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楊劍橋】今日夏至!推薦「養心」膳食—圓肉柏子仁燉豬心。

中國臨床營養網(lcyycc)

作者介紹

楊劍橋

吉林省吉林中西醫結合醫院營養中心副主任,營養醫師、中藥藥師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營養專業委員會委員。

擅長運用食療學、營養學方法,調理各種偏頗體質狀態和亞健康狀態,例如:怕冷、倦怠、便秘、超重/肥胖、孕前調理、產後調理等。

門診地點:吉林省吉林中西醫結合醫院治未病中心營養門診726室。

今日推薦心語:

『 夏 至 』

陽極之至

陰氣始生

日北至

日長之至

影短至

故曰夏至

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個節氣

夏季的第四個節氣

今日夏至

夏至·三候

一候鹿角解|《逸周書》曰:「夏至之日,鹿角解」鹿是屬陽性的山獸,因陽氣盛極而衰,鹿角在夏至脫落,是自然界萬物更替的結果。又曰:「鹿角不解,兵革不息」。意思是鹿角不脫落,打仗就不會停止。

二候蟬始鳴|讓人感到夏天到來的,不單單是熱度和陽光。一聲悅耳的蟬鳴同樣宣告了夏天正式的到來。夏蟬又叫「知了」,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後因感陰鼓翼而鳴。

三候半夏生|半夏是一種野生藥草,因為在夏日之半生長而得此名。半夏是一種白色的喜陰藥草,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的功效。因在仲夏的沼澤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在炎熱的仲夏,一些喜陰的生物開始出現,而陽性的生物卻開始衰退。

夏至·食養

夏至時節,氣溫炎熱,易多汗失津|謹防氣津兩傷

1. 及時補充水分

夏至時節,人體陽氣運行暢達,氣血趨於體表,人體腠理開泄,津液外泄,出汗量增加。中醫認為「血汗同源」,血為心所主,故有「汗為心之液」之稱。因為夏與心氣相通,故多汗易使心氣渙散,此時保存或及時補充津液至關重要。

2. 最佳選擇——淡鹽開水

夏氣象溫高,出汗多,汗液中除水分外,還有很多無機鹽等成分,由於汗水帶走了體內的鹽分,使體內的滲透壓失去了平衡。如果單純大量補充水分,這時喝下去的水無法在細胞內停留,又會隨汗液排出,排汗又帶走鹽分,形成了白開水喝得越多,汗出得越多,鹽分丟失越多的惡性循環。還可引起低氯性鹼中毒、肌肉無力、疼痛,甚至抽搐。所以,大量飲水時,可加入適量鹽,如喝些淡鹽開水或淡鹽茶水。有學者指出,熱水中單分子較多,能迅速滲入細胞,使缺水的機體及時得到水分補充。因此,口渴喝淡鹽開水會加快的糾正缺水狀況而覺得舒服。飲水量因人而異,一般夏季飲水在1800~2300毫升為宜。

3. 適當多食酸味、鹹味食品

夏季多汗除津液流失嚴重外,同時伴隨礦物質的流失,易導致心臟搏動異常。《素問·臧氣法時論》曰:心主夏,「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心欲耎,急食鹹以耎之,用鹹補之,甘瀉之」。就是說藏氣好軟,故以鹹柔軟也。此時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鹹味以補心。

夏至時節,陽盛於外,脾胃陽氣不足|慎食寒涼

1. 涼性瓜果適可而止,不可過食,以免損傷脾胃

中醫認為,夏季陽熱在外,脾胃陽氣相對不足,在夏季適度吃些涼性蔬菜瓜果,如苦瓜、冬瓜、西瓜、芽菜、銀耳、香蕉等,有助於清熱消暑,但夏月伏陰在內,飲食不可過寒,如《頤身集》所說:「夏季心旺腎衰,雖大熱不宜吃冷淘冰雪,蜜水、涼粉、冷粥。飽腹受寒,必起霍亂。」心旺腎衰,即外熱內寒之意,因其外熱內寒,故冷食不宜多吃,少則猶可,貪多定會寒傷脾胃,令人吐瀉。

2. 忌食冰鎮食品

西瓜、綠豆湯、烏梅小豆湯,雖為解渴消暑之佳品,但不宜冰鎮食之。對於炎炎夏日,嵇康《養生論》有其獨到見解「更宜調息靜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熱亦於吾心少減,不可以熱為熱,更生熱矣。」即「心靜自然涼」。

推薦膳食:

1. 材料準備

主要食材:豬心250g,調味品適量。

食葯兩用材料:桂圓15g、柏子仁10g。

2. 製作方法

⑴ 將豬心洗凈,放在沸水鍋中焯去血水撈出、洗凈;

⑵ 將柏子仁去雜、洗凈,放入豬心內;

⑶ 燒熱鍋加入豬油,煸香蔥薑,烹入料酒,放入清水,倒入燉盅內,放入豬心、桂圓,上籠蒸至豬心熟爛,揀去蔥、薑即成。

膳食點評

「春養肝,夏調心,秋養肺,冬益腎」,《素問·六節藏象論》雲:「心者,生之本……為陽中之陽,通於夏氣。」所謂「心通於夏氣」,是說心的生理功能在夏季比較旺盛,具體表現在:心主血脈,氣血旺盛,運行暢達;汗液排泄增加;陽氣充足,浮越於外,功能活動亦加強,精力充沛。

此時以圓肉柏子仁燉豬心湯做食養,有助於保護、調養人體的君主之官——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