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豆瓣電視劇評分還有多少可信度?

關注電視行業,分享精彩劇評

作者| 唐小仙兒

與往年不同,今年,“大型文青集散地”豆瓣將目光從電影轉向了電視劇,先是《娘道》《創業時代》的低評分震驚業內,又是第12屆金鷹獎拿到2.0這一令人矚目的最低分。先不論被評超低分的電視劇、獎項品質究竟如何,分數是否公允,但可以肯定的是,三者都是引發了群情激奮,是群眾呼聲的最直接反饋。

如今娛樂產品眾多,需要花費大量時間觀看的影視劇自然要被“精挑細選”,為避免過度佔用時間,能“倍速”看完全集就已經是支持的表現了。這樣的大環境之下,先查評分再觀看逐漸成為了一種年輕觀眾約定俗成的習慣。然而,國內雖然許多票務網站都有評分選項,但豆瓣顯然是擁有群眾基礎最廣,相對最具公信力的大眾評分網站。

然而,豆瓣自誕生以來到現在,已經越走越遠,它的評分,尤其是電視劇評分,靠譜嗎?

“高知”豆瓣:影迷的電視劇評判標準

搜索豆瓣,可以隨即看到豆瓣電影的選項。豆瓣老用戶都知道,豆瓣是以書影音起家的,電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項核心內容。網站關於書籍、電影、音樂等作品的資訊,無論描述還是評論都由用戶提供,是Web 2.0網站中具有特色的一個網站。混豆瓣需要一定的文藝積累和知識門檻,可以說,沒有點文藝細胞,不好意思說自己的豆瓣er。這也是為什麽豆瓣評分一開始就被認為比其他平台更具價值的原因。

相比電視劇這種大眾娛樂產品,讀書、電影更加個人化和小眾。雖然電視劇、綜藝等板塊設立的並不晚,但是直到如今,在豆瓣上一部電視劇的評論人數也遠沒有一部電影評論人數多。

兩相比對,豆瓣電影和電視劇評分的人數不是一個量級的。儘管引發如此熱烈討論,《娘道》《創業時代》豆瓣評分人數依然僅有2萬人,而同一檔期上映的電影《李茶的姑媽》有7萬人評分,張藝謀的《影》則有19萬豆瓣用戶進行打分。

電影濃縮人生,電視劇展現生活,電影講求深度,電視劇追求廣度。兩者區分還是很大的。資深的豆瓣用戶基本上以影迷居多,他們的特點是偏重批判性的理想主義,對於極具個性、有新聞價值、人性深度的小眾電影的愛更甚於其他。這也是一個網站用戶的固有特點,就像每個論壇都有它可以概括的主要調性一樣,一旦形成一種風格,吸納了一類人群,那麽這個基本的調性就很難改變。

在這種情況下,豆瓣用戶可以說是最不買大導演账的網友,陳凱歌、張藝謀、馮小剛都分別有低分電影,電視劇《娘道》《創業時代》的導演分別是郭靖宇、安建,兩人在豆瓣得到高分的電視劇也並不在少數。追求高品質作品的大導演們也都曾對輿論差評表示過憤憤不平。

在這個圈子中面對輿論不可怕,令影視製作方心慌之處在於,雖然豆瓣電視劇打分人數有限,但搜索評分的人數難以估量。再加上新媒體時代的從業者中,有許多正是從豆瓣之中成長起來的,大家依據豆瓣評分為基礎,再次給許多影視劇蓋章其品質,一來二去,原本論壇屬性的豆瓣被推至“權威”。

正如導演郭靖宇所言,“其實豆瓣是一個挺好的事,不管作為小眾平台,去表達一種小辣椒情結或是別的情結,或者表達對作品的挑剔,都沒問題。我覺得最大的問題是行業/自媒體目前對豆瓣的依賴——任何戲的好壞都要看豆瓣。”

看兩集就蓋棺定論確實是缺乏耐心的表現,有違客觀,但豆瓣評分的逆轉情況也會出現,例如今年的古裝大劇《如懿傳》,前期因主角造型、服裝質感、劇情轉折等原因,在第一時間內遭遇吐槽,然而,劇情過半之後,觀眾還是給了《如懿傳》7.4的評分。

9分以上的國產劇基本上都是當年口碑與收視兼具的“爆款”,例如《潛伏》《士兵突擊》《我愛我家》《武林外傳》等,少量收視率不佳但在後來封神,深受知識分子喜愛,例如《走向共和》《大明王朝1566》。可以說,品質過硬的電視劇,豆瓣網友都不吝給高分。也正是這些高分電視劇,樹立了豆瓣在電視劇領域的地位。隻不過,在與電影的評分相比之下,豆瓣er對電視劇的評分就顯得沒有特別“精細”了。

“魔性”豆瓣:代表輿情還是專業評分體制?

