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解密270股商譽減值風暴:埋單3年前浪購,規避攤銷風險

近日上市公司密集發布業績預告或業績修正預告,絕多大多數業績爆雷的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商譽減值的情況。

Wind數據顯示,截至1月31日,共有2518家上市公司發布了2018年年報預告或進行了業績修正,其中1195家公司是業績預減或預虧的,究其原因,據不完全統計有270家上市公司涉及商譽減值,並且商譽減值的數量之大令市場震驚。

如天神娛樂1月30日晚間公告,大幅下修業績預期,預計2018年淨虧損73億-78億元。其中各子公司2018年度經營業績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預計計提商譽減值準備約為49億元。人福醫藥1月29日晚間披露,擬一次性計提30億元商譽減值和無形資產減值損失,導致公司2018年度預虧22億-27億元。

澎湃新聞記者採訪多位業內人士發現,此次商譽減值風險集中釋放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經濟基本面不佳;二是此前收購的定價相對較高;三是上市公司對商譽減值會計處理方式更改存在一定擔憂。

值得關注的是,滬深交易所已發出多封問詢函、監管函,追問相關公司大額計提商譽減值的合理性。已有人福醫藥、華錄百納、大洋電機、晨鑫科技、奧維通信、驊威文化等公司收到交易所函件。

商譽減值是什麽

商譽是指發生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之時,並購方支付的價格超過被合並企業淨資產公允價值的差額。

2018年11月16日,證監會發布《會計監管風險提示第8號——商譽減值》,從商譽減值的會計處理及資訊披露、商譽減值事項的審計和與商譽減值事項相關的評估三方面,就常見問題和監管關注事項進行說明,明確對因企業合並所形成的商譽,不論是否存在減值跡象,都應當至少在每年度終了進行減值測試。

浙商證券認為,證監會選擇2018年年報審計之前對商譽減值的測算、測試、評估、審計等一系列事項做出了進一步的調整和規範,壓縮了上市公司對商譽減值的自由裁量空間並提示風險,充分說明了自2018年年報開始,證監會將會對商譽減值的事項從嚴監管。

2019年1月4日,財政部會計準則委員會發文稱,會計準則委員會於2018年11月主辦了亞洲-大洋洲會計準則制定機構組第十屆全體會議,會上谘詢委員對會計準則谘詢論壇部分議題檔案提出了反饋意見。

其中指出,大部分谘詢委員認為,相較於商譽減值,商譽攤銷能夠更好地實現將商譽账面價值減記至零的目標,因為商譽攤銷能夠更加及時、恰當地反映商譽的消耗過程,並且該方法成本低,便於操作,有利於投資者理解,可增強企業之間會計資訊的可比性。

1月8日,會計準則委員會網站說明,這些僅是專家研討意見,請各有關部門和企業按照我國企業會計準則的現行要求對商譽做好相關會計處理。

有審計業內專業人士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說:“根據會計準則,商譽是購買方的收購成本超過收購時取得的被購買方可辨認淨資產的公允價值份額的差額,從概念上講商譽就是收購標的業務時支付的溢價。所以商譽的大小主要取決於收購時的定價,一般來說,假設在充分的市場條件下,定價在收購當時應該是個公允的價格,其高低取決於當時市場對標的業務以及市場環境的預期。”

該審計業內專業人士指出,根據會計準則,商譽確認後不攤銷,而是每年對商譽對應的標的業務進行公允價值評估,主要看對應的業務的預期現金流的現值,如果公允價值低於標的業務的淨資產和商譽之和,則需要計提減值。

為何近期集中計提

從澎湃新聞記者採訪的業內人士的表述中,此次商譽減值風險集中釋放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經濟基本面不佳;二是此前收購的定價相對較高;三是上市公司對商譽減值會計處理方式更改存在一定擔憂,

“今年商譽減值公司數量越來越多的原因,可以說是前三年並購潮帶來的後遺症。而商譽減值風險會在2019年繼續釋放,投資者要注意避免踩雷。”東北證券研究總監付立春對澎湃新聞記者說。

付立春稱,由於前三年經濟增長較好,整個貨幣信貸環境較理想。上市公司並購重組比較活躍,整個一級市場比較火爆,造成了很多上市公司並購重組行為。由於高杠杆支持,企業熱衷高溢價並購,導致商譽潛力空間較大,由此不斷堆高商譽。而2018年上半年去杠杆等政策偏緊以及國際環境等影響,上市公司包括收購的企業經營出現壓力,導致之前的商譽風險急劇增大。

