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三伏天,古代美人喝什麼

現代社會的快節奏讓人想像力匱乏

我們很難想像古人在沒有現代設施的炎夏,如何度日;

更不懂古人在車馬郵件一切都慢的時代,如何培育審美,如何傾訴衷情,如何延展生命的深度。

孟暉的《唇間的美色》能夠幫助我們還原審美趣味頗高的古代文化生活,從衣食住行到藝術審美,細梳文獻,旁徵博引,還原歷史真實,將古代王公貴族、平民百姓各色男男女女的日常生活方式一一展現。

《唇間的美色》

叢書名:孟暉作品系列

孟暉 著

南京大學出版社2018年6月版

點擊「閱讀原文」 一鍵購買

小編節選了《唇間的美色》中「香花飲」一節,看看古代美人在三伏天,飲瓊漿玉露,避暑消夏。

香花飲

和姐去了一處據說是京城最新起的時髦場所,因為白天裡一直在喝咖啡,又不善飲酒,所以只好點了一罐「軟飲」。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只可惜喝到嘴裡的飲料全無營養,更乏意趣。

其實,要想得到一杯益人身心且風致嫣然的消夏飲料,傳統生活留給了我們太多的太有道理的細膩經驗啊。就說近年風行的花草茶,無論在咖啡店裡,還是女孩家自己動手,也不過是把花啊葉啊放在壺裡,澆上熱水。我的二表妹茵就講,她們辦公室的女孩們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放四朵玫瑰花在杯裡沏上。然而,這樣粗率的辦法早就被宋人否定了。宋代的中國人已然注意到,用熱水直接澆到香花上,會破壞花的香氣,效果並不太好。那麼該怎麼辦呢?古人的方法是,在前一天的晚上,把水煮熟晾涼,然後選取玫瑰、茉莉、柚花等任何一種香花泡到這涼熟水裡,靜置一夜,讓花朵中的香精慢慢進入水中。第二天,把浸透了花香的冷熟水與現煮沸的熱水兌和在一起,才是宋人標準的消夏飲料「香花熟水」!

今天,再時髦的飲料店也不能於盛夏的暑日裡端出一杯梅花茶,讓顧客鼻底忽來一縷寒梅的幽香吧?然而,古人的生活中,這類「反季節」的「代茶飲」原本花色多多,各有特色, 「暗香湯」,也就是梅花茶,正是其中很經典的一種。方法並不麻煩,在冬季,把半開的梅花蕾摘下,拌以炒鹽,密封在瓷瓶裡,到了夏天,在茶碗中放一點蜜,再放進去三四朵梅花蕾,用滾水一衝,花蕾立刻綻開,如怒放在枝頭的花葩一樣新鮮。據說,以之來代茶,令人心神清爽。此外,柏葉湯在養生功能上還要勝過暗香湯。柏葉的保鮮辦法既簡單又獨特,是採下嫩柏葉,用細線系住,弔掛在大缸裡,缸口用紙糊封住。如此過得一個月,柏葉被慢慢晾乾,但是仍然能夠保持青翠,鮮色不敗。將之磨成末,密封在錫瓶裡,需要的時候就取出一撮柏葉末,用熱水加以沖泡,所成的熱湯呈翠綠色,葉香鮮明。古人特彆強調,柏葉湯尤其適合在晚上作為代茶飲料,因為它同樣有提神的作用,但沒有茶那種讓人高度興奮的力道,也不像茶那樣多飲則傷胃。

這等天然、環保、綠色、健康的傳統飲料,就該由茶樓、咖啡店等休閑場所來替大家加以恢復啊!另外,在我看來,上等時髦場所最該重新振興的傳統飲料,乃是花露。花露其實就是用鮮花蒸餾成的天然香水,在明清時代,既用於美容化妝,也被當作最具有滋補、保健性能的飲料, 《紅樓夢》提到的「玫瑰香露」便是其中的一種,小說中寫得非常清楚,用涼水加以稀釋,作為消暑去熱的清涼冷飲。傳統花露足以啟迪今人的一個寶貴優勢,就是開發出多種成本低廉的原料,「諸花及諸葉香者,俱可蒸露」(《養小錄》),如稻葉、桂葉、橘葉、荷葉這樣隨處可見、一摘滿把的植物葉子,都被利用為蒸餾香露的上佳原料。傳統花露的種類真是繁多啊,並且各有其不同的養生性能,比如玫瑰花露治肝、胃氣,金銀花露專消諸毒,梔子花露清心降火,芙蓉花露悅顏利發……

完全用綠色植物的花、葉、果皮蒸餾而成的香精,不難想像,那氣息是多麼的芳鬱氤氳。《紅樓夢》中就提到,用玫瑰花露作冷飲時, 「一碗水裡隻用挑上一茶匙,就香的了不得呢」。另外,花露不僅可以做冷飲,還可以與熱水兌在一起,成為「代茶」熱飲,更可以作為一種調味汁,加入各種飲料、食品之中。奶製品因為營養豐富而在當今被大力提倡,然而,卻無人注意到,在明代,張岱曾經將鶴觴花露加入牛奶之中,然後上火蒸製中國傳統的「乳酪」。

製作花露的成本相對高一些,需要大量的鮮花才能得到少量的露液,另外還要依靠特殊的工具——蒸餾器。在清代,花露形成了商品化生產,人們可以在市店中買到它,同時,富貴人家為了保證品質,講究在家中自己製作。對現代人來說,在自家廚房中用鮮花蒸餾香水,實在是承擔不起的麻煩事。看起來,讓消費者重溫這一昔日的奢侈,讓傳統迴轉為時髦,就歷史性地成為了時尚休閑場所的任務。即便是一處超酷的太空,若是不能給味覺、嗅覺提供細膩幽雅的感官享受,那麼也提不到「品質」二字。

編輯:金少帥 戚宛珺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