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短史記 | 甲午之戰,中日士兵的體重差距

文 | 諶旭彬

甲午之役,影響雖極為深遠,但海戰之外,其規模並不大。日軍的彈藥消耗有限,“在整個戰爭過程中,日軍……派往海外計程車兵,每人約放步槍子彈八發,每門大炮約放炮彈一百發。”日軍的傷亡也很微小,自1894年7月戰爭爆發,至1895年5月簽署《馬關條約》,日軍戰、傷而死者不過964人,另有1658人死於疾疫,25人自殺。①

最慘重的傷亡,發生在《馬關條約》簽署後,日軍對台灣的佔領。自1895年5月29日日軍在台灣北部登陸,至11月18日樺山資紀向大本營報告已平定台灣:

“日軍投入了四萬九千八百三十五人的兵力,和二萬六千二百十四名隨軍伕役,付出了近衛師團長北白川宮能久親王、近衛第二旅團長山根信成以下,四千六百四十二人陣亡犧牲的代價。”②

而當時台灣的主要抵抗力量,並非正規的清軍部隊,而是“以獵槍、木炮為主要武器”的“民軍”,“百分之六、七十的義兵不得不用竹槍和青龍刀進行戰鬥”——義軍首領劉永福麾下,雖有兩萬舊清兵,且裝備較好,但這些人“大部分都駐扎在南部非戰鬥區,而且遇到戰鬥便潰散而去。”——正是這些“民軍”,使“日軍在日清戰爭中開始遇到了真正的抵抗,只有依靠‘兵糧兼攻’,才有勉強獲得勝利的希望”。③

同樣是抵抗日軍,正規清軍與台灣民軍,戰績懸殊若此,實在令人扼腕。

欲理解此種巨大差異背後的原因,可以參考日軍當年所做的一項數據調查——“日清兩國兵體格之比較”。

該調查由時任大本營陸軍部野戰衛生長官的石黒忠悳主持,選取了77名清軍戰俘,與14218名日軍士兵,就其平均體格水準進行比較。結論是:清軍士兵在身高與胸圍兩項指標上,均明顯優於日軍士兵;但在體重、肺活量、握力這三項指標上,則遠遠不如日軍士兵。數據大致如下:

據該調查可知,清軍士兵在骨架方面優於日本士兵,但在體重及運動能力方面,則劣勢相當明顯,尤其是體重方面,差距竟達6公斤之多。究其原因,乃是因為:清軍餉銀本極有限,加之軍隊體制腐敗,士兵常年食不果腹,待遇悲慘。

如此情形下,欲培養士兵的“愛國心”,求其“為國奮戰”,自然只能是癡人說夢。

士兵之外,普通清國百姓對這場戰爭,也同樣漠然視之。

明治時代著名作家國木田獨步,曾作為前線特派記者,隨軍深入報導“日清戰爭”。據國木的報導,日軍在金州登陸時:

“淺野少尉周圍來了十幾個中國人。少尉試著和其中的年長者筆談。少尉首先問道:‘哪一個是當官的?’‘沒有。’可是他又問:‘你知道我是什麽人?’‘不知道。’(你看,他好象不知道日清戰爭)少尉立即答道:‘我是大日本帝國的人。’(非常驕傲)他問:‘你們來到此處,想和誰打仗啊?’”⑤

清國一般士兵與普通民眾在“日清戰爭”中的淡漠態度,實是清廷體制造就的必然結果。

自1840年以來,晚清歷次外敵入侵,高層無不把對“漢奸”的防、懲放在首位。如1841年道光皇帝之侄奕山,秘密上奏總結鴉片戰爭教訓,即稱:“患不在外而在內,……防民甚於防兵,而防兵又甚於防寇”,翰林院編修吳嘉賓則謂:“今之議者,皆曰外夷為患,不知(真為患者)非外夷,乃內民也。……今為患者,外夷止十之二三,內奸則十之六七。”⑥……其治國邏輯若此,民眾之反應亦可想而知。

這也正是清廷正規軍面對日軍一觸即潰、台灣民間武裝為保衛家園反能給予日軍嚴重殺傷的緣故所在。

也正是這場甲午之敗,使部分知識分子首次意識到了“國民意識”的重要性。

嚴複是其中的典型。1895年,嚴氏在公開刊文《辟韓》,呼籲重新界定清國的“君民關係”。康熙、乾隆曾親口認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說乃萬世不移的道理,嚴氏卻斥之為謬論。嚴氏認為,君、臣皆民所立,民設立君、臣之初衷,乃是要君、臣擔當“衛民”之職責;至於自秦以來,中國歷代君主,全都是“強梗者”、“欺奪者”。⑦

這是“時代之變”的萌芽。

注釋

①諶旭彬:《日軍擊潰大清陸軍用了幾顆子彈》,短史記第196期。②③藤村道生:《日清戰爭》,米慶余/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81,P177-179。④普及會:《戰時教育修身訓·第1編》,伊能嘉矩/編,P210-213。表格數據系部門換算後的略值。⑤國木田獨步:《愛弟通信》。⑥諶旭彬:《鴉片戰爭與清廷的“漢奸恐懼症”》,今日話題歷史版第206期。⑦諶旭彬:《嚴複打造君民平等新道統》,轉型中國1894。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