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2018年多數行業盈利下降,過剩產能行業盈利整體好轉

(圖片來源:全景圖片)

2018年發債企業年報陸續公布,截至2019年5月5日,總計3589個公募債發行主體,已有2157個披露並可提取2018年年報財務數據。2018年多數行業盈利下降、淨資產收益率弱化,但過剩產能行業表現較好。

華泰證券分析師張繼強按照發債企業實際從事的業務,對各行業2018年信用債數據進行了點評。

他認為,營運效率方面,周期類行業營運效率提升,部分消費類行業運營效率降低;償債能力方面,行業資產負債率變化與盈利走勢相關,部分行業負債率高且償債能力表現較差;結合盈利、負債和行業利差,建材等行業基本面較好但利差已經較低,輕工、醫藥等行業有挖掘空間。

2018年宏觀經濟周期持續下行,各行業盈利能力整體存在下滑趨勢。張繼強指出,30個行業中,過半數行業淨利潤下滑,市場整體營收放緩,毛利率較上年變動不大。受供給側改革影響,過剩產能行業盈利整體向好,成長類、消費類行業淨利潤水準下降。

多數行業ROE(淨資產收益率)邊際弱化,過剩產能行業普遍有所增長。從ROE來看,2018年發債企業各行業盈利弱化的趨勢更為顯著,7個行業ROE邊際增長,23個行業ROE同比下降。行業ROE中位數由2017年的7.2%下降至2018年的6.3%,家電、建材、房地產、汽車、鋼鐵、輕工六個行業加權平均ROE在10%以上。計算機為唯一一個ROE為負數的行業,同比大幅下降。過剩產能行業ROE普遍有所增長,2018年建材、鋼鐵、化工行業加權平均ROE分別為12.9%、10.6%,均較2017年ROE有所增長,縱向比較也處於歷史較高水準。

張繼強表示,房地產、建築工程等行業負債率高且長期償債能力相對較差,汽車、通信等行業負債率相對較低且長期償債能力尚可。

建材等行業利差已經較低,輕工、醫藥等行業尚有挖掘空間。張繼強指出,受商譽減值、並購業績不如預期等因素影響,計算機、傳媒等行業盈利弱化明顯,鋼鐵、建材行業盈利和償債能力較小,但行業信用利差已經降至較低水準,輕工、醫藥等行業利差尚有一定挖掘空間。

張繼強認為,2018年信用債發行主體各行業盈利能力整體下滑。部分行業目前信用利差偏低,建議等待估值重新匹配後的配置機會。2018年年報,部分行業呈現盈利下滑、資產負債率被動增加趨勢,如果宏觀經濟持續下行,2019年的信用主題可能進一步聚焦於盈利弱化等導致的基本面衝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