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房市轉捩點真的來了:多地"樓鬧"抗議開發商降價

  (原標題:房市轉捩點真的來了:多地“樓鬧”抗議開發商降價)

  樓市降價“維權”事件正在一些城市上演。今年6月,因售價下調,位於北京市通州區的“十裡春風”項目售樓處被業主“包圍”,並被要求退房。從此開啟了本輪降價“維權”的先河。此後,合肥、長沙、杭州、天津、鄭州等一批二線城市也陸續出現類似現象。

  萬科給“房鬧”每戶退款100萬?該傳言在地產界炸了鍋。10月10日萬科被迫回應,廈門白鷺郡發布聲明稱,近日網上傳“白鷺郡項目因降價對前期業主退款”,實為對一些要求不包含溫泉入戶的買家的變更補償。鑒於過往售樓處被砸的“慘痛”經歷,開發商通常不選擇“直接降價”的做法。通常的做法是“降配”,指在不調整價格的基礎上,對裝修、綠化、溫泉等配套設施的標準進行下調。有些項目還會變相降價,比如贈送家電等等。

  以上亂象表明,這次房價真的是跌了。統計局發布了9月70個城市的房價數據,樓市的傳統旺季“金九”失色,一線城市房價環比下跌,二三線城市漲幅也出現回落。除中西部房價上漲外,全國市場一片跌聲。當然,跌幅並不大,新房方面,上海和深圳分別下降0.1%和0.2%,北京持平,廣州上漲0.4%;二手房方面,北京和上海均下降0.2%,深圳持平,廣州上漲0.2%。另外,二三線城市的漲幅也有所回落。

  自2016年3月南京、蘇州等地頒布調控措施至今,本輪房地產調控已持續了30個月以上,時長超過以往任何一輪調控。且進入2018年後,調控頻率有增無減。據統計,截至10月初,年內累計房地產調控次數更是接近400次,比去年同期增加八成,創歷史同期新高。

  大家逐漸形成了共識,調控政策已致樓市“質變”,房市轉捩點真的來了。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與以往相比,本輪調控還有兩個顯著特徵:一是調控深度不斷下沉,在很多城市,差別化調控政策已經下沉到區、縣一級。二是執行層面不斷強化,政策效果得以延續。今年6月,七部委宣布於2018年7月初至12月底,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30個城市先行開展治理房地產市場亂象專項行動,重點打擊投機炒房、房地產“黑中介”、違法違規房地產開發企業和虛假房地產廣告等四個方面。隨後,對市場亂象的整治範圍迅速擴大,全國大部分市場異動的城市都加入其中。

  10月19日廣州市增城區、南沙區、花都區“放開限價”的消息在社交媒體廣為傳播。這場廣州限價松動風波只是央地博弈下的一次小小試探,那麽,這是否意味著本輪房價調控政策像歷次一樣行將走向尾聲?

  不會的。“房住不炒”已上升為政治任務。讓高房價逐漸“慢撒氣”、實施租售並舉已成為政策共識,更嚴厲更長效的政策還在路上,比如大家熱議的房產稅、空置稅、投機稅,此外,取消預售證制度這類狠招也在一些城市陸續推出。

  在此高壓態勢下,“活下去”成為業界共同呼聲。另一方面,人們的居住觀念也將會改變——你不一定要擁有,但是可以租住,這也許將漸漸成為主流的居住理念。

  回顧一下,2008年、2011年、2014年分別出現三次降價維權浪潮,隨後都是房價報復性上漲。這次會重演這類逆轉嗎?恐怕也不會的。一些城市陸續出現土地拍賣大面積流拍現象。“麵粉”都沒人要了,但“麵包”總會有的。只是這次,“麵包”將以租售並舉、共有產權、長租房的形式出現。這次恐怕才是真轉捩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