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利潤與增長,美團二選一

導語:一直以來,我都以為資本市場可以容忍互聯網公司暫時的虧損,以換取更大的市場份額。不過,美團點評近期的股價暴跌,顛覆了我的這一認知。

美團點評的三季報表現出了非常積極的擴張性,但股價卻出現重挫。上周五和本周一,美團股價分別下跌11.79%和2.23%。股價下跌或許是源自其虧損的加劇,又或者是面臨競爭對手更大壓力。

文| 趙騏

來源| 東哥解讀電商(ID:dgjdds)

隨著美團在11月22日公布18Q3財報,國內主要互聯網公司均完成了三季報的發布。股價在財報發布後迅速做出反應,幾家歡喜幾家憂,唯品會、小米、拚多多的股價大漲;京東、攜程、美團的股價則出現明顯下滑。

這其中,唯品會和美團的股價變化最有意思。

雖然一直維持盈利,但從去年開始,唯品會每次財報發布後股價均會出現大幅下挫。整體看來,這家特賣電商在三季度的表現並不算搶眼。營收增長進一步放緩至16.4%,淨利潤增速為-32.4%。毛利率下跌2.5個百分點,至20.4%。

唯一的亮點是用戶增速,從二季度的6%上升到11.3%。這是唯品會在連續多個季度用戶增長放緩後,首次迎來反彈。股價在財報發布後的第二天(11月15日)上漲5.79%,並在第二天繼續拉升3.18%。納斯達克在那兩天的表現分別為1.72%和-0.15%,由此可以斷定唯品會當時的股價表現和市場大環境沒有太大關係。

用戶增速反彈而推動股價上升。這一現象對於互聯網公司來說並不奇怪,用戶數一直是資本市場對互聯網公司估值的重要參考。

同樣在美國上市的京東就是很好的例子。2016/2017年,雖然一直處於虧損階段,但飛奔的GMV、營收、用戶增速支撐起了京東的估值。之後,隨著增速放緩,京東股價也開始下跌。

現在的拚多多某種程度上就是兩年前的京東。三季度虧損進一步擴大,Non-GAAP淨利潤達到-6.2億元,去年同期為2.2億元。但憑借144%的用戶增速、697%的營收增速和386%的GMV增速,拚多多股價在11月20日逆市大漲16.63%。

另一方面,美團點評的三季報表現出了非常積極的擴張性,但股價卻出現重挫。上周五和本周一,美團股價分別下跌11.79%和2.23%。雖然那幾天大盤表現也不怎麽樣,但拚多多和小米已經證明,只要財報獲得投資人認可,股價依然可以逆市上漲。

接下來,我們就來回顧一下美團三季度的財報。

美團18Q3:業務高歌猛進,虧損擴大

截止到9月30日的三個月,美團點評實現營收190.8億元,同比增長97.2%。公司各項業務火力全開,餐飲外賣錄得111.7億營收,增長84.8%;到店、酒店及旅遊收入為44.4億元,同比增長46.8%;新業務及其他收入34.7億元,上漲471.3%。

毛利率24.0%,去年同期為35.5%。經調整虧損淨額24.6億元,較去年同期的9.6億元有所擴大。

來源:美團點評18Q3財報

再來看經營數據,截至到9月底的三個月,美團點評完成交易金額1457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40%。其中,餐飲外賣800億元,增長51.8%;到店、酒店及旅遊493億元,同比增加13.9%;新業務及其他164億元,上漲83.1%。

綜合來看,三季度美團營收增長迅猛,但利潤率下滑,虧損擴大。同時,收入增長高於GMV增速,代表收入增長動力主要來自take rate上調。財報披露,公司take rate由去年同期的9.3%上升至現在的13.1%。

核心的外賣業務成為了分析師在電話會議中關注的焦點。根據易觀的數據,18Q3國內互聯網外賣市場規模1275.4億元,環比上漲24%。美團在第三季度的外賣交易額達到800億元,以此估算,他們的市佔率約為63%。這比招股書中所披露的59%(18Q1)更高。

來源:Analysys易觀2018年第三季度《中國互聯網餐飲外賣市場報告》

三季度,美團外賣營收增長84.8%,達到111.7億元。毛利率大幅提升至16.6%,去年同期為7.9%。交易筆數為17.9億筆,增幅48.5%。每單成本從去年同期的4.62元上升到5.21元,可見毛利率提升的動力並非成本控制,而是源自收入(take rate、交易額)上漲。本季度,外賣業務的take rate上升至14.0%,去年同期11.7%。

來源:美團點評18Q3財報

綜合來看,三季度,美團點評營收和市場份額同時上漲,唯一不足的就是虧損加劇。虧損主要來自新業務,包括供應鏈解決方案和餐廳管理系統、非餐飲外賣服務、網約車服務、共享單車服務等。新業務的收入為34.7億元,上漲471%。毛利-13億元,拖累公司整體毛利率至24%,去年同期為35.5%。

根據唯品會、拚多多、京東、甚至亞馬遜等互聯網公司來看,當業務處在高增長階段,虧損並不影響公司市值。所以,財報發布後,美團股價創下上市以來單日最大跌幅,大大超出了我的意料。

投資者到底更看重公司的盈利能力還是市場份額?

整理包括外媒在內的各方觀點,人們把股價大跌的主要原因還是歸咎於美團虧損擴大。從這個角度來看,美團點評顛覆了我之前對互聯網公司估值的認知,就算業務增長迅猛,但如果不能盈利,依然難以獲得市場認可。這顯然和此前的京東、唯品會、拚多多不同。

我不知道為什麽會造成這種差異,可能來自以下幾個原因:

1. 京東有亞馬遜做對標,淘寶的成功打消了投資者關於拚多多能否盈利的顧慮,唯品會則一直在盈利;而美團點評則是一個全新的物種,沒有任何參照物,人們因此對這家公司的盈利能力產生質疑。

2. 投資者擔憂來自阿里巴巴的競爭。

餓了麽新零售業務負責人熊斌此前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這時候拿多少錢去打它(美團)都是非常劃算的。餓了麽之前在新零售的投入其實不太大,因為對手是一家上市公司,它這半年的日子其實很難過,你要麽要利潤,要麽要市場,你要利潤我就打你市場,你要市場我就打你利潤”。

就以三季報的表現來看,美團顯然是要市場拋利潤。

根據阿里巴巴18Q3財報,餓了麽在三季度的營收約為50.21億元。假設其佔據了美團以外的全部市場份額,即475.4億元(還是參考易觀的數據),那麽餓了麽的take rate大概是10.6%。

相較於美團外賣14%的take rate,商家在餓了麽平台上的運營成本低了3.4個百分點。餐飲行業的利潤率也就10%左右,在這樣的差距下,美團守住或進一步提升市場份額的難度不小。

3. 外賣市場或已見頂。根據艾媒谘詢的數據,2017年線上外賣市場規模增速為23.5%,2018年將進一步下滑至18.4%。疊加巨集觀經濟的不確定性,令投資者擔憂加劇。

4. 投資者擔憂新業務拖累公司盈利能力。

5. 不同於美國的投資者,香港投資者可能更加關注利潤。

無論如何,如果二級市場渴望看到的是美團的盈利能力,那麽美團是會做出相應的調整?還是無視來自資本市場的壓力,繼續自己既定的戰略?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