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蛀牙 真的是蟲蛀的嗎?

拿出小鏡子,張開嘴巴,牙齒上黑色的東西好刺眼,漱口漱不掉,刷牙也刷不小,小夥伴驚呼,你的牙齒被蟲蛀了!

播放GIF

真的是這樣子的嗎?

其實,我們口中的蛀牙就是齲齒,齲齒不是蟲蛀的,是牙齒上面的細菌搗的鬼!

在說齲齒之前,我們來看看正常的牙齒什麼樣。

牙齒的結構

牙齒的結構主要分三層:牙釉質、牙本質和牙髓。

堅硬的牙釉質住在最外層部,如同牙齒的盔甲,刷牙就像是在給「盔甲」做清洗和保養。每天刷牙,可以有效保護牙釉質。

牙釉質內部是脆弱的牙髓和牙本質。牙髓的主要組成成分是神經、血管等,牙本質則由許多排列規則的細管——牙本質小管——組成的,管內有神經纖維。

齲齒模型

既然牙齒有「盔甲」保護,細菌又是如何「攻城略地」、造成齲齒的呢?

我們知道,細菌無處不在,口腔作為人體呼吸、攝取食物和交流的工具,無時無刻不在跟空氣、食物中的細菌打交道。這些細菌很喜歡牙齒上的食物殘渣和口腔裡面的唾液,如果我們不注意口腔衛生,比如刷牙不徹底或者飯後沒有漱口、刷牙的習慣,齒縫裡的食物殘渣就會成為細菌繁殖的沃土。

這些細菌絕非善類,就像口腔會分泌唾液一樣,細菌也會分泌一些酸性的物質[1]和酶[2],它們是牙釉質的「天敵」,能將堅硬的牙釉質一點點腐蝕掉[2]。盔甲破潰後,這些細菌就會很開心地跑到牙釉質的內部——牙本質裡去「玩耍」。細菌分泌的酸性物質和酶也會破壞牙本質,並刺激裡面的神經末梢,甚至導致炎症,神經就會把這些消息以痛覺的形式傳給大腦:「好痛啊!」。

這時,如果我們再吃冷熱酸甜等刺激性食物,對脆弱的牙神經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缺少牙釉質保護的神經末梢,接觸到這些刺激性食物,也會本能地向大腦反饋:「痛痛痛!」

所以,齲齒不是牙蟲搗的鬼,罪魁禍首是細菌!


牙齒表面的細菌

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抽樣調查[4]結果表明, 我國35~44歲年齡段人群的患齲率為88.1%。由此可見,齲齒不是小孩子的「特權」,中年人發生齲齒的概率也高居不下。我們知道恆牙是無法再生的,因此對於齲齒和眾多口腔問題,預防是關鍵[2-4]:

(1)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少吃甜食,多吃富含纖維的食物。

(2)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飯後和吃零食後都要漱口,早晚各刷牙一次,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

(3)氟化物可以鞏固牙齒,用含氟牙膏有助於預防齲齒。對兒童來說,在臼齒完全長成後,可以做窩溝封閉。

(4)每年最好定期進行口腔檢查,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