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三種茶飲是天然「降糖葯」,早晚喝一杯,降糖效果很驚人

苦蕎被現代人稱為「三降丹」,能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苦蕎不僅含豐富蛋白質、維生素、較多的黃酮類化合物、硒、原花青素、活性蛋白、弱鹼性澱粉和礦物質。對糖尿病患者來說,生物類黃酮、硒能清除體內自由基、修復受損的胰島β細胞,加強細胞組織的自我修復能力,提高細胞、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達到對糖尿病的雙向調節作用。

1、苦蕎麵糊糊潤燥降糖

點評:糖尿病人總覺得大渴和飢餓,因為攝取食物裡的糖不能正常供給機體細胞維持代謝需要,攝取食物太多又會增加血糖值。所以,糖尿病人最好吃含糖低或不含糖的食物。苦蕎屬於葯食兩用作物,其性寒味苦,能清瀉心火、滋陰潤燥止渴,輔助治療糖尿病。據《本草綱目》記載:苦蕎味苦,性平寒,能實腸胃,益氣力,續精神,利耳目,煉五臟渣穢。《千金要方》等相關文獻中也有記載:苦蕎有安神活血、降氣寬腸、清熱腫風痛、祛積化滯、潤腸通便、止咳平喘、抗炎、抗過敏等功效。

2、黃芪烏梅湯養肝安眠

點評:黃芪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材,具有很好的排毒、消腫、利尿等作用。現代醫學發現,黃芪中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多種氨基酸、多糖等物質,科學家動物實驗發現,服用黃芪水後的動物的體重比未服用的動物增長快,體內白蛋白與血清總蛋白增長明顯,且日常的尿液也增加了。烏梅藥用歷史悠久,中醫認為其有和肝氣、養肝血的功效,可消暑提神、生津止渴,也能幫助肌肉和血管組織恢復活力。烏梅有機酸含量非常豐富,能有效地抑製乳酸,降低疲勞感,還能除掉使血管老化的有害物質等。

黃芪烏梅湯在治療2型糖尿病患者中具有顯著的輔助功能,尤其是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情況、精神心理及睡眠品質等評估均有顯著的療效。本方特別適合糖人中虛熱煩渴的患者,但不適用於消瘦患者和胃經常泛酸的人群。

3、苦瓜生薑飲清熱消渴

點評:苦瓜大約在明代引進我國,明代《救荒本草》、《本草綱目》都有記載,李時珍說苦瓜具有除邪熱、解勞乏、清心明目、益氣壯陽之功效。清代王孟英的《隨息居飲食記載:「苦瓜清則苦寒,滌熱、明目、清心……熟則色赤,味甘性平,養血滋肝,潤脾補腎。」即瓜熟色赤,苦味減,寒性降低,滋養作用顯出,與未熟時相對而言,以清為補之。一般來說,色青未黃熟時的苦瓜最好吃,還能清熱消渴。

現代研究認為,苦瓜維生素C含量居瓜類之首,它含苦瓜甙、5-羥色胺、谷氨酸、丙氨酸及維生素B1等成分。苦瓜中含有一種可以促進人體糖分分解的生物活性成分,它與胰島素的作用相類似,可以將人體過多的糖分分解轉換成能量,與化學藥物相比,苦瓜的這種降糖作用不損害肝腎,沒有副作用,能降低血糖,對糖尿病有良好的防治作用,堪稱「植物胰島素」。

需要注意,烹調後的苦瓜降糖作用降低,因此,糖尿病病人應多吃生品。也可將苦瓜切片曬乾儲存,每天用溫水泡開當茶飲用。苦瓜味極苦、性寒,煮茶時加適量生薑,能促進胃腸運化,從而避免因吃寒涼食物過多而引起腹脹、腹痛、腹瀉或嘔吐。苦瓜含奎寧,會刺激子宮收縮,引起流產,孕婦慎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