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故宮送給這家博物館一幅甲胄,為何它會成為鎮館之寶

在中國國家博物館中,陳列著一副鎧甲,這副鎧甲造型奇特,並且質量有些松垮粗劣,可它卻成為故宮博物院正式移交給國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它究竟有著怎樣的重要的意義?甲胄的背後又會牽出哪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解密。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1841年,剛剛經歷完第一次鴉片戰爭後,英軍靠著洋槍火炮攻陷了廣州城北的諸多炮台,並將四方炮台作為司令部,逼迫清軍統帥訂立《廣州和約》。

駐扎在四方炮台的英軍經常騷擾當地鄉民,廣東鄉民在忍無可忍之下,發動了轟轟烈烈的三元裡抗英運動,以大刀長矛對抗英軍的洋槍火炮。

同年5月28日,佛山民眾也開始抗擊侵略者,在當地士紳吳璧光的帶領下,廣東義勇打死打傷英軍數十人,繳獲不少船隻、武器、鎧甲,充分展現了中國人民的愛國情懷。

廣東民眾抗英大勝後,當地官員迅速上書朝廷,以邀功請賞。急報剛到紫禁城,鹹豐皇帝大喜,立即下旨封賞參戰的有關人員,並命人將繳獲的鎧甲送到北京。

鹹豐皇帝為何獨對鎧甲感興趣呢?這還得從英軍與清軍的交戰說起,在與英軍的多次對戰中,清軍一直保持著完敗的紀錄,甚至可以說成是一觸即潰。鹹豐皇帝對於這種現象頗為詫異,並企圖弄清英軍的戰鬥方式與武器裝備。

此次下旨把戰利品運至北京城,鹹豐皇帝正是想好好研究一下,做到“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目的是找到夷甲的缺點,在戰場上讓清軍扭轉乾坤。

華夏鎧甲的發展由來已久,從戰國時代開始,軍隊中便出現了石甲以及青銅鎧甲。直至漢代時期,隨著冶鐵工藝的發展,繼而出現了玄鐵甲,防護能力有了大大的加強。

至魏晉南北朝時,隨著騎兵力量登上戰爭舞台,重裝甲胄已經適應不了高機動性的戰場,隨即逐步被簡化為輕裝甲,最具代表性的當屬宋代的鎖子甲。

在此基礎上,清代的鎧甲改進更加優良,由於常年生活在東北寒地,女真族祖先便將綿製品融入鎧甲中,不僅使鎧甲能防刀避箭,而且還禦寒舒適,稱得上是古代鎧甲的巔峰之作。

三元裡繳獲的英軍鎧甲被稱為掛鐵甲,甲長87厘米,屬於黑色呢製品,周身上掛滿鐵甲片。該種鎧甲在近代英軍的軍製中被普遍裝備,其質地輕盈貼身,既可以排汗又能禦寒,屬於近代國外軍隊的代表性鎧甲服飾。

鎧甲被送至北京城後,鹹豐皇帝立馬召開緊急會議,兵部、工部以及內務府諸多大臣,都前來對該鎧甲進行研究。他們在仔細的觀察過鎧甲後,得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英軍鎧甲甲片松垮,無論是做工還是防護性能,都屬於孬貨,其防禦性能遠遠低於清軍鎧甲。

聽到這個結論後,鹹豐皇帝可就坐不住了,既然英軍的裝備如此低劣,清軍為何老是吃敗仗呢?原來,鹹豐皇帝並不知道,雙方對於戰爭的理解已經不在一個水準線上了。

19世紀中期,世界的戰爭形勢已經從冷兵器時代向熱兵器時代轉變。可是,清王朝的統治者們,依然認為戰爭還是橫刀躍馬的衝殺。英軍在洋槍火炮的倚仗下,早已經脫離了近身肉搏戰的狀態,因而鎧甲的製造也偏重於輕便合身,只要具有防禦遠程火器的能力即可。

清軍卻截然不同,在軍隊中,兵士裝備火槍的比例要遠遠小於大刀長矛,一旦遇到英軍,清軍遠距離便被敵軍的火槍射殺,除了四散奔逃外,剩下的只能是被動挨打,匆匆落敗。

其實在小編看來,戰爭的勝負根本不取決於武器裝備的差距,而是在於人心。清朝末年的腐朽已經無藥可救,軍隊中的清軍人人畏死,毫無戰鬥之心,即便是穿上再好的鎧甲,也依然是對方拳頭下的沙包。

國博中這件繳獲的英軍鎧甲,不僅是三元裡抗英運動的光輝標誌,也是清兵為何打敗仗的鐵證。由此我們也能看出,考古真是一項有趣的工作,它不僅能讓後人看清歷史,還能展望更美好的未來。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常山趙子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