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身是葯說冬葵

一身是葯說冬葵

湖北 遠安縣/胡獻國

冬葵,為錦葵科植物,其葉、實、根功用相同,為葯食兩用植物。

冬葵子,為錦葵科植物冬葵的乾燥成熟種子。中醫認為,本品性味甘、澀、涼,入大腸、小腸、膀胱經,有利尿通淋、下乳潤腸之功,適用於熱淋、血淋、妊娠子淋、產後乳汁不通、乳房脹痛、腸燥便秘等。《名醫別錄》言其「療婦人乳難內閉」。《得配本草》言其「滑腸達竅,下乳滑胎,消腫,通關格,利二便」。

冬葵葉,為錦葵科植物冬葵的嫩葉。中醫認為,本品性味甘、涼,入肺、肝、膽經,有清熱利濕、滑腸通乳之功,適用於肺熱咳嗽、咽喉腫痛、熱毒下痢、濕熱黃疸、二便不通、乳汁不下、瘡癤癰腫、丹毒等。《食物本草》言其「除客熱,治惡瘡,散膿血,女人帶下,小兒熱毒下痢,丹毒,並宜食之」。《醫林纂要》言其「益心,瀉腎,滑腸,去結行水,通乳」。《貴州民間方葯集》言其「全草:治小便不通,全身腫脹,又用以利便緩下,催生,催乳」。《重慶草藥》言其「治肺火咳嗽,肺癆,虛咳盜汗」。

冬葵根,為錦葵科植物冬葵的根莖。中醫認為,本品性味甘、寒,入脾、膀胱經,有清熱利水、解毒消腫之功,適用於水腫、熱淋、帶下、乳癰、疳瘡、蛇蟲咬傷等。《本草正義》言「葵性甘寒而滑,莖苗根實,情性俱同,功用相等,泄熱通淋,滑利二便,皆濕熱蘊結者為宜」。《滇南本草》言其「破結氣,下中氣,止氣疼,散痰,消癭瘤」。《本草綱目》言其「利竅滑胎,止消渴,散惡毒氣」。《分類草藥性》言其「治婦人白帶,虛咳,盜汗」。現介紹四則粥療方,供選用。

冬葵葉粥:鮮葵葉100克,大米50克。將葵葉洗凈,切細備用。大米淘凈,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煮粥,待熟時放入葵葉,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劑,連續3~5天。可清熱潤腸,涼血解毒。適用於胃腸積熱所致的大便秘結、小便淋漓、痢疾便血、疔瘡疽腫等。

冬葵根粥:冬葵根10克,大米50克,白糖適量。將冬葵根擇凈,放入藥罐中,浸泡5~10分鐘後,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時調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劑,連續3~5天。可清熱解毒。適用於泌尿系感染、乳癰、盆腔炎等。

冬葵子粥:冬葵子10克,大米50克,白糖適量。將冬葵子擇洗乾淨,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鐘後,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時調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2劑,連續3~5天。可清熱通腑。適用於熱結便秘、腎盂腎炎、乳癰等。

二子粥:冬葵子、王不留行子各10克,大米100克,白糖適量。將二子擇凈,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鐘後,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粥熟時下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劑,連續3~5天。可通經下乳,活血化瘀。適用於乳汁不通、血滯經閉、乳房脹痛、乳癰等。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主管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 主辦

零售價:RMB12元

郵發代號:82-654

文章版權歸《家庭中醫藥》雜誌所有,轉載、摘錄請註明出處。部分圖片源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所載方葯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本文編輯:秀瀧

播放GIF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