豆瓣轉眼成立已經超過13年,與它早年間的自然用戶不同,隨著豆瓣評分概念的興起,豆瓣的影響力日漸強大,成為電影、電視劇品質的一項重要指標。它的評判體系已經從愛好小眾的文藝青年們轉至更大眾化的觀眾。

“牛夫人”早已不是當年的“小甜甜”。

有網友總結,豆瓣1-5星的評分圖形中,“倒L型傳世佳片、F型大好片,P型好片,D型普通片,L型大爛片,C型曠世奇片正在粉黑大戰中。”

倒L代表《士兵突擊》

與影迷相對的是劇迷,但是與豆瓣資深影迷這批固定數量、身份的用戶不同,本來就不是豆瓣重點人群的電視劇發燒友在近年豆瓣的發展過程中被瞬間覆蓋掉,所謂的專業度自然也就很稀薄。

目前,給豆瓣電視劇打分的基本上可分為:豆瓣老用戶 普通觀眾 電視劇發燒友 吃瓜群眾 年輕從業者 水軍、黑粉(商業操作)而這其中,本應該擔當主力的電視劇發燒友在數量上無任何優勢可言。

回頭看看文章開頭提到的《創業時代》、《娘道》、金鷹獎的超低評分,雖然不至於是黑水造勢,但與“楊穎觀眾緣”“女權主義”“李易峰、迪麗熱巴拿視帝視後”的話題有著直接關係,劇集品質真有2-3分那麽差,還是觀眾被負面情緒所淹沒後連累劇本身,很容易判斷。

這不禁讓人聯想到2014年彭浩翔執導的電影《人間·小團圓》,當時遭遇了主演杜汶澤不當言論,而使得影片被許多人故意打一星,票房也慘敗的情景。群眾情緒被煽動的力量猶如山呼海嘯,以至於很長一段時間內,無人關心電影內容究竟怎麽樣。

劉江導演提到,“豆瓣不像早年間那樣可客觀的評價,而是變成了一個鬥獸場,被某些利益集團利用了。就我個人的經歷來看,它像一面鏡子一樣去反映作品受觀眾的喜愛程度。現在則變成了必須要去維護的評價,維護不好的話還會被攻擊的更狠,這就變得很無趣了。”

如果說黑粉大戰尚且可以講得清,那麽豆瓣平台為某種群眾的情緒所代言,評分為群情激奮所左右就很難講得清了。區別則是,這股強風已由4年前的電影,過度到了電視劇。

豆瓣2018:只見新人笑,不見舊人哭?

除卻這些特殊狀況,豆瓣電視劇評分走向還在悄然改變。

例如古裝輕喜劇《花間提壺方大廚》,主創清一色都是新人,憑借甜寵、種田文等關鍵詞獨辟蹊徑,風格清新,溫暖浪漫,俘獲了一眾女性觀眾的心。

聯繫爆款《延禧攻略》可以得出結論,電視劇作為大眾娛樂品,它的功能性很重要,在同一製作水準之下,“下飯”“溫暖”“甜”“虐”“爽”在這個時代更能得到年輕觀眾的歡心,如果在造型、場景、特效方面再精美別致,符合年輕人審美的話,則更加錦上添花。拿到7以上的分數不成問題。

但此種情況仍然存在粉絲給偶像打高分的問題。仔細觀察品質尚可的言情奇幻劇《香蜜沉沉燼如霜》的評分會發現,5星與4星相差無幾,與客觀事實還是稍有背離。這種情況下,分數通常有粉絲的一份功勞,公信力則打了折扣。

近兩年,幾部網劇取得亮眼成績。2016年,一群新人主演,名不見經傳的校園題材網劇《一起同過窗》在豆瓣拿到8.9分;在優酷獨播的《白夜追凶》在豆瓣取得了9.0的高分;另一部推理懸疑劇《無證之罪》8.2分,幾部劇下來,標誌著國產網劇品質的飆升,也證明著豆瓣依然具有公信力。可見,對於新的類型,只要是誠意之作,觀眾仍會給予好評。

豆瓣er心裡的那把尺子對於8分以上電視劇還是較為公允的,不會埋沒真正的好劇。然而8分以下,則個人趣味佔主要。

遙想拍出豆瓣5.3分的《歸去來》的導演劉江,也曾有過9.2分的《黎明之前》和8.9分的《歲月》,《創業時代》的導演安建曾經執導過8.1分的《小姨多鶴》和7.9分的《雪花那個飄》,不禁讓人想起馮小剛由《私人定製》轉回《芳華》時說的那句話:一代導演只能服務一代人。

對於創作者來說,拍攝適合自己的題材,找回自己的領域,觀眾可能自然會回歸,評分也會升高。孔笙導演的《父母愛情》(9.3分)和余丁導演的《雞毛飛上天》(8.2)足以說明,年代感不是阻隔和拆分電視劇觀眾的障礙,好看仍是唯一標準。

可以說,豆瓣最初設立的功能之一就是交流文藝及彰顯品味,最開始,豆瓣是小眾的,但是如今,它或許肩負了不同於“初心”的責任。走到現在,毀譽參半,爭議無數,豆瓣與它賦予分數的影視劇們一樣面臨種種問題。

豆瓣13年,今後究竟是隻停留在提供輿論評判這一單一的功能裡,還是增加專業評分板塊,更加細化,有規劃,走向更加專業的路線呢?

除了依賴豆瓣之外,電視劇媒體也應該找回屬於自己的自信和專業,找到屬於電視劇領域真正具有公信力和專業度的平台,給予每部劇貨真價實的品質評判。

行業觀察|趨勢分析|精彩劇評

關注電視行業,分享精彩劇評

記得這是一個有溫度的公眾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