上述審計業內專業人士也提出類似看法,認為有些上市公司在收購的子公司時,經濟大環境好,市場預期樂觀,對企業收購的定價相對較高,在當時看可能是合理的估值。現在處於經濟下行周期中,大環境不好,經營風險加大,未來預測肯定會下來,那就很可能會產生減值。如果當時收購時候定價所依據的假設條件後續變好,那也就不存在計提商譽的問題了。

“這都是三年之前留下的問題,在2015年-2017年之間,A股出現大量上市公司並購,因為有並購概念加持,股價向上升,並購過程中由於被並購的企業與此前出資注冊時的金額存在巨大差異,購買價格高出注冊資金即為商譽。“複旦大學管理學院會計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李若山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說。

他進一步解釋道,這些並購一般都簽署對賭協定,三年之內一定要完成目標利潤,一旦完成目標利潤就有價值存在,到現在三年期限已滿,所以很多企業就原形畢露,完不成這麽多的利潤,估值將大量減值。”

近期的商譽減值情況被市場視為“黑天鵝”,但國泰君安證券在研報中稱,這一輪商譽減值的“雷”,是早已注定的“灰犀牛”,而非平地驚雷的“黑天鵝”。從微觀角度來看,商譽減值每年測試計提直到減值完成,是一個多頻次的市場行為,所以商譽減值風險是企業盈利預期的中長期影響因素;從市場角度來看,經濟下行的時候,市場整體盈利能力下滑,有更多的企業在收購後業績不達標,導致商譽計提減值的比例增加。

李若山強調,主要是因為當時買公司出的價格與公司账面價格差距比較大,所以存在巨大的商譽。加上經濟結構的調整,所以出現大量的商譽減值準備。

市場上也有觀點認為上市公司因為擔心商譽規模太大,一旦實施攤銷的話,很容易出現連續多年利潤無法覆蓋商譽攤銷的問題,會面臨退市風險。所以在這種政策不確定性下,很多上市公司更願意采取一次性“洗澡”的方式。

針對是否為財務“洗澡”,李若山認為,這也不算是財務“洗澡”,因為本身這些商譽就沒有這麽高的價值存在,是被高估了。但如果被並購的標的存在較強的持續盈利能力,就不存在減值的問題了。若采取攤銷方法的話,也是一樣的,本質上沒有變化,都要進行計提,只是時間問題。

付立春認為,這種商譽減值呈現惡化狀態,應該說在2018年年報會集中體現。根據三年對賭期限平均來測算,2019年一定程度上會延續商譽減值的風險。因為周期性導致了商譽減值風險集中。三年到期了,所以商譽減值帶來了後遺症,在2019年會繼續釋放。這對市場是一個“地雷”,而且威力不小。

投資者如何避免踩雷

商譽減值導致的業績巨額虧損也直接反映到股價上面,投資者開始“用腳投票”。

Wind數據顯示,僅1月31日一天,業績爆雷指數就下跌4.09%,天神娛樂(002354)、龐大集團(601258)、華業資本(600240)、湖南天雁(600698)、安凱客車(000868)等多股跌停。

1月31日跌停的業績爆雷股。 數據來源:Wind

那麽投資者如何避免踩雷?付立春說,一是要看前幾年有無並購重組行為;二是看對賭期是否結束以及並購資產這段時間的經營情況;特別要看上市公司買這個資產時溢價有多少,換句話說商譽減值的空間有多大。如果比例高就要特別注意了。

“如果投資者買了這種股票要更加注意,要非常關注上市公司的業績披露情況、資產經營情況等各種相關潛在的因素。如果沒有買這種股票,對這方面風險也要特別注意,選擇標的時要把商譽作為一個風險點加以留意。”付立春進一步解釋。

李若山也同樣提醒投資者應該謹慎對待並購金額比較大的上市公司。

在投資決策上,國泰君安證券建議投資者可關注經營性現金淨流量好、貨幣資金充裕、應收账款和存貨佔資產比例低的公司,這些公司相對目前市場的風險偏好以及市場擔心的現金流、商譽減值、應收款、股權質押等問題安全性較高,並且具備一定成長性。

對於已經公布商譽減值金額的上市公司,華安證券投資顧問姚素華認為,大幅計提了商譽減值,在短期造成了企業財務狀況突然惡化,但也可以讓企業輕裝上陣。對於這點需要深度區別對待,首先要考慮行業生命周期,以及上下遊產業的情況等,如果是處於上升或者需求上升階段,那麽2018年計提商譽減值出現短期負面衝擊後將形成中期利好,所以不是所有的商譽減值都是壞事情,也可能是黃金坑。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