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馬拉松賽前需要什麼營養?如何吃?吃多少?

馬拉松賽前需要什麼營養?

如何吃? 吃多少?

喝多少?比賽才不會撞牆

才能跑得更好?

每年在參加馬拉松比賽時,都會發生參賽者因為不重視賽前準備而導致面色蒼白、氣喘籲籲、腳步沉重的現象。

在這裡要提醒大家,馬拉松是一項長距離有氧運動,比賽前必須刺激運動中樞神經的興奮灶,使身體各個器官建立一定的協調性,而這一切必須通過循序漸進的準備活動才能實現。

因此,不論是專業運動員,還是業餘參賽選手,賽前都有必要進行專業的準備訓練,以及培養科學的飲食習慣。

開賽前一周,你應該怎麼吃?

飲食計劃對即將參加馬拉松比賽的人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千萬不要小看吃和喝,它可是幫助你完成比賽的必備法寶。

賽前一周適量多攝入碳水化合物豐富的食物,如麵食,土豆,麵包,水果和果汁,低脂牛奶及優酪乳,來儲備甘糖。低脂對待,喝運動飲料,同時多吃蔬菜,穀物纖維和適度高蛋白食物(比如蛋,奶,魚肉)幫助肌肉快速恢復。

遠離辛辣、刺激性的飲食,減少油脂攝入,需要飲酒的應酬能不去就不去,在賽前把身體調理到最佳狀態,才不會辜負你長達幾個月辛苦訓練與付出!

賽前一天,hold住 莫亂吃

比賽的前一天則更加重要,建議跑友們吃比較好消化易吸收的食物,如糙米飯、饅頭之類的菜品等。

很多跑友會因為對比賽城市的美食一見傾心,在比賽前一天,嘗試了自己身體不習慣的食物。

這可能會導致比賽當天的身體不適,從而影響賽前狀態,不要選擇高脂肪食物,避免油炸或含油較多的食物,少用乾豆、含纖維較多的粗糧、韭菜等容易產生氣體或延緩胃的排空時間的食物,少選辛辣、過甜的食物,防止其刺激胃腸道。

比賽當天:千萬不能空腹跑馬

有些跑友會擔心比賽之前吃東西,會導致賽中出現不適的情況,從而選擇不吃早飯空腹就參加馬拉松。切記,這樣的方式是不可取的。跑步沒多久你就會感到飢餓,甚至出現低血糖的癥狀。

早飯吃多少,和你的完賽時間密切相關

如果跑的慢,賽前一定要多吃,比如跑6個小時,腸胃早就飢餓難耐,早上這一頓飽食真說得上是最好的準備。重複一遍,早飯也是戰鬥。

如果你的完賽時間鐵定在下午1點以後,那麼早飯一定多吃,從生物鐘的角度講,你一定會餓。

正確的早餐最好包括碳水化合物,因為它們消化最迅速是你身體的首選的燃料來源,我推薦吃饅頭、雞蛋、蔬菜、香蕉,麵包之類容易消化吸收的食品。

能量膠、鹽丸怎麼補?怎麼吃?

無論是能量膠,能量棒還是鹽丸,電解質,泡騰片各種補給,都不要用自己精心準備的比賽去測試。賽前4,5天在最後一次訓練中適量服用,看看效果和不良反應。

水準較高的跑者僅在25公里左右吃一個能量膠即可。如果計劃完賽時間在3個半小時或者更長,建議在20公里和30公里處分別吃一個能量膠。體能較差的跑者,可以酌情增加攝入量,但一般全程吃不超過3個。鹽丸的補給,一般是每1小時左右1粒,水準較高的跑友可以在30公里之前吃下一粒即可。

別等到渴了再喝水

脫水是影響運動能力的一大天敵,脫水使得血容量減少,增加心血管系統負擔,限制人體的散熱能力,您將越跑越慢,在馬拉松比賽中及時補水非常關鍵。

比賽途中每路過補給站都喝上幾口水,千萬別等感覺渴了再喝,感覺渴了已經是身體給你敲警鐘,來不及了。同時,很多賽事組委會基本都會提供運動功能飲料。運動飲料有助於補充體內流失的電解質以及各類礦物質,防止身體中的水分大量流失。

注意:通常在跑半程馬拉松的人最好不要飲用含糖飲料,而跑全程的人在20公里後要適量補充含糖飲料或自備的能量飲品!

馬拉松賽後24小時如何恢復?

賽後的恢復是否得當對恢復的速度和品質至關重要,賽後即刻的能量補充蛋白質和碳水的混合飲品。

可以按1:4的比例自己配,例如100克蛋白粉(約含20克存蛋白)+80克葡萄糖粉+1500毫升水,在兩個小時以內喝完。在接下來的幾個小時可以多次補充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身體迅速有效的合成肌甘糖,加速肌肉修復,修復損傷的肌肉組織。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