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連平:穩字當頭 銀行經營業績將維持向好趨勢

  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連平

  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外資金融機構和投資者“走進來”,也會有越來越多的中資金融機構“走出去”,商業銀行需要以更積極的姿態主動擁抱開放,迎接國際化挑戰,但中小銀行提綜合化、國際化發展目標不宜過快、過早。

  “2018年國內商業銀行整體經營情況穩中向好、好於預期,行業淨利潤預計同比增長7.1%,有望創2015年以來新高。展望2019年,銀行業整體經營業績仍能維持向好的趨勢,但淨利潤同比增速相較2018年度可能略有下滑,中性情形下預計全年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同比增長6.8%。”近日,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在京發布2019年中國商業銀行運行展望》(以下簡稱《報告》),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在介紹《報告》內容時如是表示。

  根據《報告》,2019年銀行業盈利水準總體穩定,利潤增速略有放緩;風險化解力度加大,資產品質保持平穩。值得一提的是,《報告》預測,銀行信貸佔比在明年將保持高位,存款壓力將有所緩和。此外,《報告》還對中美貿易局勢、新一輪對外開放、消費貸款、金融科技等方面的銀行業表現作出了預判。

  明年銀行業淨利潤增速或略有下滑

  《報告》顯示,2018年國內商業銀行整體經營情況好於預期,受益於貸款利率提高,淨息差預計全年提升7個基點;非息收入增長企穩預計達11.6%,帶動行業收入端持續修複改善。在回歸本源背景下,資產負債結構持續優化,向“存貸”領域傾斜。

  連平表示,2019年,巨集觀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貿易爭端因素加大經濟走勢的不確定性,將給銀行經營帶來一定的波動。長期來看,銀行經營業績與巨集觀經濟走勢呈正相關,但實體經濟的增速下滑傳導至銀行業績仍然有一定的滯後性,尤其是在政策托底的大背景下,銀行業整體經營業績仍能維持向好的趨勢,但淨利潤同比增速相較2018年度可能略有下滑。

  “在負債端,今年4月份之後,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銀行業資金壓力減緩,特別是股份製銀行在二季度的息差改善非常明顯;在資產端,銀行信貸佔比提升。在這兩端的共同作用下,預計今年銀行業整體利潤增長維持向好趨勢。”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銀行研究中心主任曾剛在接受《金融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報告》預測,在中性情形下,預計全年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同比增長6.8%。其中,營業收入預計進一步恢復增長,但增速略有下滑,同比提高6.4%,貢獻淨利潤增長10.2個百分點。生息資產將繼續穩步擴張、非利息收入將保持增長態勢,二者分別貢獻淨利潤增長7.3個和4.6個百分點;稅收優惠政策依然對淨利潤增長有所拉動,預計帶動淨利潤增長2.4個百分點。同時,需要關注的是,在資產收益率下行壓力下,銀行業淨息差可能略有收窄,對淨利潤增長帶來1.7個百分點的負面效應;資產品質將保持穩定,但由於銀行進一步加大不良處置力度,預計撥備整體對利潤增長貢獻5.8個百分點的負面影響。加之中美貿易摩擦給巨集觀經濟運行帶來較大的不確定性,預計全年銀行業淨利潤增速可能在5%至8%之間。

  資產品質有望繼續保持平穩

  《報告》顯示,2018年,短期內信用風險持續釋放以及不良認定趨嚴等因素導致不良貸款餘額和不良率增加明顯,預計全年不良貸款率在1.9%以內。下半年以來,不良貸款快速增加的態勢得到一定遏製,新增不良貸款規模開始出現明顯下降,且撥備水準有明顯提高,商業銀行資產品質穩定格局延續。總體來看,全年商業銀行信用風險運行呈現以下特徵:不良貸款和關注類貸款小幅增加,資產品質穩定格局延續;撥備力度不斷加大,風險抵禦能力持續增強;大規模核銷有助於化解存量不良資產。

  連平表示,2019年,商業銀行資產品質有望繼續保持平穩,但部分領域潛在風險的防控任務依然較重,並有可能對商業銀行資產品質形成負面影響:債務率較高的房地產企業可能形成一定的風險;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存在一定風險隱患;債券違約可能引起的風險傳導需要警惕;小微企業信用風險需加以關注。總體來看,雖然部分領域潛在風險需要重點關注,但隨著國內經濟結構調整步伐不斷加快以及民營、小微企業融資環境的逐步改善,商業銀行資產品質下行壓力將得到緩解,逾期和關注類貸款等前瞻性指標也將出現持續向好的趨勢,盈利能力提升則有助於商業銀行繼續加大不良貸款處置力度,降低存量風險水準。預計2019年商業銀行資產品質總體將保持穩定,全年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仍會維持在2%以內的水準。

  “今年二季度銀行業資產品質出現一定程度的下滑,特別是部分中小銀行開始加速真實不良的暴露,同時我們也要看到,銀行業整體撥備覆蓋率以及撥貸比都在提高,這意味著銀行業風險防範能力的提升。”曾剛說。

  值得關注的是,曾剛在點評《報告》時重點強調了銀行資本補充的問題,他認為,2019年銀行資本補充將變得較為迫切。一方面,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要求銀行加大信貸投放力度,加之表外回表,都會加大銀行資本補充壓力;另一方面,從微觀層面來看,銀行業整體估值不高,也為其擴充資本帶來障礙。“目前來看,銀行機構將主要從兩個方面補充資本,一是推動上市,二是創新資本補充工具。”曾剛認為。

  信貸佔比保持高位 大力支持民企融資

  展望2019年,《報告》預計我國經濟增速將進一步小幅放緩,物價漲幅回落,貨幣政策將保持穩健偏鬆,金融嚴監管繼續但力度有所緩和,市場利率趨於下行,實體經濟整體融資需求增長放緩。值得一提的是,主要受信貸需求不強、銀行加大債券投資的影響,預計信貸在銀行總資產中的比例可能保持在50%至51%的高位,但或難以繼續明顯攀升。

  原因在於:一方面,企業信貸需求本身放緩;另一方面,在企業盈利下降、違約風險增加的情況下,個人住房貸款因有抵押而相對更有保障,因而銀行也會傾向於加大個人住房貸款的配置力度,2019年新增居民戶中長期貸款佔比或小幅上升。受政策引導和要求,金融機構將加大對民營經濟和普惠金融的支持力度,預計民營和小微企業貸款投放也將進一步加快。

  《報告》預計,2019年還可能發生2至3次的定向降準,將進一步增加銀行可用資金,改善市場流動性,尤其是流動性充裕條件下基金、理財等收益率下行,存款分流的壓力持續有所減輕,預計銀行存款增長將延續總體緩慢恢復的態勢。2019年,商業銀行也會加大債券類資產、特別是利率債和高等級信用債的配置力度,佔比相應也有所上升。

  此外,針對中美貿易局勢,《報告》認為,銀行業將多措並舉積極應對,一是服務國家戰略,支持實體經濟;二是全面評估風險敞口,把握時機;三是加強利率匯率走勢研判,提前做好應對預案;四是確保海外分支機構合規經營,審慎開展海外並購貸款等業務。

  “在新一輪的雙向對外開放中,我國銀行業機遇大於挑戰。”連平表示,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外資金融機構和投資者“走進來”,也會有越來越多的中資金融機構“走出去”,商業銀行需要以更積極的姿態主動擁抱開放,迎接國際化挑戰,但中小銀行提綜合化、國際化發展目標不宜過快、過早。

  (本文作者介紹: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中國金融40人論壇成員和理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