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骨關節炎別小瞧,痛起來是真要命!

俗話說,人老先老腿,我們經常聽到或看到身邊一些老年人抱怨膝關節酸痛、不能走遠路、上下樓困難、步履艱難甚至不能自主行走,這些情況,往往預示著可能患上了骨關節炎。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60歲以上50%的人有骨關節炎,75歲以上80%的人有骨關節炎。我國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人群患病率為9.6%。

理論上,只要個體存活的時間足夠長,幾乎所有的人都會發生骨關節炎。

骨關節炎這種常見疾病,對人類健康的影響程度及所造成的醫療費用不斷增加。這裡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

一、骨關節炎是什麼?

骨關節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種以關節軟骨退行性變化和繼發性骨質增生為特徵的慢性疾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和多發病之一。女性多於男性,女性和男性的比例大約是2:1。多發於負重大、活動多的關節,如膝關節、髖關節、脊柱及遠側指間關節等。

為什麼女性多於男性?與以下3個因素有關:

1、雌激素水準下降

骨關節炎的女性患者年齡一般都是40歲以上,而這類人群最大的特徵就是雌激素水準直線下降。當女性絕經後,雌激素進入長期缺乏狀態,容易引起骨骼的改變,骨骼肌力也會下降,不利於關節的穩定性,關節長期磨損後,導致骨關節炎發生。

2、運動習慣和肌肉力量的差異

跟男性相比,女性肌肉力量相對較弱;很多女性都缺少運動的習慣,其骨骼肌力量就會變得越來越差,關節穩定性也會逐漸降低,加劇軟骨磨損的風險。

3、穿高跟鞋和超短裙

女性穿高跟鞋時容易導致下肢的力線和膝關節負重發生改變,如果雙腳長期處於非自然受力和負重不平衡的狀態,就容易加劇關節軟骨的磨損,進而引發骨關節炎;

而愛穿超短裙、短褲的女性,忽視了關節受冷的問題。寒氣侵入關節可能一開始感覺不明顯,但是當關節長期受到冷氣的侵襲容易引起腿部血管痙攣,導致關節供血減少,關節抵抗力也會因此而下降。

二、為什麼會發生骨關節炎?

1、年齡因素

骨關節炎有明顯的老齡發病趨勢,其發病率隨著年齡增高而升高。

2、職業因素

對於需要長期、反覆使用某些關節的從業者來說,關節的正常結構很容易被破壞,也比較容易患上骨關節炎。

3、人種和遺傳因素

不同人種骨關節炎發生率不同。在美國,白種人和黑人的該病發生率高於西班牙裔和其他人種。並且,骨關節炎累及的關節也有人種差異性。亞洲人多發膝關節炎,與脊椎關節炎的風險性相同,比白人髖關節骨關節炎風險性略低。

大多數關節疾病具有遺傳傾向,其中以原發性、全身性關節炎比較常見。

4、性別因素

研究表明,在大於60周歲老年人群中,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上骨關節炎,這可能與免疫功能、基因特點、激素水準、遺傳傾向、妊娠分娩等因素有關。

5、肥胖因素

一般超過標準體重20%的為肥胖,肥胖者(特別是女性)好發骨關節炎,且病變進展較快,這與肥胖者的關節長期負重、脂質代謝異常等因素有關。

然而,肥胖不僅僅增加膝關節和髖關節的骨關節炎發病率,也會增加指關節骨關節炎的發病率。

此外,創傷、自身免疫性因素、藥物因素、細菌病毒感染、吸煙與飲酒等都有可能引發骨關節炎。

三、如何預防骨關節炎?

1、避免肥胖

過重的體重對負重關節是額外的壓力與負擔。當走路或跑步時,整個膝蓋要承受相當於3-6倍體重的力量,關節的破壞和疼痛就會加劇。

2、避免過度使用關節

避免長時間的坐立行走或者蹲跪。不要扭著身體走路和乾活。盡量減少或避免登山、爬樓梯。少提重物。

3、減少穿高跟鞋的時間和鞋跟的高度

針對愛穿高跟鞋的女性,建議鞋跟不要太高,盡量控制在5cm以內;每天穿高跟鞋的時間不宜過長。可以選擇平底、合腳、輕便的鞋子,鞋底應當有一定的厚度和彈性,減少步行時對關節的衝擊力。

4、保暖

秋冬季節最好加穿保暖褲,必要時戴上護膝,防止膝關節受涼。平時穿超短裙、超短褲的時候也盡量配上絲襪保暖。

5、食補

多進食高鈣食品,如蝦皮、牛奶、芝麻等,女性平時可以多吃豆類及豆製品、捲心菜、南瓜和堅果的食物來補充雌性激素。

6、適量運動

所有的運動都建議儘可能在膝關節適度負重的情況下進行,這不僅能增強關節周圍肌肉的力量,提高關節的穩定性,而且能增強關節活動,促進關節液分泌。

骨關節炎的認識誤區:

1、補鈣可以防治骨關節炎嗎?

實際上,補鈣預防效果較好的是骨質疏鬆,而非骨關節炎。骨關節炎受損的是軟骨,光靠補鈣很難有效果。所以補鈣防治骨關節炎這個說法不靠譜。

2、骨關節炎不能運動嗎?

骨關節炎患者並不是完全禁止運動,是禁止過量運動,不利於關節的運動,推薦關節周圍功能鍛煉和關節無負重的運動,完全不運動反而會加速關節退變。

3、可以長期服用消鎮痛葯嗎?

消炎鎮痛葯只能對疾病進行短期控制,不能長期大劑量服用,且會增加上消化道、心腦腎疾病的風險。

溫馨提醒:關節一旦故障,勢必會影響我們的生活質量,請早期預防、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及時調整生活方式,暢享幸福生活!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