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攝護腺腫大如何自愈

攝護腺增生和攝護腺腫大是兩種比較常見的攝護腺疾病,雖然臨床癥狀很相似,但事實上這是兩種不同的疾病,攝護腺腫大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攝護腺疾病,它與攝護腺增生不同,往往是因為膀胱頸的肌肉緊張而無法順暢排尿,一旦逐漸增大的攝護腺壓迫到尿道,變會造成尿液無法順暢從膀胱排出體外。攝護腺腫大主要還是表現在排尿障礙,如果情況嚴重就一定要治療,以免延誤最佳治療時間。

關於BPH自然病程的研究報導並不多。病程進展和出現併發症的危險性尚不確定。毫無疑問,對於出現癥狀的BPH患者,病情發展有時不可避免,但一部分患者的癥狀有可能自動緩解或消失。

對BPH自然病程的回顧性研究容易出現偏差,這與病例選擇和隨訪類型及程度有關,而前瞻性研究的報導很少。選擇等待觀察並不意味著放任病情發展,消極等待。每年應進行1次全面評估,包括IPSS、DRE、尿常規、腎功能測定、尿動力學檢查、超音波及必要的影像學檢查。有疑問時測定血清PSA水準,警惕攝護腺癌(Pca)的發生。對一系列患者觀察2~2.5年不治療,有33%~60%癥狀改善,許多患者病情穩定,30%~45%患者需手術治療。另一組112例BPH患者約38%需要攝護腺切除,而945例無LUTS者,只有8%需手術。最能預測手術結果的是攝護腺體積和Qmax的變化。年齡的手術風險50歲約10%,70歲約50%。

如上所述,觀察等待適用於輕度癥狀患者(評分0~7)。中重度癥狀患者如果堅持的話也可一試,但最佳隨訪周期和治療乾預時機尚無定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