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失眠了吃安眠藥,會有什麼問題嗎?

我們為什麼需要睡眠?又為什麼會失眠?我們難以給出一個確切的答案,但失眠所帶來的痛苦是清晰可見的。關於失眠,我們有許多秘密需要解鎖。

什麼是失眠

如果說睡眠是我們閉上眼睛加深呼吸,腦電波從清醒的緊張激烈轉變為睡眠的緩慢綿長,那什麼是失眠呢?

失眠,又稱入睡和維持睡眠障礙,其實是一種常見病:為各種原因引起的入睡困難、睡眠深度或頻度過短、早醒及睡眠時間不足或質量差等。失眠有輕重之分,如果發展到了重度失眠,應儘快就醫!

對於失眠,我們可以進行自檢。如果你持續兩周以上,入睡時間超過30分鐘,並且睡眠質量下降(如早醒、多夢);半夜醒來的次數不少於兩次;總睡眠時間少於6小時,很不幸,你成了失眠大軍的一員。

失眠的危害

睡眠是人類的一項重要生理需求,失眠則會造成許多危害。

1、誘發其他疾病:長期失眠則會使*免疫力降低,抵抗疾病的能力愈發低下,引起其他疾病發作,如:心腦血管病、內分泌失調、胃腸道疾病等,失眠與高血壓可形成惡性循環。更嚴重的是,長期缺乏睡眠使免疫功能發生障礙,癌細胞就更易逃脫免疫細胞的殺傷而積累擴散,2007年,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就把「熬夜倒班」定位了2A類致癌因素。

2.導致精神障礙:我們都能直觀地感覺到,足夠的睡眠保證我們頭腦清晰、反應敏捷,而缺乏睡眠則會導致精神恍惚、反應遲鈍、記憶力下降,導致工作、學習效率下降。嚴重者更會有發生精神分裂和抑鬱、焦慮等疾病的風險。當前,在我國眾多的失眠患者中,有85%伴發其他疾病,其中50%與精神疾病相關,失眠亦是抑鬱症、焦慮症發生前的重要癥狀。

3. 影響生長髮育:青少年的生長髮育除與遺傳因素、日常營養有關外,還與生長素密切相關,而生長素的分泌量與睡眠成正比,如果青少年長時間失眠,會導致骨骼、肌肉及各器官的發育不良。睡眠也與突觸間新的聯繫建立有關,有助於促進學習記憶活動。因此,失眠也會影響青少年日常學習過程中的注意力、記憶力等。

真假治失眠

失眠著實痛苦,但也不能因此就對失眠的治療方式不加甄別。當前,網路上就流傳著不少治療失眠的錯誤方式,讓我們來一起認清這些謠言吧!

1. 睡前運動易於入睡?睡前跑跑步,累了就容易睡著了,聽起來很有道理,然而對於失眠患者,這樣更容易使其錯過最佳入睡時間。因為運動會激活我們的交感神經系統,引起心跳加快,呼吸加快等興奮癥狀,而平復這些興奮需要兩三個小時,於是就成了越跑越精神,越跑越睡不著。

正確姿勢:不如放鬆

失眠患者的生理及心理狀態常處於較高的覺醒水準,放鬆療法通過降低其生理及心理的高喚起狀態,誘導患者入眠。放鬆療法包括腹式呼吸訓練、漸進性肌肉放鬆、指導性想像等。在治療初期,可由專業人士運用指導語引導患者進行放鬆訓練。

2. 玩玩手機等困了再睡?睡前玩手機是一種非常不好的睡眠習慣,到了該睡覺的時間,應安靜躺在床上等睡意襲來,不做與睡覺不相乾的事。有理論認為困意來源與*內一種蛋白的積累,這種蛋白的生成與光照有關,在無光的深夜裡積累至峰值,若是此時突然來一道手機的強光,它就會重新開始累積,睡意也隨其消失了。

正確姿勢:不如關燈

我們可以為自己營造舒適的睡眠環境,如床鋪整潔舒適,光線、溫度適宜,屋內安靜等;並保證規律的作息時間,按時就寢、起床。睡前不喝咖啡、茶等興奮性飲料,也別用電子產品給自己催眠啦。

3. 服用安眠藥損失智力?很多失眠患者談安眠藥色變,在他們眼中,安眠藥似乎只是新聞中的一種「自殺方式」。其實,正常治療劑量的安眠藥完全談不上導致死亡,短期使用安眠藥也不會顯著影響智力,相反,若因抗拒用藥而長期失眠,更易使思維能力受損。

正確姿勢:請遵醫囑

所以但凡決定使用藥物治療的失眠患者,請摒棄對安眠藥的偏見,卸下服用安眠藥的心理負擔,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

伏爾泰曾說,上帝為了補償人間諸般煩惱事,給了我們希望和睡眠,然而失眠已是縈繞國人床榻多年的主題曲,2018年中國睡眠指數報告顯示,在過去的六年裡,中國人平均睡眠時長減少了35%,超過三分之一的中國人有睡眠問題。所以,請別讓這饋贈變成夢魘,你在深夜裡的每一聲呼吸,都值得悉心守護。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