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入冬前,祛濕毒,堅持「五個一」,排除濕氣,少生病,健康過冬!

濕毒,是六邪之一,健康的剋星,很多疾病的誘因和幫凶。



古話說:「千寒易除,一濕難祛」


濕氣,嚴重危害著人體健康。


它將一步一步「摧毀」人體健康:


起初,引起舌苔厚膩,泛黃、皮膚起疹、起痘。


稍重時,胸悶乏力、體態睏乏、咽喉腫痛、大便不成形;


進一步發展,出現關節疼痛,體型肥胖;


久而久之,引發脂肪肝、哮喘、高血壓、心腦血管等疾病,甚至惡性腫瘤。



入冬前,祛濕毒,很重要


為啥這麼說?

秋冬,氣象逐漸轉涼,外界環境陰盛陽虛,運動量減少,身體排出濕氣減少,飲食口味加重,脾胃化濕負荷增加,這些,都會導致濕邪內鬱體內,易積聚濕氣。

一旦入冬前,沒有將體內的濕氣排出,濕氣和寒氣勾在一起,身體就會出現各種不適。

並且,體內濕氣重,還會影響進補效果,而冬季進補,尤為重要,會為來年健康打好基礎。


所以,入冬前,祛濕毒,很重要。



祛濕,堅持「五個一」,排除濕氣,少生病,健康過冬!


第一個:一杯祛濕茶,蒲公英五方草茶


材料:蒲公英全株、薏仁、赤小豆、芡實、淡竹葉、五方草、山楂、玉米須


做法:

1、蒲公英,根葉分開,洗凈,切段,烘乾,備用;

2、赤小豆、薏仁、芡實,炒熟,備用;

3、淡竹葉洗凈,烘乾,備用;

4、五方草、玉米須,洗凈,烘乾,備用;

5、山楂,洗凈,切片,烘乾,備用;

6、取蒲公英根0.7g、蒲公英葉0.2g、薏苡仁0.7g、赤小豆1.7g、芡實0.3、山楂0.1g、玉米須0.1g、淡竹葉0.1g、五方草0.1g,全部碾碎,做成茶包即可。



蒲公英,全株可入葯,擅長祛濕熱,可瀉火、利尿、除濕,改善濕熱所致噁心、舌苔發黃等症,對紅腫痘痘也有不錯的效果。


五方草,歸肝、心、脾、大腸經,具有清熱解毒、利水祛濕作用。


芡實,歸脾、腎經,能健脾祛濕、固腎止瀉。赤小豆,健脾利濕、消腫解毒。

薏仁,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淡竹葉,以滲濕泄熱見長。


山楂,酸甘,微溫,入脾經,可改善濕熱,消食磨積,利大小便。


玉米須,有涼血、瀉熱的功效,可去體內的濕熱之氣,利水、消腫,平肝利膽。


搭配在一起,健脾祛濕,利水,消腫,對於祛除濕氣,效果顯著!



第二個:一碗祛濕粥,芡實茯苓粥


食材:芡實、茯苓、粳米


做法

1、芡實,洗凈,用清水浸泡兩個小時。

2、茯苓、粳米,洗凈;

3、把食材,一起放入鍋中,煮粥即可。



茯苓,人心、脾、肝、腎經,具有健脾和胃、補腦健身、利水滲濕、寧心安神等功效。

芡實,入脾腎二經,能健脾祛濕、固腎止瀉,且有「補而不峻」、「防燥不膩」的優勢。


茯苓和芡實,一起吃,具有利水除濕、健脾止瀉之效。


經常煮粥吃,可幫助將體內的濕氣排出體外,改善濕氣癥狀。



第三個:一個祛濕窩,膕窩

祛濕窩:膕窩


位置:雙側膝蓋後方的凹陷處。


揉法:把手掌搓熱,來回搓擦兩側膕窩,間斷按壓穴位,也是以局部發熱、酸脹為宜。


膕窩處,有個委中穴,是膀胱經循行區域。

膀胱經,是人體大的排毒、祛濕通道,它無時無刻不在傳輸邪毒。


要想去除體內濕毒,膀胱經,必須暢通無阻。

按揉膕窩,則有助於疏通膀胱經,有助於祛濕排毒。


播放GIF


第四個:一個好習慣,熱水泡腳


水量:沒過腳踝。


水溫:38℃~43℃左右。


時間:30分鐘,微微出汗為宜。


熱水泡腳,可驅除寒氣,舒筋活血,有助於去除濕寒。



並且,泡腳,還可以溫補腎陽,有利於人體陽氣生髮。


陽氣足,則有利於濕氣外泄出體外,對於祛濕有莫大的幫助。


所以,經常用熱水泡腳,驅寒暖身,又可祛濕毒,通經活絡,一舉多得。


如果,在泡腳水中,加入生薑、花椒、艾葉等,祛濕效果更佳。



第五個:一份運動,出出汗


雖然,秋季,比較寒冷,但還是要注意適當的運動,


運動,不僅可緩解壓力,還能加速濕氣排出體外。


跑步、健走、游泳等運動,有助於活化氣血循環,增強體內水分代謝。


秋季,不妨選擇健走。


健走,不僅可幫助祛濕,還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提高免疫力,更能防止人體過早進入老化的狀態。


不過需要注意,運動到微微出汗即可,切莫大汗淋漓,否則會危害健康,得不償失。




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麻煩聯繫刪除,謝謝!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