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自測血糖總不準,這些細節到位了嗎?

林先生自從確診糖尿病以來,便開始在家自測血糖,最近他總感到頭暈,可血糖監測結果顯示正常。這兩天林先生實在扛不住了,到醫院一檢查,結果顯示血糖過高!

不少糖友和林先生有相似的遭遇,自測血糖和醫院檢查的結果存在較大的差異。難道是自家的血糖儀質量有問題?其實,大多數情況可能冤枉了血糖儀,更多的原因是以下這些細節沒做好,才導致被錯誤的數值「忽悠」!

采血操作不規範

不少糖友自測血糖時會遇到這樣的問題:采血時出血量很少,便用力擠壓手指。這種做法容易導致組織液混入,從而稀釋血液,影響檢測結果。

正確做法:在采血前,將采血一側的手臂自然下垂,另一手從手腕處向下輕推,重複15秒;或者甩手、搓手30秒左右,這樣有助於使末梢血管充盈,便於采血。末梢循環較差的老年糖友采血前可用40℃左右的溫水泡手5分鐘,加快血液循環。另外,采血宜選擇指尖兩側皮膚較薄處,進針要深淺適宜,讓血滴自然流出,切忌用力擠壓手指。

準備工作不充分

部分糖友在采血前沒有清潔和消毒手部的習慣,殊不知,手上殘留的物質很可能造成檢測結果的偏差。如剛吃完水果沒有洗手、手上塗抹的護手霜、手部接觸過灰塵,這些都容易讓血糖儀「撒謊」。

正確做法:使用血糖儀前,用肥皂和清水洗凈雙手,或用酒精消毒采血部位。注意,要等手涼乾了或酒精徹底揮發後再進行采血,否則會稀釋血液,影響檢測結果,而且殘留的酒精還會增加痛感。

采血時間不得當

監測血糖的時間一般在清晨空腹、中晚餐前、及(或)三餐後,但具體還有很多講究。比如測空腹血糖,有的糖友會在早上鍛煉或做家務後,甚至更晚才測血糖。此時雖然處於空腹狀態,但血糖已經受到外界因素干擾,不能準確反映血糖水準。


正確做法:
1.空腹血糖應是禁食(飲水除外)8~10小時,於次日早晨8點前所測的血糖值。空腹狀態不宜過久,否則可能出現低血糖,或反跳性高血糖。還有,空腹前也不宜劇烈運動,以免影響監測結果。

2.餐後2小時血糖是從吃第一口飯開始算時間,如果怕忘記,可以在手機設置鬧鐘提醒,同時,糖友應照常進餐和用藥,切忌為求得理想數值而有意節食。

忽略血糖儀養護

環境中灰塵、纖維等雜物的汙染、檢測過程中血液沾到測試區、血糖儀長時間不進行校準以及血糖試紙養護不當,如試紙過期、受潮、保存溫度、濕度不適宜等,這些都會影響血糖結果。


正確做法:血糖儀要定期檢查、清潔、校準。建議每隔半個月到一個月,用棉花棒或軟布蘸清水擦拭,不宜使用酒精或有機溶液,以免損壞儀器。一般來說,血糖儀使用半年左右,應進行校準。如今市面上的血糖儀大多有自動調碼功能,不需要手動調碼,檢測數據也更精準,建議糖友可選購此類血糖儀。

常被外界因素干擾

糖友在精神緊張、情緒波動等應激狀態下,測得的血糖值也會有所誤差。另外,外界因素如氣象變化、季節更替、長途出差或旅遊、情緒變化、失眠、懷孕等,都會對血糖產生影響。

正確做法:糖友應保持穩定的情緒及平和的心態;注意日常的保養,尤其是換季、氣溫變化大的時期;每天需保證6~8小時的睡眠;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飲食習慣;旅行或出差時隨身攜帶血糖儀,加強監測,以便及時發現血糖異常。

最後需要提醒糖友,自我血糖監測固然重要,但容易受到眾多外在因素影響,也不夠全面。因此,糖友需定期到醫院測靜脈血糖,同時,每3~6個月進行一次糖化血紅蛋白檢查,以便於了解血糖總體控制情況、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