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罕見!祈福醫院成功切除胸內六斤巨大腫瘤

兩月前,患者張伯突發胸悶氣短,輕度活動後癥狀明顯加重,到醫院檢查後發現其左側胸腔內有一個巨大腫瘤,腫瘤物質不但佔滿整個胸腔,經多次穿刺活檢和病理會診後,被診斷為惡性神經鞘瘤。由於腫瘤體積極大,對胸腔及腹腔重要臟器功能已產生嚴重影響,患者去過的多家醫院都覺得治療非常棘手,手術難度極高,但祈福醫院心胸外科彭秀凡主任卻不懼困難,帶著他的團隊前後用時六小時,成功從患者胸腔內切除了重達6斤的巨大腫瘤。患者目前已基本康復,祈福醫院彭秀凡主任和他的團隊用高超的技術再次創造了生命奇蹟!


佔滿左側胸腔的巨大腫瘤臨床上比較少見


胸腔內巨大腫瘤尚無統一分級標準,一般以腫瘤直徑大於7cm,或腫瘤佔據胸腔容積一半以上稱為巨大腫瘤,或腫瘤較大並伴有縱隔移位或前縱隔腫瘤合併氣管壓迫、上腔靜脈迴流障礙可稱為胸腔內巨大腫瘤。

且由於胸腔內容積較大,腫瘤生長基本不受外界空間製約,腫瘤持續膨脹生長,最終會壓迫與其鄰近的心、肺等重要臟器,使患者出現脹悶、憋氣、咳嗽等癥狀。

彭主任介紹,患者自述胸悶不適癥狀已近1年,經歷了較長的病程,這意味著惡性程度可能並不那麼高,未必是已到晚期、不能手術。檢查結果顯示,張伯的腫瘤為157mm×155mm×230mm(CT測量)大小,向右側胸腔生長,跨過前後正中線連線近4cm,縱隔及其內的心臟、大血管、氣管、左右主支氣管及食管等均被推擠到右側胸腔內,心臟緊帖右前外側胸壁,外形受壓改變,嚴重影響心肺功能;同時,腫瘤向下生長,推擠並侵及部分膈肌,佔據左上腹超1/2空間,肝臟受壓變形,腫瘤最低點到右側膈頂水準線垂直距離為12cm。像張伯這樣如此巨大的腫瘤,同時對心、肺、肝等器官造成如此嚴重擠壓者實為罕見!

(腫瘤為陰影灰色部分)


精心定製最佳治療方案提前二周備戰手術

11月初,在親屬介紹下張伯家人找到祈福醫院心胸外科彭秀凡主任。作為原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的胸外科專家,有著近30年臨床經驗的彭秀凡主任,不僅擅長肺癌、食管癌及縱隔腫瘤的手術和綜合治療,尤其在胸部巨大腫瘤及局部晚期腫瘤的手術治療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

為了給張伯量身定做出最佳治療方案,彭主任多次組織全科會診和申請了全院多學科腫瘤專家會診,確定診療方案。決定手術治療後,申請了由醫務部組織的全院手術前討論,確保張伯手術順利完成。在給張伯術前準備過程中,病情又出現新變化,張伯開始無法躺平睡覺,飲食明顯下降,全身開始浮腫,生活品質受到嚴重影響,這是心肺功能不全的早期表現!一旦出現急性心肺功能不全,不能及時解除心肺受壓情況,會立即危及生命!手術要限期進行!

張伯的大腫瘤與心臟、大血管、氣管、食管、胸壁和膈肌關係密切,手術顯露和解剖困難,對醫生的經驗、能力要求更高。因此,手術團隊的準備除外科醫生外,還包括我院麻醉科、ICU科、輸血科、心內科及呼吸科等專科最好的專家,為張伯的手術過程和圍手術期保駕護航。彭主任表示,張伯的手術還要過以下幾關:第一,手術當中大出血;第二,手術當中心律失常、心衰;第三,凝血功能紊亂;第四,若左肺可保留,可能出現嚴重複張性肺水腫、低氧血症。從會診到手術準備充分,這前後花了近二周時間。


6小時手術成功切除6斤巨大腫瘤

11月21日上午,張伯被推進手術室。儘管術前對手術過程進行過反覆推演,應該說對手術很有信心,但打開左胸腔那一刻,彭主任還是嚇了一跳,巨大的腫瘤佔滿了整個左胸腔,沒法顯露腫瘤邊界,也沒有手術操作空間!所幸的是,腫瘤的血供不很豐富,在彭主任團隊的精湛技術下,腫瘤被完整切除,重量達6斤。

彭主任團隊緊鑼密鼓進行腫瘤切除手術

切下來的腫瘤物質重約6斤

止血用的紗布擺滿了過道

由於從胸膜外分離,後續的止血過程也是大工程,胸腔大面積滲血並凝血功能紊亂,僅止血就用了兩個小時余。經過團隊前後近6小時的「奮戰」,這場高難高風險手術終於順利完成,目前張伯已完全康復,近期可出院。

切除腫瘤後,張伯的胸腔終於「正常」了

(白色絲狀為固定骨頭的鐵絲)

胸腔內巨大腫瘤手術不多見,像張伯這樣不僅腫瘤巨大,而且對心肺功能影響這麼嚴重的手術,在華南地區甚至全國範圍也是屈指可數,這標誌著祈福醫院彭秀凡主任和他的團隊對胸部巨大腫瘤的外科切除手術已達到全國領先水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