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總覺得疲勞乏力,口中黏膩?體內「濕氣太重」了,提醒你要祛濕了


很多人就會發現自己整天睏乏無力,無精打采,早上起床困難,口中黏膩,還頻繁鬧肚子,好像得了什麼大病一樣,但去醫院檢查又不見有什麼病,其實是你體內濕氣太重了,看看你是不是中招了!

三招自查體內濕氣:

看感覺,看大便,看舌頭。重濁、粘滯、趨下

1.身體沉重疲乏

濕的特性因為有「重」和「下」,所以常常會出現早上起床後,頭上象裹著一層濕布,暈暈沉沉,或身體沉重疲乏,四肢無力。如果水濕停留在關節,有的人還會出現關節酸痛等癥狀。臉上出油、頭髮油、眼屎多、濕疹、瘡瘍,其實都是身體有濕的表現。

2.大便沖不凈

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醫院主任醫師黃濤介紹,如果大便粘滯在馬桶上總沖不乾凈,這就是體內有濕的一種表現。

3.舌頭邊緣有齒痕

照鏡子時發現自己舌苔厚膩、舌體胖大、或舌邊緣有明顯齒痕,這也是濕氣的顯現。

出現以上癥狀的就是提醒你,濕氣太重了,趕緊祛濕了!

很多人以為祛濕用點紅豆薏米粉就好,可是很多人堅持喝了大半年,效果並不顯著,祛濕就得健脾同時進行,因為脾有運化水濕作用,濕氣重脾也出現了問題。想要根除濕氣也有健脾。

推薦健脾祛濕方:茯苓玫瑰花茶

用茯苓,白芷,玉竹,羅漢果,玫瑰花茶等葯食同源的食材一起沖泡或熬煮成茯苓玫瑰花茶,每天3次,一次200毫升。不想自己動手的也可以直接用配製好的袋泡茶,這個思美人茯苓玫瑰花茶沖泡,材料磨碎後更利於身體吸收。具有利水,去濕,消腫,健脾,排毒,養顏之效。濕氣重者最佳理想調理方,每天3包,輕鬆排出濕氣,身體更加輕盈健康。

茶中的茯苓味甘淡,性平,人心、脾、肝、腎經,具有健脾和胃、補腦健身、利水滲濕、寧心安神等功效,被譽為中藥「八珍」之一。茯苓特點是補而不峻,利而不猛。藥性平和,既能扶正,又能祛邪,是脾虛濕盛者必不可缺的健脾祛濕中藥。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