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社交媒體和電視使用時長增加或會加強青少年抑鬱症癥狀

日前,據外媒CNET報導稱,對於業界一直關注的社交媒體與抑鬱症和其他心理健康問題之間的關係。蒙特利爾Sainte-Justine醫院研究人員的一項研究發現:社交媒體和電視使用時間的增加預示著青少年抑鬱症癥狀的增加。

據了解,該研究團隊在四年的時間裡跟蹤了大約4000名年齡在12至16歲的加拿大青少年。他們指定了參與四種不同類型的螢幕活動所花費的時間:社交媒體、電視、視頻遊戲和計算機使用。研究期間,青少年自我報告每一年花在數字螢幕上的時間。

研究發現,如果青少年報告他們的社交媒體使用和電視觀看時間的增加,那麼他們的抑鬱癥狀也會增加。

「我們的研究表明,在同一年內使用某些形式的數字媒體所花費的時間增加可以預測同一年內的抑鬱癥狀,」研究小組負責人Patricia Conrod周一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仍需要更多的研究來判斷社交媒體的使用是否實際上導致青少年抑鬱症的發病率升高,但該研究表明該研究可以幫助為處境危險的青少年設計乾預策略。」Conrod補充道,「早期發現易患抑鬱症的可能性為臨床醫生和家長提供了大量的時間進行乾預,規範青少年的社交媒體和電視使用可能是幫助年輕人控制抑鬱情緒或易患抑鬱癥狀的一種方法。」

據新華網今年1月報導稱,頻繁使用社交媒體的少女出現焦慮癥狀的比例是男孩的兩倍,主要原因是女孩更容易受到網路騷擾和睡眠不規律的影響。

報導稱,英國經濟和社會研究協會對近1.1萬名英國青少年進行調查後發現,年齡為14歲的女孩是使用社交媒體最頻繁的群體,其中五分之二的女孩每天使用社交媒體的時間超過3小時。

調查顯示,在接受調查者中,有12%的輕度社交媒體使用者和38%的重度社交媒體使用者(每天5小時以上)出現更嚴重的抑鬱情況。

我國抑鬱症患病率呈上升趨勢,現已達到2.1%

我國心理疾病患病人數正逐年增多。日前,國務院發布《關於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提出實施心理健康促進等15個重大專項行動,以減緩抑鬱症等患病率的上升趨勢。

全國登記在冊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超500萬人

記者注意到,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今日(7月15日)發布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提到,當前我國常見精神障礙和心理行為問題人數逐年增多,個人極端情緒引發的惡性案(事)件時有發生。

我國抑鬱症患病率達到2.1%,焦慮障礙患病率達4.98%。截至2017年底,全國已登記在冊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581萬人。

同時,公眾對常見精神障礙和心理行為問題的認知率仍比較低,更缺乏防治知識和主動就醫意識,部分患者及家屬仍然有病恥感。

鼓勵高校、用人部門設心理健康輔導室

為此,國務院近日發布《關於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提出實施心理健康促進等15個重大專項行動。

《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進一步細化提出行動目標,包括到2022年和2030年,失眠現患率、焦慮障礙患病率、抑鬱症患病率上升趨勢減緩;每10萬人口精神科執業(助理)醫師達到3.3名和4.5名;抑鬱症治療率在現有基礎上提高30%和80%等。

上述文件鼓勵高校和用人部門設立心理健康輔導室並建立心理健康服務團隊,或通過購買服務形式,為學生、員工提供心理評估、諮詢輔導等服務。

此外,文件還提出整合社會資源,設立市縣級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中心,完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網路。相關部門推動建立為公眾提供公益服務的心理援助熱線,由專業人員接聽,對來電者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諮詢和心理危機乾預,降低來電者自殺或自傷的風險。

抑鬱症又稱抑鬱障礙,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徵,是心境障礙的主要類型。臨床可見心境低落與其處境不相稱,情緒的消沉可以從悶悶不樂到悲痛欲絕,自卑抑鬱,甚至悲觀厭世,可有自殺企圖或行為;甚至發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顯的焦慮和運動性激越;嚴重者可出現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癥狀。每次發作持續至少2周以上、長者甚或數年,多數病例有反覆發作的傾向,每次發作大多數可以緩解,部分可有殘留癥狀或轉為慢性。

2019年2月19日,科學家發表了研究成果,他們在小鼠腦內找到了一條從視網膜到大腦外側韁核的神經通路,為人們進一步理解光療的抗抑鬱作用機制提供了線索。

抑鬱症主要表現為情緒長時間的低落,情緒低落從輕度心情不佳、心煩意亂、失意、高興不起來。到愁眉苦臉、憂心忡仲、鬱鬱寡歡、悲觀絕望,都是抑鬱症情緒低落的表現。內在動力缺乏即什麼都不想去做,也不知道自己要乾什麼,什麼都沒有意義。興趣喪失輕者興趣減退,提不起興緻,嚴重時興趣索然,越來越不願參加正常活動。自我評價低就是常說的自卑,認為自己什麼都做不好,一無是處,前途暗淡無光,重者內疚自責;更有甚者,認為自己罪孽深重。

自殺觀念與行為自殺觀念幾乎一直就伴隨著抑鬱情緒存在抑鬱症病人的頭腦之中。只是沒有轉化為行動。抑鬱症病人的自殺率比一般人群高20倍,15%種心理上的疾病,但是大多數抑鬱症病人卻沒有去看心理醫生或者精神康復科醫生。他們常常因為身體方而的不適或者病痛,在綜合醫院的各科門診求治,而這種身體的不適或者病痛卻是由抑鬱症帶來的。

註:文章內的所有配圖皆為網路轉載圖片,侵權即刪!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