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太極拳技擊的內功訓練,以心行意,以意運氣,以氣運身,聽而後發

    第二步問答勁。所謂問答。即我有所問,彼有所答,一問一答則生動靜,既存動靜又分虛實。在推手時,以意探之,以勁問之,俟其答覆,再聽其虛實。若問而不答(不會走化),則可進而攻之。若有所答,則須聽其動靜之緩急及進退之方向,始能辯別出對方真正的虛實和變化,這都要通過實踐中的問答訓練而得到。問答勁訓練的目的是為了聽其勁,觀其動,得其機、攻其勢。所謂聽其勁,即權其輕重虛實的意思,在推手為偵察敵情。聽之於心,凝之於耳,行之於氣,運之於手。所以說以心行意、以意運氣、以氣運身、聽而後發。聽勁要準確靈敏,隨其伸就其曲,乃能進退自如。

    靈敏的反應速度訓練,首先是進行問答勁練習。由一方主動問勁,另一方根據問勁的方向、大小、強弱、速度作出反應,時時刻刻保持不丟不頂、舍已從人的狀態,以達到提高反應速度的目的。其次是在實際對抗練習中,進一步實踐提高,特別是要多與不同類型的對手練習,以及運用多種不同的對抗練習形式,提高在複雜多變形勢下的反應速度,即急來急應,迅速處理。

    問答勁訓練是為了練習全身皮膚觸覺和內體感覺的靈敏度,探知對方勁力的虛實、長短、遲速、動向,然後選擇沾粘點為支點,運用磨擦力的牽引作用,發揮「引進落空」、「乘勢借力」、「以輕製重」的技巧,牽動對方重心,使成我順人背之勢。在時間和力點最為恰當的時機,則又「以重擊輕」、「以實破虛」,將全身勁力迅速集中於一點發擊對方。

    問答勁以擁、捋、擠、按、揉、捌、肘、靠為基本方法,是最基本的功課。問答勁越練越細密,推起手來也就會得心應手,「打輪」時在任何角度都能走化,任何角度都能越過對方防守點而控制其重心,將對方打出。這種基本功是無止境的,老一輩推手名家都堅持訓練,練達到緊小脫化,能化能發,化勁松靜,發勁乾脆,信手而應,不假思索方為妙手。

    通過問答勁階段的訓練,掌握基本八法的勁路變化形式,了解推手運動的基本規律,提高在對抗中根據對手信息,運用勁路變化的能力。

    問答勁訓練:首先要找一位在太極拳技擊運動中和自己「情投意合」、敢打敢摔、願意互相幫助提高技藝、又不紅臉、不好面子的知已為對手。雙方分為上下手互相配合練習,由一方主動變化勁力的大小、方向和速度等,讓另一方通過勁點來討對方的信息,並作出相應的變化。主動出勁的一方為問勁,作出相應變化的一方為答勁。所以,問答勁練習為問勁的一方主動向對方發送勁力的信息,而答勁的一方根據對方的信息調整自己,盡量與對方保持不丟不頂、沾連粘隨的狀態,逐步掌握「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彼不動、已不動;彼微動,已先動」的工夫。

    其次,二人進行聽勁感知和反應調節的練習。從勁點來討到對方運勁的大小、方向和速度信息,在太極拳術語上也稱聽勁。在問答勁練習中,主動送勁的一方是容易做的,困難的是答勁的一方,他必須先聽出對方的勁,並進行反應調節。

    聽勁感知:因為要通過與對方手的接觸點去感知對方所問勁的大小、方向和速度等,從勁點聽出對方勁力的變化,所以這個環節練的是皮膚的感覺,以及大腦的判斷力,是靈敏的訓練。它要求精神高度集中,從松靜、輕柔入手,動中求靜,視動猶靜,逐步提高聽勁的靈敏度,最終達到「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的高度靈敏境界。

