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夏季祛濕,花式吊打「紅豆薏米」

祛濕大法博大精深,光祛濕湯就有72種煲法。而且會用到各種食材,湯名都會看的暈暈的,什麼赤小豆粉葛煲鯪魚,白扁豆薏米煲瘦肉……


然鵝,很多喝湯的小白隻曉得這些湯能祛濕,至於區別,真喝不出來。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幾個常吃的祛濕神器,煲湯煲粥煲水隨意,分分鐘打敗紅豆薏米。




麻到骨子裡-花椒


花椒大家肯定不會陌生,它氣味芳香,可以去除肉類的腥膻,所以很早以前就被用作食品香料。


著名的王守義十三香裡,花椒唱主角。



古時候沒有冷氣機,為了抵禦冬季嚴寒,人們也是費了許多腦筋。後來也不知是哪位能工巧匠突發奇想,發明出了中國最原始的可以呼吸的牆:「椒房」。


「椒房」乃西漢未央宮皇后所居殿名,亦稱「椒室」,以花椒碎末和泥塗牆壁,取溫暖、芳香辟邪、多子昌隆之義。花椒至此華麗轉身,從民間走進了帝王家。



花椒其實並不「嬌氣」,反倒似紅孩兒一般滿肚子「火氣」,潑辣剛烈的性子又似女漢子。

它不僅是常用的調味料,而且還是一味中藥,花椒歸肺、腎、肝三經,它有溫中止痛,去濕散寒,袪寒,補腎陽,明目消食等作用。



煲湯的時候放些花椒,好喝又祛濕。



不老米-芡實


芡實,生於水,味甘略帶澀,別名雞頭米,以其形狀酷似雞頭而得名。


中醫典籍中記載,芡實是「嬰兒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延年」的佳品,具有「補而不峻」「防燥不膩」的特點。


不僅價格親民,而且和人蔘一樣,有健脾養胃、益腎固精的作用。因此,芡實也被譽為「水中人蔘」。



中醫養生學認為,芡實抗衰延年,最益脾胃,宋代大文豪蘇東坡到老年仍然身健體壯,面色紅潤,才思敏捷。


念姐經常拿它來煮粥,據說可以祛除水濕,還有強志、利耳目的功效。



芡實50克,粳米50克,洗凈,一同放入砂鍋,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成粥即可。



脾之谷-白扁豆


腎之谷是黑豆,白扁豆就是脾之谷也。


調脾暖胃,通利三焦,降濁升清,能消脾胃之暑,止渴止瀉,專治中宮之病土強濕去,正氣自旺。



白扁豆生用有小毒,祛濕一定要用炒過的。炒後專除脾的濕,還不傷脾胃的陽氣。


煲湯一般用的也是炒過的扁豆,常用的煲湯搭配:


白扁豆+淮山+瘦肉;

白扁豆+薏米+豬骨。

脾胃虛弱導致的大便溏瀉,白帶過多,暑濕吐瀉等癥狀,都適合喝。煲湯之後的炒扁豆一般不吃,因為口感真的是硬啊!



白扁豆還有一個消痰濁小茶方:扁豆山藥茶。


山藥30克,炒過的白扁豆30克,陳皮3克。三者水煎取汁,可加糖調味。


這個茶方健脾益氣,化濕止帶。平時可以當茶喝。


因為脾虛,長黃褐斑、黑眼圈、「游泳圈」,還容易各種下垂的朋友,可以常喝這個茶消痰濁。



消腫通乳-豌豆


豌豆屬土、入脾胃,利濕除熱,而且性平味甘,也不傷陽氣。豆煮爛喝湯,對產後媽媽還有通乳汁的作用。


這一點在《隨息居飲食譜》中就有記載:

豌豆「煮食,和中生津,止渴下氣,通乳消脹」



應季鮮豌豆入市,白水帶莢煮,吃的時候拿門牙把豌豆粒擠出來,牙齒上還會夾雜著啃掉一些嫩莢,一起吞進肚子裡,甘甜的鮮味。這樣吃利水消腫的效果最好。


民間有一個豌豆粥的做法,對於因脾胃失和導致的腹脹,濕重浮腫等有緩解的作用。



方法很簡單,用豌豆加水煮爛,爛糊到快成泥的狀態,加入紅糖調味服用。


可以在裡面再加點兒老陳皮,味道也不錯,健脾化濕的作用會更強一些。


關於祛濕,還懵懵噠?

以後千萬不要說只知道薏米紅豆了

這麼多祛濕葯膳,可以換著吃哦~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