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難治複發的小兒白血病,未來也有希望被治癒

近日,浙江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公布了第二批浙江省重大疾病診治技術研究中心的名單。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的主導下,浙江省小兒白血病診治技術研究中心正式成立。該中心由浙大兒院牽頭,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蘇州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等省內外共10家三甲醫院、3家相關企業共同組建。

中心將搭建小兒白血病創新診治技術研究平台、浙江省小兒白血病臨床研究轉化平台、浙江省小兒白血病會診平台三個專業化平台,通過平台運作,在規範白血病診斷和分型、化學治療、微小殘留病監測、化療併發症管理、免疫靶向治療及新葯治療、造血乾細胞移植、停葯後長期隨訪等方面進行基礎和臨床研究。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舒強院長說:「作為一家國內一流的兒童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我們有良好的研究基礎。我們希望通過浙江省小兒白血病診治技術研究中心的平台,聯合省內外多家優質兒童醫院,與高水準的科研機構、有創新能力的葯企、人工智慧研究中心合作,開展一系列基礎及臨床研究,推進兒童白血病的診治進展。醫院將儘力提供中心工作所需的一切軟、硬體支持,以造福白血病患兒。」

近五十年來,浙江省小兒白血病生存率大幅提高

小兒白血病是兒童時期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其發病率為4-6/10萬,浙江省每年新增白血病患兒600餘例。

浙江省小兒白血病診治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徐衛群告訴錢報記者,浙大兒院治療小兒白血病可以追溯到1972年,至今已有46年的歷史。

在幾代人的努力下,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5年無事件生存率從最初的9.7% 上升到接近90%,小兒急性髓系白血病上升到60%,居國內領先水準。其中低危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更是達到91.6%,接近發達國家水準。

診治效果的提高,離不開規範、精準的診斷和分型技術以及治療全程併發症的管理。徐衛群舉例,以往醫學界認為費城染色體陽性才是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Ph~+ALL)的高危因素,但近幾年發現了一個與前者基因表達譜相似的亞群稱為PH-like ALL,預後也不好,它在傳統分型中往往被分到標危組,在「標危」B細胞急淋中比例可鋼彈20%以上。

「如果把這個亞群診斷為標危組進行化療,那治療的效果肯定不好。精準的分型是後期有效治療的基礎。」

因此,中心將完善初診白血病患者骨髓標本送檢方案,將PH-like ALL篩查納入檢測範圍,並研究以高靈敏度的方法加強對白血病微小殘留病的監測。微小殘留病作為一個獨立的預後因素,在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兒化療中是調整治療方案的重要依據,準確的微小殘留病檢測能顯著提高治療效果。兒院精準的診斷、分型技術保障了白血病的療效。

化療是目前小兒白血病主要的治療手段,但強化療後的嚴重併發症多,出血、感染等時刻威脅著患兒的生命。浙大兒院團隊正在研發一套診斷系統,以綜合指標早期診斷真菌感染,進而有效控制化療後的併發症。

團隊也將繼續對複發、難治的急性白血病進行耐葯機理方面的研究,對這些患者二代測序基因檢測的結果進行專業的分析,以定位新的治療靶點,結合免疫治療、靶向治療等新方法,給患者帶來生的希望。

「未來,通過浙江省小兒白血病診治技術研究中心平台的良好運作,各合作部門緊密協作,共同努力,將產出更多的科研成果,不斷提高浙江省小兒白血病整體診治水準,方便患兒及家庭就診,改善省內外、國內白血病兒童整體預後,使浙江省兒童白血病診治水準達到國內一流、國際先進水準。」 徐衛群說。

臍帶血移植成為小兒白血病移植新趨勢

如果化療的效果不好,那患兒就不得不進行造血乾細胞移植。浙大兒院1998年在全國率先開展小兒造血乾細胞移植,已經成功完成了100餘例,不僅服務了省內患兒,還異塵餘生到周邊地區,移植成功率達到70%左右。

浙大兒院血液科徐曉軍副主任告訴錢報記者,隨著移植技術的提高,以及醫保政策的利好,現在小兒造血乾細胞移植的需求在不斷上升,患兒平均要等待2~3個月才能輪到。

為了適應新的需求,保證移植的品質,浙大兒院湖濱院區對原有的4個移植倉進行了裝修。今年4月重新啟用後,短短半年多就完成了20多例移植。

預計2021年,浙大兒院濱江院區二期將建成並投入使用。屆時濱江院區將增設10個移植倉,這樣濱江院區一年的移植量可以達到一百多例,將大大縮短患兒的等待時間。

徐曉軍介紹,在小兒白血病的造血乾細胞移植上,臍帶血移植的比例不斷提高,約佔所有移植的一半以上。在日本,這個比例更高。

一方面,臍帶血移植配型相合的機率要比骨髓配型高得多,大部分都能在短時間配對成功,減少了尋找的時間。

另一方面,一份臍帶血中的造血乾細胞數量有限,而兒童的體重較輕,足夠滿足他們的需求。一旦臍帶血造血乾細胞移植成功,隨後出現的排異反應也較輕,患兒能得到比較高的生活品質。

CART細胞療法,難治複發小兒白血病最後的嘗試

雖然小兒白血病整體的治療效果在不斷提升,但仍有部分難治複發的患兒,無法通過化療和造血乾細胞移植來治癒。

如何提高這部分患兒的生存率,是目前小兒白血病研究的熱點。其中,CAR-T細胞療法是當之無愧的免疫治療「明星」。

2011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首次成功利用CAR-T細胞療法治癒了兩名晚期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截至2013年12月,美國已有59名複發難治白血病患者接受該治療,其中25人痊癒,長期生存率達到40%。

浙江省小兒白血病診治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湯永民教授介紹了CAR-T細胞療法的全過程:從患兒的體裡抽血提取T淋巴細胞,然後用分子生物學的方法對T淋巴細胞進行基因改造,再輸回患兒體內,讓它們攻擊癌細胞。

湯教授形容,小兒白血病患兒體內的T淋巴細胞只有「彈藥」而沒有「槍」,所以不能發揮正常的免疫功能。CAR-T細胞療法相當於在T淋巴細胞上安裝了一把能準確定位到癌細胞的槍,然後有針對性地消滅它們。

目前,國內各大醫療機構的CAR-T細胞療法仍處在臨床試驗階段。湯教授說,一般那些窮盡化療、移植治療,或者無法移植的、難治複發的小兒白血病患者,家長可能會選擇嘗試這個全新的治療方法。

但是,國內CAR-T細胞療法治療小兒白血病的效果仍不理想,約80~90%的患者都出現了複發。所以,很多醫療機構都是將它和移植相結合,先用CAR-T細胞療法殺死癌細胞,再進行造血乾細胞移植。

而且,改裝後的T細胞回到體內後,還會在數天后迅速活化、生殖,其外在表現就是發熱、流感等癥狀,被稱為「細胞因子風暴」 ,這也是臨床上需要攻克的難題。

湯教授介紹說,浙大兒院配有高標準、高配置的GMP實驗室,在CAR-T細胞治療、免疫靶向治療新葯的研究等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和高規格的質控。中心成立後,實驗室將進一步改造,自主研發CAR-T細胞,而不再依靠大公司的技術。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