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夏天吃火鍋是減肥的!」江疏影這條微博是講真的!是時候教你愉快吃火鍋了!

近日

江疏影發文

「相信我,夏天吃火鍋是減肥的!」

並配上了三張她正在吃火鍋的照片

可見餐桌上擺著大盤的肉

十分誘人

但網友們似乎不怎麼買帳

大多是在質疑「夏天吃火鍋減肥」這事的科學性

夏天吃火鍋真的可以減肥嗎?

為了探尋夏天吃火鍋這一「反季節」之舉究竟是否合宜,於是記者請教了浙江省中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指導老師宋欣偉教授。

「夏天吃火鍋的人不多,主要是怕上火,但在夏天吃火鍋的少數人裡,我還真見過有明顯瘦下來的。不過,因為對其中的原理還未進行深入考究過,所以暫不給大家做推薦。」宋主任說,夏天吃火鍋在他看來是一劑「良藥」,得根據不同的病症來把握能不能吃和怎麼吃,像痛風病人一年四季都最好避免,而關節炎的患者則鼓勵他們在夏天適當吃火鍋。至於健康人群,夏天吃對火鍋也是極好的調理養生。

他囑咐女患者

每一兩周吃一頓火鍋

「醫生,我的手臂又能伸直了,手腕和手指也比之前靈活了許多。」一坐到診療桌旁,羅女士就興奮地展示治療效果。

她今年38歲,患關節炎已有數年,起初關節酸痛還以為只是勞累而已,直到近來關節腫痛加重活動受限才上醫院就診。如今吃了一段時間中藥,癥狀有了明顯改善,她也就不像剛被確診時那麼悲觀絕望了。

△宋主任在檢查關節炎患者關節的靈活度

「雖然你自己感覺已經舒服很多,但治療依然不能鬆懈,我剛剛摸你兩個膝關節還是冰冰涼的,要注意保暖。」宋主任用一口不太標準的國語耐心囑咐患者。

「你會吃辣嗎?要是會的話,接下來每一兩周吃一頓火鍋,過完這個夏天應該會有收穫。」宋主任出人意料的飲食處方一出,羅女士瞬間驚到眼珠都快瞪出了,實在難以相信得這病還有這好處。

宋主任說,吃火鍋以辣為主,花椒作為一味中藥,具有溫中行氣、逐寒、止痛等功效,吃著熱辣的火鍋出一身汗,能起到很好的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的作用,對於關節炎患者來說,氣血運行更通暢了,關節也就不會那麼冰涼僵硬了,身體能感覺輕鬆許多。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一邊出汗一邊吹電風扇,也不能配冰鎮飲料,那樣可能會起到反效果,另外,女性在經期時也不建議吃。

這兩種體質的人

夏天吃火鍋養生恰到好處

火鍋是中國人大愛的美食之一,但多在冬天食用,可驅寒取暖,在已經熱得像烤爐一樣的夏天,著實害怕會「火上澆油」。但是,宋主任告訴記者,除了一些特殊疾病人群適宜在夏天吃火鍋幫助治療外,當下部分健康人群也推薦吃火鍋來調理養生,只是得在辨識清楚體質之後。

正所謂四季養生,中醫推崇順應不同的時節來調理養生可事半功倍。夏季,正是天地之氣交會,萬物開花結實之時。因此,人體也應順應夏氣,調節人體陰陽平衡,從而為秋天乃至冬天做好機體抗病準備。如今一年比一年火爆的冬病夏治就是夏季「燥濕養陽」的典型。

宋主任說,老底子中醫將人分為「金、木、水、火、土」五型,其中水型人和土型人適宜吃火鍋。

先來說說水型人,水性寒,寒氣通於腎,所以這個類型的人易患腎方面的疾病,如水腫、腰痛等;水多陰寒,寒性凝滯,故水型體質的人易氣血不通而患經絡痹阻的關節骨痛等症;水型人多陰少陽,加之水性寒涼易傷陽氣,因此,水型人常常陽氣不足,陰氣偏盛,而易患腎陽虛衰,命火不足之疾患。因此,吃點火鍋溫熱散寒恰到好處。

