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寶寶脾胃差,身體會有3個變化,做好2件事,健脾利胃體質好!

有的家長納悶為什麼自家孩子老生病,一年到頭感冒不斷,吃飯不好,睡覺也不踏實,甚至覺得是寶寶天生「難淘」,沒有考慮過是身體內部出了問題。

對於「一天一個樣」,成長髮育「快速期」的寶寶來說,兩個方面最重要:飲食和脾胃,吃的均衡有營養,才能給孩子成長髮育儲備足夠的「糧草」;脾胃好,食物中的營養才能被充分吸收利用,孩子才會體質好、身體棒,少生病。

寶寶身上出現3個變化,就要重視起來,暗示了脾胃虛弱!

1、舌苔有變化

舌苔是由胃氣所生的,薄、白而且潤,平鋪在舌頭上,舌苔變化可以反映脾胃的工作狀態。舌苔變得乾燥,是脾陰虛虧損;舌苔變得濕熱,是脾陽虛、濕氣過剩。還有舌苔中部和根部變厚,舌苔發黃,都是脾胃虛弱,胃腸積食的表現。

2、眼睛有變化

脾胃是掌握著體內水濕、水谷的運化,脾胃功能會影響肌肉和脂肪的新陳代謝,如果脾胃虛弱,運化無力,皮膚和肌肉就會缺乏營養、鬆弛沒有彈性,濕氣也在體內不能及時排出,眼部的皮脂薄,就會出現紅腫、眼袋大的情況。

3、食慾有變化

腸胃是存儲、分解吃進去的食物的,脾是把這些食物中的營養消化、吸納,轉化能被身體利用的能量,輸送到全身各處。如果脾臟功能受損,寶寶就會出現消化功能下降、食慾不好的情況。

中醫講:「春夏養陽,秋冬養陰」,脾胃在臟腑的陰陽中就屬於至陰,所以趁著冬季調理好脾胃非常關鍵,關乎寶寶之後一年的健康。

日常生活中,媽媽做好這2件事,對緩解脾胃不適有很大增益。

1、煮粥加「一乳」

冬天是喝粥的時節,可以補充水分、對抗乾燥,還能養護脾胃,像山藥粥、南瓜粥、小米粥都是很好的,給寶寶喝的時候,粥裡最好加點寡糖乳清,能促進腸道消化因子的增殖,提高腸胃對食物的消化速率,增強脾胃動力,改善食慾差、舌苔厚膩、口臭、積食的癥狀。

2、餐後多「摩腹」

摩腹是一種「手動」助消化的小兒推拿手法,媽媽把雙手搓熱,以肚臍為中心,在寶寶的肚子上順時針「畫圈」,有助於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減輕消化負擔。

小貼士:

1、給孩子養成規律的進食習慣,不要「零嘴」不斷

2、吃飯「七分飽」最佳,不要貪多

3、肥甘厚膩難消化,吃的時候要適量

4、甜食生濕易傷脾,要少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