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那些被MSCI垂青的國家及地區,後來都怎樣了?

  本文來自雲鋒金融公眾號(id:majikwealth),經授權發布,不構成投資建議。

  導讀

  明天的頭條理應屬於MSCI。

  MSCI將於台灣時間2019年3月1日上午5-6點之間公布是否擴大A股納入的谘詢結果。這可能是A股擴大開放的一小步,也可能是中國資本市場國際化的一大步。

  此時此刻,我們先以史為鑒,通過對海外市場的已有案例分析,來看看加入MSCI,究竟對當地的股市意味著什麽, 以及MSCI指數系列到底如何覆蓋中國市場的。

  正文

  恰好,在我們身邊,就有兩個這樣的例子,一為中國台灣,二為韓國。

  他們分別於上世紀90年代加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也同樣的,都是循序漸進,納入市值比重逐漸增加。

  儘管納入期間受到了亞洲金融危機的干擾,但從長期影響來看,不失為A股的好“范例”。

  中國台灣和韓國的經驗總結

  根據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被納入MSCI可以階段性帶來被動的配置性資金需求。對於A股來說,除了QFII和RQFII之外,目前海外資金主要通過滬港通和深港通進行配置,因此納入決定短期內對於北上資金會有積極影響。

  但如果需要外資持續性配置股市,則核心決定因素還是在宏觀基本面因素。

  投資者結構變化帶來的長期影響

  而對於納入MSCI,重點應該更多的放在長期影響上。

  從中國台灣和韓國的經驗來看,伴隨納入MSCI指數進程的是股市投資者結構的改變,外資持股佔比的提高會讓其投資風格對本土市場的影響越來越大。

  具體表現,就是與全球市場的聯動性增加,換手率的降低,以及波動率的下降。就像中國證監會在今早第一時間發布的答記者問裡說的,A股納入MSCI體現了國際投資者對我國經濟發展穩中向好的前景和金融市場穩健型的信心。但納入本身,既是機遇,亦是挑戰。

  納入MSCI並不意味著牛市就必然來臨,但投資者結構的變化卻是必然。其實從今年上半年的市場來看,這種變化已經有所體現,而對應的市場風格切換,也讓投資者印象深刻。

  (編輯:朱姝琳)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