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雞蛋砸蒜泥,記憶中的美味,我總是在砸雞蛋時偷吃指甲蓋大的兩塊


在生活品質大大提高的今天,每天為了吃什麼而發愁的主婦不止一個,人們在菜市場或者超市,看著琳琅滿目的菜品,往往不知該買什麼才好。

吃膩了大魚大肉,總想著改換一下口味,於是記起少年時代經常吃的蒜泥砸雞蛋。

那時候,大家都不富裕,每天鹹菜醬豆就饃吃是常見的,炒菜也大多是素菜。

我家尤其困難,因為我父親去世早,只有我母親一人帶著五個幼小的孩子艱難度日。記憶中只能在逢年過節時才能買上一塊肉燴上一盆肉菜。

但是,回想起來那時的飯也吃得很香,也許是正在身體發育階段,也許是飯菜油水少,我作為一個十來歲的女孩,中午能吃兩大碗雜麵條外加一碗麵條鍋裡煮的紅芋。

我們這裡是安徽北部,地處淮北平原,農村多種旱季作物,小麥、玉米、大豆、紅芋是主要糧食作物,沒有水稻。那時候交通物流也不發達,我小時候我們鄰居裡幾乎沒有吃米的,米飯對我們來說是奢侈品。

那時候,每到暑假,母親帶著弟妹們早早到責任田裡乾活,就留下我在家做早飯。

我做早飯的程式是這樣的:起床漱洗後,舀大半碗小麥,用水淘洗乾淨瀝水,再用毛巾把水吸乾,然後到鄰居家院子的石臼(我們叫對窯子)裡把小麥的皮舂掉,再把麥皮用簸箕簸出去,把麥仁放到鍋裡加足夠的水。(那時大家都沒有圍牆,說是院子,其實就是每家房子前面的一片空地)。

然後要在盆裡和面做饃,大多用紅芋乾碾成的面做饃。我先把面和好,然後開始拉風箱燒鍋,把鍋燒到一定的溫度,太熱或者不夠熱都不行,要看到鍋裡的水冒泡但還沒有大開時,再洗手把面拍成一個橢圓形的薄餅貼在鍋周圍,這樣才能牢牢地粘在鍋邊上,不然會落到水裡去就成了煮麵餅了。

然後蓋好鍋蓋大火燒到饃熟。再和半碗面水下在鍋裡使稀飯粘稠,燒開,這樣稀飯和饃就做好了。

如果需要炒菜,就在後面的小鍋裡炒一個土豆絲或者什麼素菜。

印象最深的菜是雞蛋砸蒜泥,既簡單又不要費事炒菜了。

如果想吃這個菜,就在煮稀飯時把雞蛋洗好放在鍋裡,飯好了把雞蛋撈出來在涼水裡放著著,印象中一般是煮兩個雞蛋,我已經不知道這兩個雞蛋攙著蒜泥砸出來的菜怎麼夠我們娘幾個吃的。

然後就是剝蒜瓣,大約要三大個蒜頭,把蒜瓣逐個剝好皮放在蒜臼裡,放上適當的鹽砸成蒜泥(我們叫蒜糜子),然後讓我激動的時刻來到了——剝雞蛋。

雞蛋在涼水裡激了這麼久,已經變涼了,也好剝皮,我先把一個雞蛋在案板上磕兩下,小心地把它剝開,然後把它掰成小碎塊,這個時候,我忍不住饞,總是會在掰雞蛋的時候吃上兩三塊指甲大的蛋白,有時候還很有一種負罪感:我多吃了他們豈不少吃了?但十三四歲的孩子怎麼能忍住饞呢?畢竟雞蛋也不是能經常吃的。

可見,沒有監督的權力就會形成嚴重的腐敗啊!


如果實在沒有菜,我母親就會在碗裡倒一點香油,撒點鹽,用饃蘸著吃。

經常吃的菜還有蒜瓣和青辣椒一塊砸成泥,還有用辣椒和麵糊燉成辣椒糊,當菜吃,都是讓人胃口大開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