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品一杯香茗,靜一顆禪心

彌漫在寺院的茶香

鄒相

記得好多年前,第一次看到“趙州茶”的禪門公案時,對趙州禪師所說的“吃茶去”這三個字尤為推崇。隨著年齡的增長,特別是近些年來一直從事於佛教文化研究工作,對“吃茶去”的感悟越來越深刻。實際上,這個“吃茶去”就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的近義詞,只有自己去親自感知、品味,才能感受到其中的玄妙與真意。

每到一個寺廟,都能聞到飄散在空氣中的燃香味,也能聞到空氣中一股淡淡的茶香味。這些茶香味,自出家僧侶的寮房中飄出,彌漫在寺院的殿堂之間,絲絲縷縷,沁人心脾。每到一位法師的寮房裡,都能品嚐到他們親自沖泡的茶水,不同的茶,不同的味道,卻給人以相同的體味:清雅而充實。

翻閱不少古籍,漸漸地發覺寺院與茶、僧人與茶有著難以分解、難以割捨的情緣,有寺就有茶、有僧就有茶早已永載史冊,並延傳至今,經久不息。唐代的李肇在《唐國史補》中提到,福州“方山露芽”、劍南“蒙頂石花”、嶽州“悒湖含膏”、洪州“西山白露”等名茶均出產於寺廟。為何寺院的僧人,如此鍾愛於茶呢?原來,佛茶一如、禪茶一味,茶與寺僧本自一體,相映成趣。

唐代末期的雅士劉貞亮,曾提出“茶十德”——以茶散鬱氣、以茶驅睡意、以茶養生氣、以茶除病氣、以茶利禮仁、以茶表敬意、以茶賞味、以茶修身、以茶雅心、以茶行道。從中可以看出,茶對人們的身體健康和心靈健康都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清代著名的書畫家鄭板橋曾說:“從來名士能評水,自古高僧愛鬥茶。”既然茶有那麽多功用和益處,作為出家修行的僧侶,當然會選擇茶為助緣,助力於自己用功辦道。

鄒相書法作品——詩酒茶禪

唐代著名的茶學家、被譽為“茶聖”的陸羽,曾編纂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他在《茶經》中寫道:“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即是說,茶適合溫良恭儉、積善尚德的人飲用。出家人到寺院修行,與青燈古佛相伴,是舍小家、為大家,旨在通過弘法利生之善行善舉,引導眾生步入正途,營造良好的人與自然和諧氛圍。從這個角度來講,出家修行之人適合飲茶,飲茶能讓修行人更加精進、更加勤儉、更加尚德。飲茶與佛教的戒定慧“三無漏學”之間也有著密切的關係:飲茶能讓人清心寡欲,讓修行人受持戒律、不越雷池;飲茶能讓人萬緣放下,一念不生、一念不起,進入禪定之境;飲茶能讓人精神煥發,思考人生,獲得智慧。故而,飲茶能助力於修行人勤修戒定慧,遠離貪嗔癡。

作家鄒相代表性著作

佛教寺院中的茶葉,稱作“寺院茶”,一般有三種用途:供佛、待客、自奉。寺院僧人飲茶,講究規製,有嚴格的茶道,如一些寺院的僧人每日在佛菩薩像前、祖師像前供奉茶湯,稱作“奠茶”;僧人們按照受戒年限的先後飲茶,稱作“戒臘茶”;請所有僧眾飲茶,稱作“普茶”;化緣乞食所得來的茶,稱作“化茶”,等等。眾所周知,趙州從諗禪師不僅自己喜歡吃茶,還經常以“吃茶去”三字來接引後學,使得此三字禪語傳遍天下叢林。

南宋詩人杜耒在其詩作《寒夜》中寫道:“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相比於酒而言,茶沒有烈性和躁動,更多的是清淨與祥和,更利於攝心守意。佛教禪宗寺院的僧人們坐禪講究五調,即:調食、調睡眠、調身、調息、調心。而飲茶既能調節飲食,讓身心得到徹底地放下,還能讓煩躁和不安歸於平靜,最符合佛教的生活方式和道德觀念。故而,飲茶對禪師們坐禪修行,起到尤為重要的輔助作用。

不管是在北方還是南方,只要有寺院的地方,只要有僧人的地方,我們總能討上一杯茶喝。一邊喝茶,用心品味茶湯的清冽與甘甜,一邊與僧人交談,聆聽他們講解佛法與人生,別有一番蘊味。每次進入寺院時,聞著茶香一路緩步,倍覺渾身輕鬆無礙;每次離開僧人的寮房時,帶著茶香步履輕盈,亦覺通體舒暢、愜意無比。彌漫在寺院的茶香,是瓣瓣心香,是縷縷清香,是絲絲芳香,是生命的明媚陽光,是生活的輕舞飛揚,更是身心放下的自在安詳!

(原載於《曹溪水》2018年第4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