再來說說土型人,土氣陰濕,濕氣通於脾,所以易患脾胃疾患,如腹痛、腹瀉、水腫等病;由於濕性黏滯,易致氣血運行緩慢而積濕生痰,所以多有痰飲、積聚、水腫等病;由於濕氣通於脾,脾受損傷易致中氣虛而引起內臟下垂等症。尤其是梅雨季開始,環境中的濕氣更重,土型人此時來點火鍋除除濕氣很有比要。

當然,夏季火旺還是「主旋律」,大家吃火鍋的頻率還是得控制好,一兩周一次為宜,而鍋底的辣度以微辣為好,以免「矯枉過正」,讓身體的陰陽再次失衡。

火鍋的優點看來真的是你想都想不到阿,

保持溫度

火鍋的優點

食材多樣化 營養豐富

簡單

SO,

火鍋應該怎麼吃?

從鍋底、調料、到食材,吃火鍋該怎麼搭配,

貼心的廣報君都為您打聽好了!

1

鍋底

每個人體質不同,適合的火鍋鍋底也不同,最好根據個人情況選擇鍋底。

清水或清湯鍋底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南沙醫院中醫科副主任中醫師唐梁最推薦的選擇。白水裡加一點蔥、薑、海米、香料,不添加油脂,這樣的湯底幾乎沒有熱量。清湯中會有一些油脂。如果感覺實在太清淡,還可以用菌類熬製的鍋底,也比較清淡,但高尿酸者不宜。廣州常用玉竹、馬蹄、甘蔗、蜜棗、胡蘿蔔、白蘿蔔、山藥之類屬清補涼的材料、番茄或用米湯做鍋底,適合於「三高」和陰虛火旺的人食用。

麻辣紅湯

味道濃鬱,但油脂含量很高,而且其油脂可能被反覆使用。對於「三高」、「四高」、濕熱重、痰濕重的人都是不宜吃的。對這些人來說,涮火鍋時最宜選擇清湯鍋底,番茄鍋底。

滋補鍋底

多含有使用黃芪、桂圓、枸杞、黨參等滋補類中藥。這類鍋底適合氣血不足的人,而對於有感冒、發燒,以及熱性體質、痰濕重、消化不良的人群卻不太適合。

2

調料

最好選清湯、菌湯、原骨湯、番茄鍋、清補涼的鍋底涮煮,然後沾調料吃。調料宜多選蔥花、香菜、芹菜之類蔬菜類原料,最好要有醋和蒜泥,蒜泥殺菌,醋去火。這樣吃,不容易上火和拉肚子。

如果喜歡吃辣,可以調料裡加入少許辣椒油,既能吃到辣,也不會脂肪攝入過高。

尿酸高者,避免用含有蝦皮、海米、豆豉、肉干、蠔油的調料。3

食材

唐梁提醒,雖然提倡食物多樣化補充各種營養,但並不是指在每餐中都要吃很多種不同的東西,事實證明這樣並不利於我們的消化,反而成了腸胃的負擔。

建議火鍋食材的種類不要選的太多,以下每類1~2種即可,蔬菜可以多選一兩種哦。多點蔬菜、薯類、菌類、豆製品等新鮮天然的綠色食品,少點肉類和半成肉製品。

蔬菜:菠菜、茼蒿、香菜、萵筍葉、豌豆苗、綠花椰菜、生菜、油菜、大白菜、冬瓜、白蘿蔔、筍片等。

菌藻類:蘑菇、木耳、海帶。

薯類:蕃薯、土豆、山藥、芋頭等,注意澱粉含量高,血糖高者不宜多吃。

豆製品:豆腐、凍豆腐、豆腐皮、腐竹等,要注意豆卜、油炸腐竹含脂肪量比較高。

肉類:血脂高的人要少點脂肪含量高的肥牛、肥羊、豬腦、腸類,最好點瘦牛肉片、魚蝦、雞肉片、百葉毛肚、鴨血這些脂肪含量比較低的肉類。當然如果是怕冷瘦弱的人,可以點一些牛羊肉。尿酸高的人不要用過多的魚肉、海鮮、河鮮,宜選擇較多低嘌呤含量的新鮮蔬菜、薯類,配合少量肉類和魚類。海鮮河鮮和內臟最好不要選擇。

半成肉製品:就是很多人最愛的午餐肉、火腿腸、魚丸等等等等……唐梁表示,這類食物多數含有高鹽分,盡量不要太多。

4

食物涮煮時間和進食順序

有多少人和廣報君一樣,吃火鍋喜歡上來先涮一碟肥牛肥羊雙拚?