    反應調節:當從勁點聽到對方的信息後,如何作出反應,進行自身的調整,這是問答勁練習中的重要環節。一般人習慣於在手接觸點處發現對方來勁,然後馬上由手作出反應,但在太極拳訓練中,一般不這樣,因為隻由手作出反應,容易犯太極拳「稍動」受牽的毛病。應該如何做?太極拳家羅基宏先生曾提出:勁先由裡邊變換(力點、方向、路線、快慢、剛柔、輕重……),才能解決知已知彼,特別是「人不知我,我獨知人」的懂勁工夫。拳論十三勢歌中也有:「命意源頭在腰際,變換虛實需留意,……刻刻留心在腰間,腹內松凈氣騰然。,,這裡所說的「裡邊變換,―主要指的是腰脊命門穴為調節全身平衡的軸心,即是說,從接觸點感知對方的勁之後,根據對方的勁路首先進行命門內換,然後調整身體的各部分、各關節。命門內換包括命門的向左右及前後的位移、命門的轉動。其位移及轉動量的大小根據對方的勁路決定,命門的位移與轉動帶動身體及四肢各關節作出相應的調整,為化發作好準備。所以反應調節這一環主要是練命門內換的功夫。命門內換要求隱而不露,當命門進行調節時,與對方接觸的勁點必須在動態下保持相對靜止,使對方感覺不到我的內部變換。所以有人把昕勁比喻為「神以知來」的功夫,把反應調節的分析處理看作「智以藏往」的功夫。

    在兩人練習中,可以先讓一方問勁,另一方答勁,然後交換問答方。在練習過程中應隨時交流感覺,隨時檢查自身的身法調整狀況與對勁路變化的反應能力,以及反應調節的準確性,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糾正,隨著問答勁練習的逐步深入,問勁的一方可隨時變換攻擊形式,到最後可以進行無規則的、任意變化的問答勁推手,到此,已基本接近實際對抗了。

    第三步是實戰對抗的「抗衡」式「抗勁」訓練。所謂抗衡就是不怕對方突然性的、連續性的、或持久性的發大力、使大勁。敢於接對方的大勁,能將對方這種大力、大勁拒之於門外,使其絲毫不能動搖我的重心平衡點。所謂抗勁,就是要象發威的公牛一樣,不怕一切、勇往直前,用勁具有頑性,有持久和變化的能力。利用沉重渾厚的內力,貫注於動作之中,隨意變換和極快速靈活的集中到某一點,著重練功找勁,使形神合一。抗勁抗衡練習是在雙方貫勁情況下互相運化的練習,因為動作有內勁貫注,方能有威力。所以,久練此功的人,當他貫勁時就使人感覺到他有一股沉重而強大,堅韌極富彈性,威力無窮的勁力,其威懾力極大。這種硬擁硬化練習,不僅可以快速地提高運化水準,還可以極為有效的增強功力,發展內功。

    抗勁推手練習一般也使用喂勁的方法,即當一方的勁力比另一方稍強時,勁力強的一方用喂勁。但必須根據對方的承受能力,確定自己貫勁的強度,使這個貫勁強度剛好使對方感到滿負荷。當然,如果雙方的勁力相當,則雙方都在滿負荷全力以赴下進行練習。

    與問答勁推手練習一樣,抗勁推手首先也用單個的特定形式練習,熟練後可以串起來練習,最後是不拘形式的練習。往返折迭的來回勁隨機應變,剮柔相濟的勁力用得適時、巧妙,使其剛則發而必中,柔則躲而必化,形成軟不吃、硬不啃,拖不垮、打不爛;沾連粘隨咬得住,欺拿逼橫,打得中。在抗勁練習中,儘管運勁沉重,仍應保持自身的調節,使上體、下肢能靈活屈伸和挪轉,擴大各方面的穩定角和基底範圍,並降低重心以使重力作用線不超出基底面。除此之外,還要善於使肌肉群適時地放鬆和繃緊,參照對方的變化保持不丟不項的狀態。

    在實際推手中,抗勁推手是―種具有威懾力的重武器,又是偵察對方實力的一種重要手段。與對方搭手之前,我可以初步估計對方的實力,確定某一貫勁強度,如果對方接到我的勁後不能運化,出現丟與背勢狀態,我則可按照拳論「逢丟必打」』,馬上乾脆將對方發出,如果對方接到我的勁後還能作出反應變化,則應參照對方的勁再加以運化,使用「推手先著力,隨即鬆開」的方法,將對方的勁力引化。

    抗勁練習有了一定的功夫以後,可適當瞄準機會運用肩、肘、膝、胯、踢、打、勾、絆、拋、撩、抓、搶、摔等方法,以加強難度練習。

    通過以上三個步驟的訓練,就基本具備了較強的內勁功力,在此基礎上,再進一步細究太極拳的高妙技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