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原來,他們也愛煮茶品茗

周恩來吃茶

周恩來總理總是沏龍井茶招待國內外賓客,一杯清茶在手,談笑風生。他很關心杭州的龍井茶生產,1965年起曾先後五次到杭州視察,鼓勵發展生產。有趣的是,有一次周恩來陪外賓到杭州,品嚐龍井絕品「明前茶」,當他知道炒1斤「特級龍井」,茶農要采4萬多個嫩芽時,不忍將茶渣倒掉,便風趣地說:「龍井味道好,要把它全部消滅掉。」說罷便將杯中茶葉全部咀嚼光,留下「啜英咀華」佳話。

魯迅寫作品茗

魯迅愛茶,經常一邊構思寫作,一邊悠然品茗。他當年客居廣州,稱讚道:「廣州的茶清香可口,一杯在手,可以和朋友作半日談。」因此,當年的廣州陶陶居、陸園、北園等茶居,都留下他的足跡。他對品茶有獨到見解:「有好茶喝,會喝好茶,是一種清福,首先就必須練功夫,其次是練出來的特別感覺。」

老舍品茗著《茶館》

當代文學家老舍是位飲茶迷,還研究茶文化,深得飲茶真趣。他多次說過一段精闢的話:「喝茶本身是一門藝術。本來中國人是喝茶的祖先,可現在在喝茶藝術方面,日本人卻走在我們前面了。」為促進我國茶文化發展,他以清茶為伴,文思如泉,創作《茶館》,通過對舊北京大裕茶館的興衰際遇,反映從戊戌變法到抗戰勝利後50多年的社會變遷,成為飲茶文學的名作,轟動一時。

郭沫若詠茶

郭沫若從青年時代就喜愛飲茶,而且是品茶行家,對中國名茶的色、香、味、形及歷史典故非常熟悉。

1964年,他到湖南長沙,品飲高橋茶葉試驗站新創製名茶棗高橋銀峰時,大為讚賞,對高橋銀峰的色、香、味、功效給予高度評價。郭沫若每到外地,總把品茶看作是生活一大樂趣。1964年7月,他曾到廣州北國酒家飲茶,賦詩一首:「北國飲早茶,彷彿如在家,瞬息出國門,歸來再飲茶。」他的詩篇中多與茶有關,如《陪外賓到武夷山與黃山欣賞名茶名勝》、《題文君井》等。

林語堂的「三泡」說

現代著名文學家林語堂是閩南漳州人,受閩南功夫茶熏陶而善品茶,他根據自己喝茶經驗,提出「三泡」說:「嚴格地說起來,茶在第二泡時為最妙。第一泡譬如一個十二三歲的幼女,第二泡為年齡恰當的十六歲女郎,而第三泡則是少婦了。」以佳人喻茶,新穎而富有情趣。明代許次紓也有「三泡」說法,他在《茶趣》中說:「一壺之茶,隻堪再巡,初巡鮮美,再則甘醇,三巡意欲盡矣。」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