但其實健康的做法是:

吃菜靠前,吃肉靠後。

先涮薯類和蔬菜

先將胃部填充一些,再吃肉類。這樣可以控制食量,保護腸胃。

蔬菜別涮太久,吃菜靠前。涮的時間短一點,熟了就馬上吃。如果等到開涮30分鐘之後再長時間煮蔬菜,大量的嘌呤會擴散進入到其中。

菇類煮熟才可吃,不可多,尤其是腹脹胸悶者。

● 豆腐、豆皮、豆乾等富含植物蛋白容易滋生細菌,注意煮熟,吃多不宜消化。

涮肉時間要夠,吃肉靠後

● 魚蝦、海鮮、鱔魚、泥鰍、鳳爪等,若要有效殺死有害微生物,至少要涮15分鐘以上。

● 肉、內臟類容易帶菌,要煮6分鐘~10分鐘再食用,且此時嘌呤含量相對較低。

● 肉類應該吃多少放多少,不要一次放入很多。宜最後進食,如果實在是想先吃肉,那也一定在吃肉的同時,多涮蔬菜並搭配薯類。而且蔬菜的量至少要在肉的2倍以上。這樣可以避免吃進太多的脂肪,有利於控制總熱量。

唐梁還提醒,要控制整體進食時間,因為火鍋最大的問題是進食時間長,如果時間超過一個小時,湯汁中的亞硝酸鹽含量增加,而且反覆進食刺激之下,胃液、膽汁、胰液等消化液不停分泌,有可能導致消化功能紊亂而發生急性胃腸炎、胰腺炎等疾病。

5

飲品

牛肉羊肉,蘿蔔香菇等各種食物放在湯底裡滾完又滾,這樣的湯是不是又香又有營養呢?

× 別!火鍋的底湯最好不喝,要喝就趁早。唐梁建議在剛開始火鍋時喝,前10分鐘喝最放心。最好加水稀釋後再喝嘌呤濃度。

敲黑板:

涮火鍋時間超過30分鐘就不宜再喝湯了。

× 吃火鍋時最好不要飲酒,因為酒精會促進尿酸生成增多,並抑製尿酸排泄,而誘發痛風。

×也不要喝甜飲料或咖啡,糖也會升高體內尿酸濃度,而且吃火鍋已經能量滿滿,再喝高糖飲料,你真的不怕肥麽!?而且白酒、冰鎮飲料或冰啤加上滾燙的火鍋,一冷一熱的刺激對腸胃很大的傷害。

打火鍋前,適量喝點粥類、豆漿、優酪乳、糖水,可以保護腸胃,但優酪乳不宜太冷。

其實,吃火鍋容易出汗,而且容易鈉超標,所以最好喝清水大麥茶菊花茶綠豆湯也是不錯的選擇。清水可補充水分、促進尿酸排泄。大麥茶有幫助消化和清熱的功效。菊花茶、綠豆湯可以清熱降火,減少吃完後上火,但脾胃虛寒者不宜太多。

6

飯後果

熱辣辣的火鍋火鍋享用完畢後,再來些清涼的水果就最完美了。唐粱建議火鍋過後三四十分鐘可吃些水果補充水分和維生素,消除上火的煩惱。

一般來說,水果要選擇性涼的,如橙子、梨、西瓜、蘆柑、柚子、火龍果、奇異果和香蕉等;不要選擇性熱的,如榴槤、芒果、木瓜、櫻桃等。


星標廣報君

想第一時間找到廣報君了解最新資訊?

辦法很簡單,

先找到廣報君,

點擊右上角設為星標。

推薦閱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