寶寶水果,適合剛添加輔食的寶寶嘗試。不建議的:芒果、菠蘿、奇異果(少部分寶寶過敏)、柑橘類水果(橙子、石榴、檸檬)。建議蔬菜:菠菜、花椰菜、綠花椰菜、白蘭瓜、白菜、高麗菜、油菜以及瓜類和根莖類等。不建議:胡蘿蔔以及性寒涼的蔬菜。

有些家長喜歡添加胡蘿蔔泥,但是胡蘿蔔的營養要有油脂煮過後,比如和瘦豬肉一起煲湯或者放一點點油,營養才好吸收,用清水煮沒用,但是六個月的寶寶吃過油煮的食物小編個人覺得還有點早,建議往後放。柑橘類水果屬於高酸性水果,容易引起寶寶腸胃不適和疾病,一歲前不建議要添加。

以上可選擇三到四種添加,每一餐從新輔食嘗試,蒸煮熟後用料理機弄成泥,水果一開始也建議加熱。餵養過程當中,寶寶若是不想吃就不勉強,接著餵奶把那一餐的量給吃飽。添加的時間段建議下午,這樣腸胃在白天工作了一段時間,是比較好適應新食物的時間,尤其是六個月的寶寶腸胃消化能力還處於比較不成熟的階段。

第四周:稀肉泥。用料理機攪打稱肉泥。建議的肉類:雞肝、豬肝、豬肉、牛肉、羊肉,不建議:魚蝦類,魚蝦容易引起寶寶過敏,可以晚兩個月再添加。

很多育兒書都建議8個月後再添加肉類,不過最新版的膳食指南和我寶寶的兒科醫生都說六月下旬就可以添加肉類輔食了,即使沒有長牙,寶寶也可以用牙齦磨碎。由於肉有韌性,提早增加可以鍛煉寶寶口腔肌肉,按摩寶寶牙床,幫助寶寶順利長牙。如果是缺鐵的寶寶可以考慮動物肝臟類輔食,有助於補充鐵質。如果家長們實在擔心可以先從添加白肉類輔食開始,但其實紅肉補鐵效果好,僅供建議。

Tips

1、有些家長喜歡最初的兩個月就添加蛋黃泥,這是老一輩的傳統,也是不少育兒書建議的,但其實蛋黃泥對不少寶寶來說仍是會過敏的食物,建議8個月後添加;

2、水果和蔬菜都應當選用當季的,不要用大棚出來的看似很漂亮或是經過基因改良的特殊蔬菜水果;

3、果汁、菜汁、米湯、骨頭湯、肉湯都不是適合給寶寶的當輔食,只是騙騙寶寶口感,實際上營養很少,還佔肚子;

4、一開始添加水果,可以考慮把水果加熱後再給寶寶食用,尤其是轉季或者氣象比較涼的時候;

5、喂輔食要用杓喂,可以更好的鍛煉寶寶捲舌、咀嚼和吞咽,以及口腔的運作能力,對寶寶的面部肌肉和流利說話打下基礎,怕嗆到可以每次小半杓的喂;

6、所有輔食都是喂原味的,不可以添加糖鹽等調味劑。

(原創不易,轉載請提前溝通並註明出處)

圖片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可聯繫秒刪。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