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關於貧血這件事,有幾個誤區值得澄清

說到貧血,大家都非常熟悉。有貧血困擾的人,一般表現為面白無華、唇色淡白、頭暈眼花、心悸、失眠、手足發麻等,雖然不是什麼大病,但貧血的滋味也確實不好受,讓患者很「頭疼」。

改善貧血最普遍的方式是「食療」,但吃什麼、怎麼吃同樣是門學問。下面為大家總結了關於貧血最常見的幾個誤區,快來了解一下吧。

所有貧血其實都是缺乏營養?

不對,以偏概全

首先糾正一下概念,和糖尿病、高血壓不同,貧血是癥狀,不是一種病,它可發生於許多種疾病。

貧血是指人體外周血紅細胞容量減少,低於正常範圍下限,不能運輸足夠的氧到組織而產生的綜合征。

根據病因貧血可以分三類。第一類是紅細胞生成不足,主要是由於生血原料缺乏、繼發性貧血或者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引起的貧血,這類中部分貧血是與我們營養息息相關的貧血,比如缺鐵性貧血,葉酸或者維生素B12缺乏導致的巨幼紅細胞貧血等,對它們的治療中,除了藥物治療,科學的營養治療也起著重要作用。

對於第二類紅細胞破壞過多(如溶血性貧血等)及第三類失血性貧血來說。最重要的是去除病因、手術或者進行造血乾細胞移植,營養治療起著降低營養風險的作用而非直擊病因的作用。

缺鐵性貧血和營養相關?

正確

鐵是一種微量元素(每日所需<100mg),是血紅蛋白的必需成分,鐵無法在體內產生,也不會被主動排出,大部分的鐵都可以循環利用,但當失血較多或鐵利用受阻時就會產生缺鐵性貧血。

慢性失血、素食主義者、消化系統疾病(十二指腸潰瘍等)、育齡期女性、孕婦、哺乳期婦女、嬰幼兒(牛奶餵養)等屬於易缺鐵人群。

如無明確原因出現缺鐵性貧血,一定要先排除慢性失血疾病再補鐵。另外還有一些人群不能補鐵還要避開鐵,主要包括血色病、肝硬化的患者。

多吃紅棗就不會貧血?

紅棗紅彤彤的外形,難免想到吃它可以補血。中醫上講紅棗味甘性溫,有養血安神的功能。營養角度上來說,紅棗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糖分含量達80%,且含有較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等,生棗乾的GI指數為56,適宜大多數人群食用。但因乾棗皮質硬且含大量膳食纖維,所以消化系統脆弱的人群不宜食用。

值得注意的是,紅棗中的鐵屬於植物來源,吸收量非常少,每100g鮮棗中隻含1mg鐵,乾棗也只有2mg,甚至低於葡萄乾(3.6mg),真正能吸收的部分更少,所以紅棗並不是含鐵豐富的食物,為了補鐵多吃紅棗,沒有補成鐵,反而可能會導致體重增加。

多吃紅糖能補血?

我國自古就有產婦及月經期喝紅糖水「補血」的習俗,是因為從中醫角度,紅糖性溫,可活絡氣血,促進血液循環,從而達到「補血」功效。

從營養角度上來講,紅糖是甘蔗經榨汁濃縮形成的帶蜜糖,主要功能是作為碳水化合物提供熱量,它保留了較多甘蔗的營養成分,能快速補充體力,被稱為「東方的巧克力」。

除此之外,相對於白糖,紅糖還含有人體生長髮育不可缺少的多種氨基酸、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對維持和促進健康有正面作用,但並不能起到補血的作用。

多吃阿膠能補血?

誇大

阿膠是驢的皮,經漂泡去毛後熬製而成的膠塊,與人蔘、鹿茸並稱為「滋補三寶」。中醫上講性甘平,具有補血止血、滋陰潤肺之功。

從營養角度上看,阿膠多由骨膠原組成,水解可得明膠、蛋白質和多種氨基酸,它特有的驢膠原蛋白α1和α2包含人體七種必需氨基酸和多種礦物質及維生素。有研究證明,阿膠在對缺鐵性貧血的輔助治療中有促進作用,可能與其鐵含量及特有的膠原蛋白有關。

用鐵鍋炒菜能補鐵,對嗎?

用鐵鍋炒菜時,受高溫、水等影響,鐵鍋中的鐵的確會有一部分溶到菜肴裡,但鐵鍋溶出的鐵是非血色素性鐵,吸收率極低,對補鐵幫助甚微。

含鐵豐富的食物有什麼?

補鐵該怎麼吃?

動物類含鐵豐富的食物有貝類(蠔、扇貝、海虹)、肝、紅肉、其他肉類也含鐵。

植物類含鐵豐富的食物有南瓜子、豆腐、深色綠葉菜。

知道了這些含鐵豐富的食物,該怎麼吃呢?進食含鐵豐富的食物,以動物來源為主,進餐時不要飲濃茶、牛奶、鈣片和抑酸藥物(均減少鐵吸收),可隨餐喝檸檬水或橙汁(維生素C可促進鐵吸收)。

文/301醫院營養科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