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六大機構看後市:監管呵護流動性 反彈基礎增強

  華泰策略:監管呵護流動性 匯率依然製約A股

  監管呵護流動性,匯率依然製約A股。7月以來貨幣已經出現了一定邊際放鬆的信號,但市場表現依舊疲弱。我們認為其核心還是在於內部均衡(實體經濟)和外部均衡(匯率)的米德衝突。對於A股來說,2017年以來,隨著資本市場一定程度上的放開,匯率與A股的相關性顯著增強,因此金融去杠杆(影響實體經濟)、人民幣匯率貶值(導致外資撤出)兩種情況都將對A股產生負面影響,而未來市場見底的關鍵還是在於匯率錨出現和實體經濟融資的改善。行業配置上繼續關注周期突圍組合(低估值+機構低配+中報景氣),此外,金融去杠杆進入新舊動能轉換關鍵階段,關注真正的新經濟——次新股。

  安信策略:悲觀預期修複 反彈基礎增強

  總的來說,我們認為,短期A股市場的核心邏輯是悲觀情緒修複,市場整體反彈。我們認為當前A股市場風險偏好水準已調整至過去兩年來的低位,整體經濟和企業盈利基本面穩健,近期政策持續釋放積極信號,流動性預期邊際改善,貿易摩擦對A股投資者情緒影響趨弱,上市公司頻頻展開回購凸顯信心,階段性底部進一步夯實,A股市場正在迎來一輪修複行情,市場整體都存在一定機會。

  興證策略:大創新“反擊”已至 消費股凸顯防禦性

  大創新的反擊將繼續。2018年權益市場投資主線變化多且快,把握難度加大。投資者在持倉過程中不會舒心,反而是更擔心、更揪心、更費心。我們興證策略1月提出《春耕行情》。2月《擁抱大創新》強調在監管與產業政策多重支持下,以醫藥、電腦、軍工為代表的“大創新”成為投資主線。4月提出《“外患”加劇》,5月提出《關注信用風險對市場擾動》,市場在“內憂外患”的影響下,投資者風險偏好急速下滑,市場也出現了相應調整。7月份以來,隨著“內憂外患”階段性緩解,7月1日《用大創新做防守反擊》,15日《大創新反擊繼續》中強調大創新反擊機會。隨著上證綜指從2691的階段性低點逐步上漲,大創新方向的中報業績改善,使得我們大創新反擊觀點正在引起更多投資者的共鳴。

  方正策略:政策和流動性改善推動超跌反彈

  本周市場先抑後揚,周五在理財和資管新規落地的影響下,市場大幅反彈。從後續演繹來看,在經濟確定緩慢回落的情形下,流動性的改善以及政策的預調和微調將主導超跌反彈。政策方面,政策預調微調已經開啟,貨幣政策出現轉捩點後,存在進一步松動的跡象和可能。

  海通策略:政策微調反彈已在路上 中期圓弧底還需時間

  核心結論:①20日“一行兩會”發布金融監管新政,整體方向與4月27日資管新規一致,細則更明確且偏寬鬆,有助於改善實體經濟和金融市場的資金供求。②維持7月8日來的觀點,即反彈已經開啟,一是市場前期跌幅大、目前估值低,二是國內政策微調偏鬆,三是市場對中美貿易摩擦敏感性減弱。③短期反彈期科技類成長股彈性更大,銀行受益於金融監管新政,估值修複。中期圓弧底磨底角度,消費白馬仍是較好配置品種。

  建投策略:新規緩和壓力 堅守消費和創新板塊

  從投資策略的角度來看,兩項新規緩和了金融機構的資本金壓力,對金融體系去杠杆的節奏和力度也有所控制。在這種條件下,LM曲線開始具備有效移動的條件,雖然實際效果還有待觀察,但我們預期市場將迎來小幅反彈。由於去杠杆的大方向並不發生變化,因此利率債仍然佔優於所有品種,大類資產方面維持債券>股票>商品的判斷。兩項規定緩和了金融系統的資本金壓力,我們預期市場會在金融板塊的帶動下迎來一輪反彈。從行業配置方面,我們建議投資者堅守消費和創新板塊,關注金融板塊超跌反彈的機會。

新浪聲明: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責任編輯:張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